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数学生单元测试卷
学生版
学员姓名 测试时间
得分 错题记录
教师点评
第四单元培优拔高测评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知识乐园(共12小题,第5、7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微山县期中)18的30倍是 ,24个25是 .
2.(深圳期中)口算,可以先算 ,再在得数的末尾添 个0,结果是 .
3.(明光市期末)□,积如果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积如果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4.(获嘉县月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5.(普宁市校级期中)计算时可以这样算,先算 ,再算 ,最后计算 ,也就是 .
6.采蘑菇,(在里填上“”“ ”或“”
7.(东海县期中)每个皮球25元,李老师买了32个皮球.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8.(本溪期中)三年一班有45人,每人买一本单价为11元的笔记本,共需 元.
9.(泗洪县校级月考)一个削笔刀32元,王老师买28个奖励给小朋友,大约要付 百元.
10.(兴仁县月考)两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19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 米.
11.(连云港期中)果园里有78棵桃树,平均每棵桃树产桃60千克,这些桃树一共产桃 千克;如果把这些桃子运往水果市场,安排一辆载重 吨的货车比较合适.
12.(隆昌市期末)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个因数是12,小飞把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抄写正确,但把十位上的“3”抄写成了“8”,小飞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结果相差 .
二.公正判断(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3.(长垣县期末)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14.(镇江期末)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15.(江城区期中)学校游泳池长35米,明明游了4个来回,他一共游了140米 ( )
16.(广东)一项工程,20人去做,15天完成;如果30人去做,10天就可以完成 ( )
17.(永城市期中)估算时,可以把99看作100,48看作50,估算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 ( )
三.正确选择(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8.(镇江期末)下面的算式中,得数大于2400的是
A. B. C. D.
19.(泰兴市校级期中)用竖式计算时,个位上的2与十位上的3相乘,积应该写在
A.千位上 B.百位上 C.十位上 D.个位上
20.(泗洪县期中)4□,□里最小能填
A.0 B.1 C.9
21.(南京月考)学校打算买29个足球,每个足球的售价是78元.带 元去商店就行了.
A.3400 元 B.2100 元 C.2400 元
22.(通州区期末)下面选项中不可以用算式解决的问题是
A.超市一天卖出了3盒保温杯,每盒里有2个杯子,每个杯子50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B.小明在长50米的游泳池里已经游了3个来回,他已经游了多少米?
C.一辆铲雪车每分钟行驶50米,铲雪的宽度是2米,铲雪车行驶3分钟,能清理多大地面的雪?
D.两箱蜜蜂一年可以酿50千克的蜂蜜,照这样计算,3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的蜂蜜?
四.计算舞台(共3小题, 10分+9分+6分= 25分)
23.(东海县月考)直接写得数.
24.(盐都区期末)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
25.(南京月考)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6小题,6分+6分+6分+6分+6分+7分= 37分)
26.(吴忠期中)每箱苹果25千克,共有22箱,每箱50元.
(1)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2)一共能买多少钱?
27.(洪泽县校级期中)一部电视剧每天播放2集,每集35分钟,一共播放了15天,这部电视剧全长多少分钟?
28.
每天有三场演出,已知昨天和今天共售出954张票.问: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
29.(红安县期末)清风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5个班.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平均每班选24名同学参加团体操表演.
(1)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
(2)把这些参加表演的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9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30.小明每分钟走65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2分钟,到达书店,又走了18分钟,到达公园.
(1)小明家到书店有多少米?(2)小明家到公园有多少米?
31.(宁江区校级期中)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每4个苹果约重1千克,每千克苹果5元钱.
(1)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每人一个苹果,够吗?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人教小数学生单元测试卷
教师版
教师姓名 测试时间
难度 试卷点评
学员问题分析
第四单元培优拔高测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知识乐园(共12小题)
1.(微山县期中)18的30倍是 ,24个25是 .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答:18的30倍是 540,24个25是 600.
故答案为:540,600.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深圳期中)口算,可以先算 84 ,再在得数的末尾添 个0,结果是 .
【分析】整数乘法的口算,把面两个因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然后再根据乘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计算即可.
【解答】解:
口算,可以先算,再在得数的末尾添 2个0,结果是 8400.
故答案为:84,2,84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口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明光市期末)□,积如果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3 ;积如果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要使□所得的积是三位数,那么□;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要使□所得的积是四位数,那么只要□,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
要使□所得的积是三位数,□,□中可以填1、2、3,最大填3;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
要使□所得的积是四位数,□,□中可以填4、5、6、7、8、9,最小填4.
故答案为:3、4.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未知因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获嘉县月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的是 9801 ,最小的是 .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
;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的是9801,最小的是100.
故答案为:9801,100.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5.(普宁市校级期中)计算时可以这样算,先算 10 ,再算 ,最后计算 ,也就是 .
【分析】口算时,把19看作,分别与23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解答】解:计算时可以这样算,先算,再算,最后计算,也就是.
