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第3章 光现象 综合实践(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第3章 光现象 综合实践(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4 14:0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一、选择题
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菱形
2.[2019·泰兴校级二模] 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形状不同的亮斑,关于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些亮斑的亮度相同
B.这些亮斑都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
C.这些亮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亮斑的形状都由孔的形状决定
3.[2019-2020学年·盐城亭湖区校级期中] 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将挖有边长为2 cm正方形孔的卡片距离地面10 cm时,地面上的光斑是方形的,当卡片距离地面的距离为1 m时,地面上的光斑变成了圆形.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方形光斑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此现象能说明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D.此现象能说明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二、填空题
4.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孔(如图所示),在阳光下将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 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后者光斑是________(选填“太阳”或“孔”)的像.这两种情况均是由光的________  形成的.
5.小华将甲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的距离不变,如图所示,将乙纸板慢慢向左侧水平移动,当光斑形状为三角形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卡片乙,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将_______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三、解答题
6.如图所示,在夏季,经常看到树荫下有圆形的光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强同学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树叶缝隙)成的像.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小强从实验室找来一个二极管光源、纸盒、一支圆珠笔,进行了如图下探究.
他用人造光源代替太阳,用小孔代替树叶缝隙,用纸盒壁代替地面,进行实验。
(1)由于太阳、树叶缝、地面之间的距离关系类似于中的________图,所以应该观察到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由于有很多树叶缝隙,所以在地面上观察到同一个太阳同一时刻有________(选填“一个”或“多个”)太阳的像.
7.[2019-2020学年·南通期中] 晴天正午,小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
么要素有关呢 光斑又是如图何形成的呢 对此他马上进行了探究,并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小明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 mm,甲卡片另外三个孔尺寸分别为1 cm,2 cm,3 cm,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 cm.他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
(3)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该结论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小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如图图(b)所示的装置.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卡片,改变孔的大小,你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小明”或“小华”)的设计更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
(4)保持孔的大小不变,小明让带孔卡片离地面较近时,看到光斑与卡片中孔的形状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然后让带孔卡片远离白纸,到一定距离后,白纸上的光斑又变成了圆形,而且亮斑将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变________(选填“亮”或“暗”);这说明光斑的形状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晴天的正午,从树荫下走过,你会发现地上有一些光斑,仔细观察发现有些光斑形状不规则,还有一些是圆形的,圆形的光斑比不规则的光斑小且亮度较暗.
小伊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形成的,所以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
小娴认为:树叶间有许多缝隙较小且不规则,地上亮度较暗的光斑却是圆形的,这些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她们决定一起探究:
(1)她们在一张卡片上刻上大小基本一样(尺寸约为2 cm)、形状如图A所示的孔,将其置于白纸上方约1 m处,正对太阳光,观察到白纸上光斑的形状和孔的形状相似,各光斑亮度几乎相同.这说明,在孔稍大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思考:此时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们在另一张卡片上刻上大小基本一样(尺寸约为3 mm)、形状如图图B所示的孔,将其置于白纸上方约1 m处,正对太阳光,观察到白纸上光斑的形状都是圆形的,各光斑亮度几乎相同.这说明,在孔较小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思考:此时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若她们用图C所示的方法改变孔的大小.她们可以探究光斑的________或________ 是否随孔的变化而变化.
(4)小孔成像可以用 ________原理来解释.
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1.A 
2.C
3.C  方形光斑和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都是光的直线传播,而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A、B正确;
实验中,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较远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较近时,光斑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不同,则此现象不能说明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故C错误;
此现象能说明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距离近时形成圆形光斑,故D正确.
4.远离 太阳 直线传播
地面与小孔的距离较近,而孔稍微大一些,通过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小孔成像现象,而是影子的成因,则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当地面与孔的距离较远时,通过孔形成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变小 不变 不变 减弱
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形成的是和孔大小相等的光斑,故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因为太阳光的亮度不变,所以光斑亮度不变;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当小孔越来越小时,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纸板,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光斑亮度减弱.
6.(1)乙 缩小 (2)多个
7.(1)不合理 (2)丙 
(3)不可靠 小华
实验中应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
(4)相同 大 暗 孔到白纸的距离
8.(1)有关 不是 不属于 
(2)无关 是 无关
(3)形状 亮度 
(4)光的直线传播
(1)由实验可知,当各种形状的孔的尺寸较大时,白纸上光斑的形状和孔的形状相似,各光斑亮度几乎相同,由此可知:在孔稍大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所以此时的光斑不是太阳的像,该现象不属于小孔成像现象.
(2)由实验可知,当各种形状的孔的尺寸较小(约为3 mm)时,白纸上光斑的形状都是圆形的,各光斑亮度几乎相同,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由此可知:在孔较小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该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现象,这时候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由图C可知,移动乙纸板,可以改变孔的大小,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光斑的形状或亮度是否随孔的变化而变化.
(4)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