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4 15: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张中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了解作者
张中行(1909.1.7.—2006.2.24.),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叶圣陶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
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
篇小说《倪焕之》。
创作背景
张中行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张中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总想写点什么,一则说说自己的心情,二则作为纪念。三个月后,他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检查字音
mǎo
ɡōnɡ
zhuó

shū
zhuì

tiē
ménɡ
lónɡ
huì
shèn
kěn
rǒng
丁卯
躬行
生疏
商酌
慎重
譬如
累赘
拖沓
妥帖
恳切
朦 胧
诲人不倦
冗长
别扭
不耻下问
biè
chǐ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cuì
鞠躬尽瘁
pèi
zuò
qiānɡ
南腔北调
略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2.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
3.这些事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4.作者在文中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如何?
第一层(1):总写叶圣陶先生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层(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层(3-5):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一面。
第四层(6-8):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层(9):总写要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
待人宽:
(第3段)写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
(第4段)写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送客
(第5段)写叶圣陶先生给“我”真诚复信
律己严:
(第6段)叶圣陶先生写话注重自己的风格
(第7段)叶圣陶先生写作文风重视简洁
(第8段)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旧年将逝;
叶圣陶先生去世
乐景衬哀情,表现内心的极度悲哀。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态度。
待人宽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工作认真严谨
生活随和,易于相处
不耻下问,为学谦虚,一丝不苟
待人宽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细节描写,以小见大,谦虚而恳切
待人宽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细节描写,以小见大,日常生活中待人厚,和蔼可亲,待人真诚。
待人宽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为我的处境感到悲伤
“我”为“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感到悲伤
待人真诚,对朋友关怀
待人宽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律己严: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
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
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律己严:叶圣陶先生的文风要求
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
举例以小见大,表现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品行
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
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律己严: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
作者评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作者评价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 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颂、敬仰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开头结尾,首尾呼应,表达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