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制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 2、能够比较正方体、长方体的异同。 3、进一步提升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
教学难点 纸片与正方体、长方体面的联系。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学习习惯:听说习惯、操作习惯 ;学业成果:简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小棒若干(3厘米、5厘米、10厘米),小球若干,纸片,剪刀和胶水等。
教学 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对用教学目标2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方体。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生:顶点,棱,面 师: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2、师:小胖用小棒和小球搭各种立体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能区分这些立体图形吗? 生:左边是正方体,右边是长方体。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对呀!正方体和长方体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兄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长方体。 3、出示课题: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能说清楚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能正确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用小棒和小球搭各种立体图形框架,观察、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 对应教学目标1、2 1、师:上一节课我们用小球和小棒搭了正方体,并在正方体上发现了一些特征。今天,我们再用小球和小棒搭形状,大小不同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继续探索它们的奥秘。 2、分小组分别搭出各种各样棱正方体与长方体模型。 3、观察比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找出异同,完成表格。 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小棒是否一样长正方体长方体
(1)搭一个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小棒是否一样长? (2)搭一个长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小棒是否一样长? (3)正方体和长方体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4、小结: 正方体 长方体 有 6 个面, 有 6个面, 有 12 条棱, 有 12 条棱, 有 8 个顶点, 有 8 个顶点, 所有的棱 相等 。 所有的棱 不相等。 1.能用小棒和小球搭各种立体图形框架 2.生能找出搭一个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球?搭一个长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球? 3、生能找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
三、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面的特点 对应教学目标3 1、师:下面的黄色纸片中,哪些可以作为正方体的面贴在正方体上,哪些可以作为长方体的面贴在长方体上?它们各需要几片? 学生回答。 2、师:请你们发挥想象,完成书上68页的填空。 3、生汇报,小结。 生能找到正确的黄色纸片贴到正方体和长方体。
四、用纸做正方体、长方体模型,进一步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 对应教学目标1、3 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表面展开图。 这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们制成长方体和正方体。 剪、折、粘的指导 (1)引导学生认清剪、折的示意线及粘合处 (2)梳理剪、折、粘的难点。 (3)巡视、纠错指导 同学们用手托起你自己作成的正方体、长方体,瞧一瞧漂亮吗?再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 评出最好的纸模型进行展示。 生能用纸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的模型。
五、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 书 设 计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 长方体 有 6 个面, 有 6个面, 有 12 条棱, 有 12 条棱, 有 8 个顶点, 有 8 个顶点, 所有的棱 相等 。 所有的棱 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