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4 平面镜 第1课时 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4 平面镜 第1课时 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4 14: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四、 平面镜 第1课时 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2.关于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虚像能用光屏承接到,但不能用人眼直接看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C.虚像能用人眼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2020·青岛]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4.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5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
A.50 cm B.1 m
C.1.5 m D.3 m
5.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B.平面镜本身的大小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
6.[2019·临沂] 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做多次实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7.[2020·温州] 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8.[2020·株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的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  )
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水越深像就越远
C.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  )
A.30° B.45° C.60° D.90°
二、填空题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薄的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成像,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向面镜的方向移动,物体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________.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
12.[2019·北京]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将同一支蜡烛先后放置在白纸上与玻璃距离不同的A、B两点,观测每次蜡烛所成像的高度.该同学探究的问题: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________   是否有关.
13.[2020·鄂州] 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 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 cm,当他以0.1 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 cm,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14.“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造成猴子们捞不到水中月亮的原因是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1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 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用此实验装置可以探究:①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 _____ (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
17.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刻度尺、铅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为了避免出现明显的重影现象,应选取较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明同学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小明根据小丽照镜子(如图所示)的情景确立了几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镜中像的大小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
B.镜中像的多少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
C.镜中像的多少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
D.镜中像的大小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
答案
第1课时 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
1.C
2.C  虚像能被人看见,但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3.B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4.D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与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丽与平面镜的距离是1.5 m,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也是1.5 m,所以小丽与镜中的像相距3 m.
5.C
6.A  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使用光屏可以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A正确;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B错误;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D错误.
7.C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棋子“象”在甲处时,像在位置②处;棋子“象”在乙处时,像在位置④处,所以棋子像移动路径②到④.
8.D 9.B
10.确定像的位置 变小 
11.不点燃 成像清晰
12.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该同学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观察每次蜡烛所成像的高度,探究的是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13.3 等于 虚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 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 m;小明身高170 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0 cm.
14.虚像 等于
15.12 较暗
16.(1)② (2)① 
(3)不能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与像的大小关系.(3)能被光屏承接的像是实像,不能被光屏承接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
17.(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薄
(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分别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
(4)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射(合理即可)
18.C  三幅图中人的位置没变,改变了两镜子的夹角,发现镜中像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所以研究的是像的多少与两镜面夹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