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3 23: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在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较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
C.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
D.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
2.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二、填空题
4.小明想要测定纸片下落的速度,具体测量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A.先选定一段时间,测定纸片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B.先选定某一段距离,测定纸片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C.预先不选定时间或距离,直接测定纸片下落时通过某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你认为采用方法    (选填“A”“B”或“C”)较好。原因是 ________  。
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图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该段路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6.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
(1)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 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7.[2019·衡阳改编] 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每隔0.01 s拍摄一次网球的频闪照片,网球的直径约为6 cm,现将一把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距离是     cm,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m/s。
三、实验探究题
8.运动会进行100 m赛跑时,同学们测量了各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 m、80 m、100 m处时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运动员所用的时间如图下表所示。
运动员 到达20 m 处用时/s 到达80 m 处用时/s 到达100 m 处用时/s
王小兵 2.3 8.9 12.2
刘磊 2.4 8.3 11.8
周伟 2.5 8.4 11.4
算出这三名运动员分别在0~20 m、20~80 m、80~100 m 的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并将计算结果填入其中(不要求有计算过程)。
9.[2020·枣庄]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图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 cm,sBC=15 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中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填字母)。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选填“>”“<”或“=”)v2。
10.在学均速度的测量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停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图丙所示,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图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面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参考答案
1.A 2.D
3.A  小车的平均速度: ===10 cm/s。
4.B 纸片在空中下落的距离不好测量,固定距离后,通过测量时间就可以求速度
5.64.00 0.02
读取长度时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4.00 cm;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32 s;平均速度为===0.02 m/s。
6.(1)变速 相等时间内苹果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2)1.9
(1)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2)A与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t=0.3 s,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1.9 m/s。
7.80.0 20  根据题意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摄影机抓拍了4段,所用时间为0.04 s;在刻度尺上,网球的直径为0.3 cm,运动的距离为4 cm,由网球的真实直径为6 cm可知,网球运动的距离为80.0 cm,所以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20 m/s。
8.如图表所示
运动员 0~20 m的 平均速度/ (m·s-1) 20~80 m的 平均速度/ (m·s-1) 80~100 m的 平均速度/ (m·s-1)
王小兵 8.70 9.09 6.06
刘磊 8.33 10.17 5.71
周伟 8.00 10.17 6.67
9.(1)加速 (2)0.75 0.5 (3)C (4)<
(1)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2)如图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 cm,sBC=15 cm,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
vBC===0.75 m/s;
AC段的距离:
sAC=sAB+sBC=5 cm+15 cm=20 cm=0.2 m,
AC段所用的时间:
tAC=tAB+tBC=0.2 s+0.2 s=0.4 s,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vAC===0.5 m/s。
(3)由(1)知图中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图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题意。
(4)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小球在做加速运动。时间tAD中点时小球未到达路程sAD中点,则v110.(1)A
(2)纸锥下落的快慢与半径无关,与锥角有关,锥角越小,下落越快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