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3 光的直线传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3 光的直线传播(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4 14:2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三、 光的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2.林红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
B.光在白糖水中不会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D.放置久了的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3.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D.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年是天文学上使用的时间单位
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6.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7.[2020·淄博改编] “金边日食”是壮观的天文现象,小明用自制小孔观看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日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用小孔成像原理观看日食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
C.日食通过小孔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日食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8.一棵树在阳光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9.[2019·盐城] 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的时间为t2(不计云层和山峰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的速度分别为v和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的距离约为vt3
B.t1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的距离约为vt3+ct1
D.t1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射击时要用准星和标尺的缺口瞄准目标,然后轻扣扳机,就能击中目标.其依据是         .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12.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________、两个小孔和________调到________   ,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________(选填“烛焰”或“A纸片”)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________ 现象,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14.天空中有时会出现金星凌日的天象,人们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点,如图甲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________  形成的,此时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位于图乙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________ 位置.
15.在观察小孔成像活动中,小明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圆筒可以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如图所示.为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应该在圆筒的________(选填“A”或“B”)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若易拉罐不动,向右移动圆筒位置,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16.在中作出井底之蛙的视野范围(A点表示青蛙的眼睛).
 
17.在中作出物体AB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
1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小孔成像性质”的实验过程。在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发现:保持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或者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像到小孔的距离,像相对烛焰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这说明物体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大小是_______ (选填“确定”或“不确定”)的.
19.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在物理课上“给三根大头针排排队”活动中,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方案是 (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20.小明同学的新家正在装修,周末他和爸爸一起来到施工现场,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正在处理墙面,小明看到后十分纳闷:大白天工人师傅怎么还拿着灯泡来照明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看起来已经很平整的墙面,用灯光侧对着墙一照,墙面上仍出现了一些有阴影的地方,你认为这些阴影地方是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的,这里用到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 .
答案
三、 光的直线传播
1.D  因为光只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并不只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也不是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不均匀的介质,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2.D  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白糖水放置久了就会变得不均匀,所以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3.D 4.B 5.D 
6.A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及物体本身大小均有关.
7.A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故A正确;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日食通过小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日食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D错误.
8.B
9.A  因为闪电与雷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它们持续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的,故t1=t2;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的速度为v,又因为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故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的距离约为vt3,故A符合题意.
10.光的直线传播
11.3×108 3.84×108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3×108 m/s;光在2.56 s内传播的距离:s=vt=3×108 m/s×2.56 s=7.68×108 m,
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s'=s=×7.68×108 m=3.84×108 m.
12.烛焰 人眼 同一直线上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烛焰 倒立
13.小孔成像 光的直线传播
缝隙(或小孔)高度不同
14.直线传播 b  “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b位置.
15.A 变大
16.如图图所示
17.如图图所示
18.(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 实 光的直线传播 (4)不确定
19.D  人眼看到物体是由于有光线进入眼睛,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眼睛只能看到第一根大头针,而其他大头针反射的光被第一根大头针挡住而无法进入人眼,故图甲符合题意.用光在一端照射,使它们的影子完全重合,则这三根大头针就在一条直线上,影子的形成就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图乙符合题意;同种均匀介质中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根大头针在其传播的路径上,故图丙符合题意.
20.偏低 光的直线传播
留下阴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线达不到的地方就是影子,高的地方挡住了光线,阴影留在了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