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课件(共5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课件(共5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4 09:35: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7张PPT)
作文训练——学习仿写
一拍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四个目光如炯的少年,如一
头头饿虎、怒熊。对分数的渴望跳出了他们的眼睛。骤雨一样,是急促
的运球;旋风一样,是快速的过人;飞燕一样,是轻盈的脚步;火花一
样,是激烈的碰撞;流星一样,是优雅的三分;斗牛一样,是震撼的灌
篮。学校体育场上,爆出一场多么豪放,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比赛
啊——篮球比赛!
一吵起来就发狠了,失去理智了,没命了!气势汹汹
的某某某,就像一只被激怒的老虎,怒吼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飞溅的唾沫;旋风一样,是飞快的语
速;乱蛙一样,是听不清的语言;火花一样,是闪射
的瞳仁;猛虎一样,是骇人的气势。教室里爆出一场
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一幕呀!某某某吵架!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庾信 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
王勃 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花下醉》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
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
韩愈
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
一代宗师。
可见仿写是多么重要。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仿写仍然
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八下第一单元《学习仿写》作文指导与训练
借别人的树,开自己的花!
学习目标
1.
学习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寻找仿写点,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一、仿写的定义
所谓作文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语言、立意、构思、
表现手法等技巧,有目的的进行模仿训练的一种写作方法。
仿写不是抄袭!
模仿优秀作品的结构层次、表现手法、语言句式,但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主题都必须是自己的
二、作文仿写步骤:
(

)
选好范文
好的范文就像好的老师,能引领学生尽快入
格。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
范文来自选入课本的课文和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
的课外读物。这些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
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

(

)
仿写技法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教材内容p23)




再比如贺敬之的《回延安》,作者按照“回
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赞延安”的
结构来组织材料,结构井然有序。
仿结构要“循规蹈矩”,防止结构随意变
化。
如《背影》开头和结尾根据表达中心的需
要,精心设计。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
影”开头,既让文章围绕“背影”这一中心自
然展开,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文章的结尾
又“重现”了“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
的背影”,首尾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提示:
其次,还可以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教材内容p23)
再如吴伯箫的《灯笼》中,文章题为“灯
笼”,但第一段没有写与“灯笼”相关的任何
话题,而是宕开一笔,先写小孩子的天性喜欢
光亮,然后再点出题目。文章的这一写法迂回
曲折,看似有浪费笔墨之嫌,实则是作者煞费
苦心,前面先做好铺垫,再引出题目,可谓是




水到渠成。还有本单元的课文中还运用了多种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其中都有可以模仿之处。
在进行仿写练习时,一定要注意
借鉴与创

。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
定具体的仿写点。仿写不等于套用,不能照搬
原文语段,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第三
模仿语言风格
接触、解读、领悟、模仿语文大师的语言风格,增强自身
的语言韵味,久而久之,我们的语言便能自成风格,创新能
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鲁迅的冷峻讽刺,汪曾祺的平实
……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
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
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然后想
想怎样仿写并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是
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
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
创新的基础:一句话,仿写是我们作文
“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本节课重点练习

仿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仿句子
a
、句式一致(句子结构形式)
b
、修辞一致
请仿照
“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
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写三个句子。
示例:
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
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
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请仿照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写三个句子。
示例: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仿段落——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示例:
《秋》
盼望着,盼望着,随着成群大雁的南飞,秋天的脚
步近了。
一切都充满着祥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柿子熟了,
高粱红了,天气凉爽起来了。
当堂练:仿照《春》的开头,写《秋》的开头。
仿段落——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
着我们上前去。
示例:秋
秋天像刚睡醒的巨狮,抖落一身萧瑟,它奔跑着。
秋天像花季的少女,清澈的天空宛如她纯净美丽
的心。
秋天像强壮的青年,用胳膊撑起一片了蓝天,为
我们开辟新的道路。
当堂练:仿照《春》结尾,写《秋》的结尾。
仿写——细节(
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仿写《秋天的怀念》的细节:
原文: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
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
她又悄悄地进来
,
眼边
红红的
,
看着我。
示例:父亲就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
,
在我的身后静静地
看我写作业。当他觉得我没什么问题时
,
又悄悄走出去
,
默默地为我做饭洗衣。
——跟着《散步》学会记事仿写
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
仿写——全篇
莫怀戚: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
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明天午后
2
点咱
们一起散步吧!
@
母亲,
@
莫家贤妻,
@
莫小
戚。不见不散!
ps
:不要带手机,享受自
然美景。
母亲:
你们三个去吧,我老了,走远一点
就觉得累,就不去了……
莫怀戚: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莫小戚:
好耶!老爸万岁!
莫家贤妻:
听你的。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1.
散步的季节?
2.
散步的地点?
3.
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4.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5.
什么分歧?
初春
田野
“我”
、母亲、妻子、儿子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
小路,小路有意思。
6.
谁来解决分歧?
7.
为什么“我”
来解决?
8.
“我”
要如何解决?
9.
最后是如何选择的?
10.
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我”
“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
的儿子还
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我”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
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我”

