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课练: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章末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课练: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章末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4 12: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知识梳理
)章末复习
                             
(
图说教材
)        
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
(1)杠杆类型  如图图所示,用笤帚扫地,手移动较小的距离,笤帚便能扫过一大片.说明扫地时笤帚是    杠杆,为减小移动笤帚的力,可将用力移动笤帚的手    (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
(2)杠杆类型  如图图所示,用力将夹子张开,            是阻力,此时夹子属于    杠杆;当用夹子夹住物体时,         是阻力,此时夹子属于    杠杆
(3)人体中的杠杆  如图图所示,手握哑铃向上运动时,    是支点,哑铃对手的压力是    ,上臂中的肌肉对前臂骨骼施加的力是    ,前臂骨骼可以看成一个    杠杆.当向前缓缓放下哑铃至水平位置,手用的力会越来越    
(4)定滑轮的特点  如图图所示,升国旗的旗杆上安装的是    滑轮,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 
(5)动滑轮的特点  如图图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在探究其工作特点时,应在沿     匀速拉动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用这种滑轮能     ,但不能           ,它的实质是            杠杆
(6)滑轮组的特点  如图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能轻松地吊起摩托车,该滑轮组是由     和    组成的,既可以     ,又能改变        .图中滑轮组提升重物的绳子段数n=    .滑轮组装置中n越大,则越省    ,也越费    .滑轮组装置的机械效率高低与绳子段数n    关
(续表)
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
(7)做功的判断  如图图所示,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该学生对书包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理由: 
(8)做功的多少和快慢  小明的教室在五楼,已知他的体重为500 N,每层楼高4 m.他从一楼用时40 s跑步上楼和通常用时1.5 min上楼相比,做功的    相同,做功的    不同,其中跑步上楼的功率为 
(
易错辨析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  )1.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分析指正:  .
(  )2.杠杆的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一定均在杠杆上,方向一定相反.
分析指正:  .
(  )3.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分析指正:  .
(  )4.只要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又运动了一段距离,则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分析指正:  .
(  )5.机动车上坡的时候,降挡减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牵引力.
分析指正:  .
(  )6.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多,功率越小.
分析指正:  .
(  )7.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
分析指正:  .
(  )8.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固定的,与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分析指正:  .
(
中考链接
)        
(
1
)考点● 杠杆及杠杆平衡条件
1.[2020·苏州]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2.[2020·南京] 如图所示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 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    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    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   F1.
3.[2020·苏州] 在中画出FA的力臂l,并在B端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B.
(
2
)考点● 滑轮及滑轮组
4.[2020·桂林] 在日常生活中,用10 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 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斜面
5.[2020·青岛] 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时,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重物,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2)如图图乙所示,分别用拉力F1、F2、F3匀速提升重物,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3)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给我们升国旗带来了便利.这是利用定滑轮     的特点.
6.[2020·淮安] 向下拉绳将重物提升,画出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
3
)考点● 功与功率
7.[2020·北京]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8.[2020·淮安] 小明两次分别用时90 s、40 s从一楼爬到五楼,小明的体重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比较两次爬楼过程 (  )
A.用时少的做功多 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
C.用时多的做功多 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
9.[2020·湘潭] 用20 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 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 m.在此过程中,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J,水平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
10.[2020·淄博]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用力竖直匀速提升重100 N的物体,物体运动速度为0.1 m/s,每个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图    ;拉力F甲=    N,F丙=    N;拉力F乙做功的功率是    W.
11.[2020·襄阳] 如图所示,斜面长5 m,高3 m.小强用绳子沿斜面将质量为20 kg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150 N,绳重不计.则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N.(g取10 N/kg)
(
4
)考点● 机械效率
12.[2020·宿迁] 小华在实验课上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为测量方便,让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
B.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
13.[2020·连云港]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在10 s内将重为3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拉力大小为120 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4.[2020·苏州] 科技馆里两位老人正饶有兴致地体验升降座椅装置,小明观察后画出简图(如图所示)进行研究.若爷爷的质量为60 kg,奶奶用F=240 N的拉力将爷爷匀速拉升到顶端,该过程中奶奶手握住绳子向下拉动的总长度s=6 m.不计绳重和摩擦,
g取10 N/kg.求:
(1)奶奶所做的功.
