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

文档属性

名称 空气的成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8-15 15: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猜猜看空气的成分【第四单元 第一节】2012 . 12 . 24 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轮胎涨起来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一、认识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氧气(O2)
21%氮气(N2) 78%(与原始大气比较)拉瓦锡(法国化学家,1743—1794)空气的发现史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用过的装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粉,交替缓慢推动活塞。3,待反应完毕后冷却到室温时,观察现象并
读数。实验探究【实验现象】①铜粉由红变黑②反应结束后,消耗掉的气体约占总体积的1/5。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思维发散】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呢?这种气体都有哪些性质?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N2)。
①该气体没有颜色;
②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不与铜粉反应。在实际操作中, 测得氧气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总体积1/5 ,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1.铜粉的用量不足。
2.装置漏气。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观察读数。
4.氧气含量低时,铜粉不能继续反应
5.加热温度不够,氧气没有耗尽【思考】【议一议】
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铜粉做实验?不能,因为木炭、硫燃烧生成了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压强无明显变化。
镁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还可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1、氮气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用作保护气液氮冷冻麻醉合成染料、制造炸药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性质用途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2、稀有气体性质和用途 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用途制作霓虹灯等多种电光源用作保护气氦气用来充填升空气球氦气作冷冻剂用于激光技术性质: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是怎样分离空气中的各成分的?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分析P81 实验探究,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
3、空气污染的原因有那些?如何预防空气污染?
4、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哪几项?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几级?如何确定空气质量标准?三、关注空气质量巩固练习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_4,在食品袋内充入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可延长食品保质期,这种气体可能是__氧气氮气水蒸汽二氧化碳3、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
B. 稀有气体一定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光
D. 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1、在l00mL空气里,氧气占大约是( )
A .2. 1kg   B.21L  C .21g    D.21mL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 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巩固练习5、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
A.空瓶倒立放入水中水不易进入瓶中 B .疾风知劲草
C.向自行车内胎充气 D.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6、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方多次出现沙尘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7、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排放的废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8、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 C.酸雨的产生D.农药、化肥的污染
9、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报告的主要污染物是( )
①二氧化碳 ②氮的氧化物 ③二氧化硫 ④一氧化碳 ⑤可吸入颗粒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巩固练习10、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1)为什么加热时,要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 ____________
(2)如果在由两个针筒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 mL空气,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注射器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mL,则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mL。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3)小童同学在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注射器内剩余23 mL气体,而小宣同学的是28mL,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封闭的试管内放一颗白磷,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白磷,白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注射器被推向外侧(右侧)。
?
待装置冷却,注射器逐渐向内侧(左侧)移动,根据注射器停止时的位置,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先关闭弹簧夹a,将红磷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集气瓶,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使白磷在瓶内燃烧。
燃烧完毕,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1、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2、让P2O5溶于水中。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防止白烟污染空气。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
燃烧完毕,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将红磷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钟罩内,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使白磷在钟罩内燃烧。
燃烧完毕,待冷却至室温,水在钟罩内上升至刻度1。 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足以使白磷着火燃烧。
?
燃烧完毕,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达到40℃。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4处。 闭合电源开关,电阻丝发热,温度达到40 ℃时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装置冷却后,由于左侧中氧气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水会在左侧中上升,且上升到1刻度处。 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使白磷燃烧。
?
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 先关闭弹簧夹a,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大试管,接触试管底部的过量的白磷,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
?
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燃烧完毕,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中考瞭望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量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移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处在刻度5cm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 )活塞现向( )(左、右)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常温,活塞停在约( )cm处,据此得处结论是( ) 提供热量
供白磷燃烧燃烧,有白烟右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
(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3)若先打开止水夹a、b,然后打开c观察到的
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水进入左瓶耗氧,生成固体,气压减小没什么变化耗氧,产生气体,气压不变水进入两瓶耗氧,气压总体减小迁移升华课后作业1、同步训练
2、课本P84--挑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