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
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
背着母亲,妻子
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母亲改变了主意。
思路
起因
出现矛盾
结局
解决矛盾
一家人
在田野
上散步
分歧:
走大路
走小路
我决定走
大路,
母亲变了
主意
背着祖
孙俩走
小路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
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
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
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
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
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散步》写法上的亮点有哪些?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
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亮点:
制造波澜,使情节
曲折有致;小中见大,凸显主旨。
这两点仿写时加以借鉴。
中心
通过
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及解决分歧的经过,
表达

生命的感慨;
表现
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
弘扬
尊老
爱幼的传统美德。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散步
要素
事件
初春
田野
我们一
家人
在田野
上散步
分歧
背着祖孙
俩走小路
用“
通过……表达
/
表现……
”的句式说说你
选择表达的中心。
依照《散步》格式,在表格中填
写一件小事,并写清事件的六要素。
动手仿

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还有奶奶,在院儿里赏月。

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奶奶独自生活。平时,我们去看她,总觉得她的背影
是孤独的。或许是一个人住惯了,她本不愿与我们一同赏月,但爸爸说,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团聚。奶奶拗不过我们,便拿上衣服和我们去院儿里了。

天空中挂上了圆月,月光从高处洒下来,洒在奶奶的脸上:沧桑的脸上映现着条
条皱纹,但她的嘴角仍留着一丝微笑。奶奶抬头望着月,头又慢慢低了下来,目光和
夜色一样黯淡,她嘴角的笑一点点地消逝了,正如时光带走了她年轻时的活力那样。

先前沉默着的爸爸站了起来,对奶奶说:“让我们一起去追月吧,妈!”说着硬
是不顾奶奶的连忙摆手背起了奶奶出了门小跑了起来。妈妈告诉我,爸爸小时候,奶
奶也是这样背着他“追月”的。等我缓过神来,爸爸和奶奶早已不见了踪影。我和妈
妈也追过去,远远地看着奶奶趴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微微驼着身子,步子时而慢,
时而快,但都是极稳当的。待我们追上去,爸爸和奶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奶奶的眼
里又重新冒出月亮一样的光。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虽不是出自我口中,但
用在这最合适不过了。奶奶又在望天上的月了,但她此刻心中或许有了些许安慰吧!

月光仍然洒在大地上,可此刻的月好像被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感染了,仿
佛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们和奶奶的心中。
例文推荐:
《追月》
再识仿写
1.
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
仿写,首先要对模仿的范文细心揣摩,敏锐地发现优秀作品在
写作上可供学习借鉴之处。平时阅读优秀作品,除了要准确把
握作品的内容、主旨,获得情感体验之外,还要想想:
作品哪些地方打动了自己

为什么能引起自己的共鸣

文章是怎样写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的写法对自己作文有什么启示

2.
学习仿写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课堂上学到什么课文,课文中有哪些精彩语段,马
上就“依葫芦画瓢”练一练,学习写一组排比句,写一
系列动作,再到写一个场景、个细节,这是模仿的
初级
阶段
。能模仿优秀作品的选材、组织、构思、立意,这
是模仿的
中级阶段
。到了迷上哪位作家或哪位作家,行
文风格不自觉地接受影响,自己的文章无意间也有了那
个“味儿”,这才是模仿的
高级阶段

小结
仿写是写作的
开始

是观察的
基础


酝酿的
基础
,也是创新的
基础


东施效颦

也可以美丽,但我们的终极目标
是:


西施

,学

北施

,学

南施

,取长补
短,扬长避短,自成一家!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散步
要素
事件
初春
田野
我们一
家人
在田野
上散步
分歧
背着祖孙
俩走小路
仿照《散步》,把你刚才所填写一件小事的
六要素整合,写一篇文章。
课后作文:
希望同学们:
能借别人的树,开出自己的花。
教材24页
附:课后题例析
文题一例文:
范文示例
长龙一般排起的是返乡的游子,流星一般驰过
的是路上的汽车,鱼儿一般欢跃的是车上的孩子。

一路疾驰,一路欢歌,一路笑颜。回家了,回家了,
游子们在春节前要回家了。车门打开,孩子们率先
从车中冲了出来,就像挣脱牢笼的小鸟儿,张着双
①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
手法,写出游子返乡的情景。
臂,迎着蔚蓝的天空。他们笑着,跳着,叫着,即
使经过一路长途颠簸,也丝毫没有倦意。故乡的风
凛冽而不刺骨,薄雪过后的大地软绵绵的。

大人们
一脸疲倦,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脸上难掩归
家的喜悦。
②抓住季节特点,从视觉和
触觉的角度写故乡的风和土地。