(2)动滑轮(含座椅)的质量.
(3)该升降座椅装置的机械效率.
(
5
)考点● 重点实验
15.[2020·盐城] 小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3)如图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    向下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    位置平衡.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别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规律.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    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   .
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答案
章末复习(一)
【知识梳理】
①力 ②固定点 ③F1l1=F2l2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改变施力的方向 
等臂 力 改变施力的方向 2 省力 施力的方向 省力 力 
距离 力 距离 省 力的方向 W=Fs 功
P= 有用 额外 总 有用功 总功 η=×100%
【图说教材】
(1)费力 远离
(2)弹簧对夹子的力 省力 物体对夹子的力 费力
(3)肘关节 阻力 动力 费力 大
(4)定 等臂 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5)动 竖直方向 省力 改变施力的方向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
(6)定滑轮 动滑轮 省力 施力的方向
6 力 距离 无
(7)不做功 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8)多少 快慢 200 W
【易错辨析】
1.×,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一定均在杠杆上,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相反,但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3.×,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相等
4.×,力作用在物体上,若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则该力没有对物体做功
5.√
6.×,功率是功和做功所用时间之比,比较功率的大小不能只比较做功的多少或做功时间的长短
7.×,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的省力情况没有直接关系
8.×,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中考链接】
1.B  镊子、船桨、钓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开瓶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2.(1)1 省力 (2)20 >
3.如图图所示
4.A  用10 N的拉力要提起重15 N的物体,使用的机械一定是能省力的机械,而在动滑轮、定滑轮、杠杆和斜面中,只有定滑轮不能达到省力的目的,符合题意.
5.(1)物体的重力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2)F1=F2=F3 (3)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6.如图图所示
7.B  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故A不合题意.人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对物体有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拉力对物体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故C不合题意.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给箱子一个向上的力,但箱子没有向上移动距离,故人对箱子没有做功,故D不合题意.
8.B  由题知小明的体重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因此由W=Gh可知,两次所做的功相同,故A、C错误;两次所做的功相同,由P=可知,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小,故B正确,D错误.
9.0 100  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移动5 m,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 J;推力对购物车做功:W=Fs=20 N×5 m=100 J.
10.甲 100 40 12  由图可知,提升物体时,甲装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乙、丙装置中拉力的方向都是向上的,没有改变力的方向.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F甲=G=100 N;丙装置中有三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F丙=(G+G动)=×(100 N+20 N)=40 N;乙装置中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F乙=(G+G动)=×(100 N+20 N)=60 N;物体运动速度为0.1 m/s,则乙装置中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乙=2×0.1 m/s=0.2 m/s,拉力的功率为P===F乙v乙=60 N×0.2 m/s=12 W.
11.30  小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20 kg×10 N/kg×3 m=600 J,
总功:W总=Fs=150 N×5 m=750 J,
绳重不计,小强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750 J-600 J=150 J,
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30 N.
12.D  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需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能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故A错误;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即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能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可知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13.36 300 83.3%  (1)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3×1 m=3 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0 N×3 m=360 J;拉力做功的功率:P===36 W.
(2)已知G=300 N,h=1 m,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00 N×1 m=300 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3.3%.
14.(1)奶奶所做的功:W=Fs=240 N×6 m=1440 J.
(2)爷爷的重力:G=mg=60 kg×10 N/kg=600 N,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含座椅)的重力:G动=nF-G=3×240 N-600 N=120 N,
动滑轮(含座椅)的质量:m动===12 kg.
(3)不计绳重和摩擦,该升降座椅装置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83.3%.
15.(1)右 (2)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3)竖直 水平
(4)4 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
(1)杠杆的右端上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需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3)由图可知,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由于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在A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由实验序号1、2可知,l1和l2不变,F2改变;由实验序号2、3可知,F2和l2不变,l1增大10 cm;由序号3、4可知,F2和l2不变,l1增大10 cm,所以第4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由于要分别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所以还需要改变l2,具体步骤为: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