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第二部分
受 精
2、完成场所:
雌性的输卵管内
3、过程
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受精阶段
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概念:
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
生殖生物学家——张明觉(美籍华人)
刚排出的精子
无受精能力
雌性生殖道发生相应生理变化
获得受精能力
思考:精子获能获得的是能量么?
不是,精子获得的是受精的能力。
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MII中期
马、犬
猪、羊、牛
排卵(无受精能力)
成熟,具备受精能力
卵子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受精阶段
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
精子进入卵细胞膜
原核形成和融合
形成受精卵
成熟卵子(MⅡ中期)示意图
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
包围在卵子透明带外面的卵丘细胞群
顶体反应的意义:
精子所释放的顶体酶可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
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透明带反应
穿越放射冠的精子立即与透明带接触,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个孔道,精子穿越透明带接触细胞膜。
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透明带反应
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这个反应称做透明带反应。
③精子穿过透明带,接触卵细胞膜
它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防线。
精子进入卵细胞膜
精子头部膨胀,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释放出第二极体
卵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将进入透明带的精子抱合,随后,精卵细胞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卵细胞膜反应
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一种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这种生理反应叫做卵细胞膜反应。
原核形成和融合
④雌雄原核形成
a.精子入卵后,尾部脱离,原有核膜破裂,形成新的核膜,最后形成一个比原来精子核还大的核,叫做雄原核。
b.精子入卵后,激活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
雌雄原核形成
雌原核
雄原核
雌原核略小于雄原核。
原核形成和融合
⑤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完成标志:雌雄原核融合
核膜消失,两原核融合
受精卵形成,第一次卵裂即将开始。
受精作用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利用了细胞膜的什么特点?
思考:
提示:
①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不同物种的精卵不识别,这也是生殖隔离形成的原因。
②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精卵融合为一个受精卵,首先要发生
细胞膜的融合。
思考:精子入卵后发生了哪些生理过程
①卵细胞膜反应
②精子尾部脱离,形成雄原核
③卵子完成MⅡ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雌原核形成
④雌雄原核融合,受精卵形成。
思考: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
①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核DNA、染色体):
②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DNA):
③受精卵中的总遗传物质(DN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几乎全部来自母方,这也是母系遗传的基础。
来自母方的要多于来自父方的。
(3)排卵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
×
×
×
(1)精子和卵子的发生都是从初情期开始的( )
(2)卵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是连续的( )
(6)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
√
√
√
(4)雄性动物刚刚排出的精子并不具有受精能力,必须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 )
(5)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出现两个极体( )
2
胚胎发育
合子形成后即在输卵管中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
胚胎发育场所:输卵管和子宫
受精卵
8细胞
4细胞
2细胞
桑椹胚
囊胚
①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
②细胞数量增多,胚胎总体积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是在透明带中进行的,这一时期称为卵裂期。
卵裂期细胞特点:
原肠胚
桑椹胚
囊胚
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胚胎分为:
1、桑椹胚
②这一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全能细胞
①细胞数目为32个左右,形似桑葚
2、囊胚
——细胞出现了分化
滋养层
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内细胞团(具有全能性)
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
囊胚腔
透明带
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做孵化
卵细胞的发育在卵泡中进行,当第一层卵泡细胞层完全包被住卵细胞后,在卵细胞的外方开始形成非细胞的膜,称为透明带。
3、原肠胚
发育成胎
膜和胎盘
内细胞团表层
的细胞形成
内细胞团下层
的细胞形成
早期胚胎发育
全能细胞
细胞分化
卵裂期
4.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
×
×
×
×
有关早期胚胎发育的判断
1.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
2.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
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出现在桑椹胚期( )
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
√
如图表示哺乳动物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
教材热点拓展
(1)A、B、C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提示 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2)细胞分化开始出现于哪个时期?1部分的细胞将来形成什么结构?
提示 细胞分化开始出现于B(囊胚)时期,1部分的细胞将来形成胎膜和胎盘。
(3)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卵裂时细胞的体积和所有的细胞体积之和有何变化?
提示 卵裂过程中,细胞只分裂而不生长,所以每个细胞的体积越来越小,但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受精
受精阶段总结
①精子穿越放射冠
②精子穿越透明带
③精子进入卵细胞膜
④雌雄原核形成
⑤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顶体反应
↓
透明带反应(第一道屏障)
↓
卵细胞膜反应(第二道屏障)
↓
↓
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
受精完成的标志
胚胎发育总结
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
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
(达到减数第二分裂中期)
(在雌性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生理变化)
受精阶段
精子穿越放射冠
穿越透明带
接触卵细胞膜
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酶,
溶解卵丘细胞
透明带反应:
阻止多精子入卵第一道屏障
精子外膜与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
卵细胞膜反应:
阻止多精子入卵第二道屏障
激活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雄原核和雌原核形成
形成合子
(受精卵)
受精的过程:
胚胎发育:
场所—
输卵管、子宫
受精卵
卵裂期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胎儿形成
由具有全能性细胞构成,形似桑椹.
内细胞团:
滋养层细胞:
在透明带内进行有丝分裂.
外胚层
内胚层
原肠腔
滋养层
细胞开始分化
囊胚腔
发育成胎儿各组织
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内细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