总评:
这是一个描述游子坐汽车返乡情景的文段。
段中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融
合景物描写的方法,对游子返乡的情景进行了描
述。段前铺排,渲染氛围,段末直接点出了这种
“归家的喜悦”感,字里行间难掩游子归家的喜
悦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材24页
文题二例文:
这是我第一次跳水,当我忐忑不安地走上跳台
时,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我站在跳台上,向台
下一看,湛蓝的跳水池水平如镜,水池边的建筑物
像玩具一样,显得特别矮小可爱。

哈哈,我是一个
①“忐忑不安”直接表明
了自己的心理。
②运用间接描写,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悦。
巨人了。我内心充满了喜悦,但转念一想:从这么
高的跳台跳下去会不会被淹死呢?想到这里,我不
由得打了一个寒战,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早就飞到
九霄云外去了。

③欲扬先抑,先写喜悦的心情,
最后一转,写出了自己的担心。




总评:
这一片段,小作者综合运用了直接描写和
间接描写的方法,把自己第一次跳水时的心理
表现得真实可感,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教材24页




父亲的背影
我离开父亲已有多年了,但是父亲的背影一直
留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想起父亲的背影,我心里就
感到特别温暖。

那年冬天,雪下得非常大,厚厚的积雪堆压在
树枝上,快把树枝压断了。

①交代写作对象——父亲的背影。
文题三例文:
②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那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像往常一样准备去上
学,可我走出门,手就冻得直发抖,父亲见了,马
上从箱子里翻出一副用毛线编织而成的手套,父亲
牵起我冰冷的小手,说:“快戴上,别冻坏了手。”
我兴奋地背起书包拿着伞就去上学了。路上,雪一
直在下,而且越下越大,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我的
脸上,走出门没几步,我冷得哆嗦,回头看了看背
后的雪地,无意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跑来,
原来是父亲,父亲没打伞,头上积满了雪。他二话
没说,直接给我披上一件厚厚的外套,然后咳嗽着
对我说:“天冷,再多穿一件衣服,这样更暖和
些。”说完,父亲转身就走了。我望着父亲,只见
父亲突然又停了下来,跑到我跟前说:“算了,你
一个人走我不放心,还是我送你去学校吧。”于是
我和父亲共撑一把伞,父亲牵着我的手,艰难地向
学校走去,伞外是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片片雪花直
压下来,不一会儿工夫,伞上的积雪也有厚厚一层
了,走到校门口,父亲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
巴巴的十元纸币放在我手上,对我说:“进去吧,
好好读书,别受冷了。”然后转身就走了。我望着
父亲在大雪中渐渐消失的背影,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泪水在眼里直打转。那年冬天,我一直在父亲的陪
伴下上学、放学,整个冬天都不觉得寒冷。

③详细叙述父亲送“我”上学的情景,第一
次刻画“父亲的背影”,凸显“难忘”二字。
升入初中,我学习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功课常
常要做到很晚,那天夜里,快
10
点钟了,我还在写
作业,突然,门被轻轻地打开了,父亲站在门口,
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说:“写完了吗?早点
睡,这杯牛奶很热,快喝吧。”我赶紧起身,接过
父亲手里的牛奶,喝了几口,只见父亲很是欣慰,
我又回到书桌前准备赶紧写最后一道题。却发现父
亲还站在门口,我说:“爸,你先睡吧,我马上就
好了。”说完,父亲转身要走,这时我看到了父亲的
背影,突然发觉父亲的背有点弯曲,头上有几根银丝
在灯光下闪烁。我望着父亲的背影,又一次掉下了眼
泪,泪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我的作业本上,我赶紧写完
作业,整理好书包,爬到床上,可是我在床上却翻来
覆去也睡不着,想起父亲这么多年来的辛苦付出,我
竟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

④第二次刻画“父亲的背影”,抒写
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直到后来,我离开了父亲来到另外一个城市生
活,从那以后我很少再见到父亲的背影,可是父亲
的背影却经常浮现在我脑海里。每到夜深人静,我
独自一人写作业时;眼前总会浮现父亲在雪地中的
背影,此时,我会感到无比温暖,学习的重担和压
力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⑤再点“父亲的背影”,首尾呼应。




总评:
本文是作者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后的仿
写之作,作者仿写得很成功。本文以背影为线
索,着力表现父亲疼爱子女和“我”对父亲的
感念之情,感情真实。本文作者特意把父亲的
背影放在大雪纷飞的寒冷的环境中去写,环境
的寒冷更能衬托出父爱的温暖。第二次的背影
是在深夜,更是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关爱。文中
的父亲话语不多,但简短的几句话,却表现出
父亲对女儿的挚爱之情。
文章结构完整,开头扣题,结尾照应开头,
中间的叙写具体而富有感情,朴实的语言,朴
实的情感,共同构成文章朴实无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