故答案为:10,230,9,207,230,207,437,437.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口算,把其中一个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6.采蘑菇,(在里填上“”“ ”或“”
【分析】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即可.
【解答】解: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正确的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
7.(东海县期中)每个皮球25元,李老师买了32个皮球.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分析】根据题意,用单价数量总价,计算时,可以把32个皮球分成30个皮球和2个皮球,先求出2个皮球的总价,再求出30个皮球的总价,最后相加即可得到32个皮球的总价,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运用.
8.(本溪期中)三年一班有45人,每人买一本单价为11元的笔记本,共需 495 元.
【分析】每人买一本单价为11元的笔记本,45人共需45个11元,即.
【解答】解:(元
答:共需495元.
故答案为:495.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
9.(泗洪县校级月考)一个削笔刀32元,王老师买28个奖励给小朋友,大约要付 9 百元.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算式,,,,然后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
(元
(百元)
答:大约要付9百元.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主要是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整数乘法估算时,要把多位数看作整十数,然后进一步解答.
10.(兴仁县月考)两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19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 12 米.
【分析】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求出2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然后再求出1台1小时织布多少.
【解答】解:
(米,
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12米.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搞清每一步所求的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数量关系解答.
11.(连云港期中)果园里有78棵桃树,平均每棵桃树产桃60千克,这些桃树一共产桃 4680 千克;如果把这些桃子运往水果市场,安排一辆载重 吨的货车比较合适.
【分析】先依据“总产量单产量数量”计算出一共产桃的重量;进而换算成吨,问题即可得解.
【解答】解:(千克)
4680千克吨吨
答:些桃树一共产桃4680千克;如果把这些桃子运往水果市场,安排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4680,5.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总产量、单产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2.(隆昌市期末)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个因数是12,小飞把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抄写正确,但把十位上的“3”抄写成了“8”,小飞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结果相差 600 .
【分析】小飞把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抄写正确,但把十位上的“3”抄写成了“8”,多了,也就是多了50个12,相差50个12,即.
【解答】解:
答:小飞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结果相差600.
故答案为:600.
【点评】此题主要分析出两次的因数差,用不变因数乘上两次因数的差,就是得数和正确的结果的差.
二.公正判断(共5小题)
13.(长垣县期末)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是1和2,分别求出这两个数的积与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1和2;
;
;
;
所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4.(镇江期末)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分析】用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用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求出它们的积,再进行判断.据此解答.
【解答】解:,
.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和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再进行解答.
15.(江城区期中)学校游泳池长35米,明明游了4个来回,他一共游了140米. ( )
【分析】一个来回是2次,用4乘2求出游的次数,再乘35就是一共游的米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米
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属于连乘应用题,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来回是2次.
16.(广东)一项工程,20人去做,15天完成;如果30人去做,10天就可以完成. ( )
【分析】把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看成1,那么分别求出20人去做,15天完成的工作量和30人去做,10天的工作量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设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是1,那么:
20人去做,15天的工作量与30人去做,10天的工作量相同,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设出每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求出它们的工作总量进而比较即可.
17.(永城市期中)估算时,可以把99看作100,48看作50,估算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 ( )
【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把相加的两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估算时,可以把99看作100,48看作50,估算结果是150,它比实际结果大.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掌握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三.正确选择(共5小题)
18.(镇江期末)下面的算式中,得数大于2400的是
A. B. C. D.
【分析】不需要算出准确值,利用大估和小估的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解: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选:.
【点评】这种类型的问题,常常利用:①大估的估算方法,如果得到的结果仍然小于要比较的数值,则算式的值就一定小于要比较的数值;②小估的估算方法,如果得到的结果仍然大于要比较的数值,则算式的值就一定大于要比较的数值.
19.(泰兴市校级期中)用竖式计算时,个位上的2与十位上的3相乘,积应该写在
A.千位上 B.百位上 C.十位上 D.个位上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是几个十;据此解答.
【解答】解:用竖式计算时,个位上的2与十位上的3相乘,积表示是几个十,应该写在十位上;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0.(泗洪县期中)4□,□里最小能填
A.0 B.1 C.9
【分析】根据题意,把选项中的数代人4□,然后再与2000比较解答.
【解答】解:、把0代人4□可得:
,而不大于2000,不符合;
、把1代人4□可得:
,,符合;
、把9代人4□可得:
,,符合;
;
所以,□里最小能填1.
故选:.
【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21.(南京月考)学校打算买29个足球,每个足球的售价是78元.带 元去商店就行了.
A.3400 元 B.2100 元 C.2400 元
【分析】根据数量单价总价,代入所需数值列式,然后估算即可.
【解答】解:(元
答:带2400元去商店就够了.
故选:.
【点评】利用好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式解决此题的关键.
22.(通州区期末)下面选项中不可以用算式解决的问题是
A.超市一天卖出了3盒保温杯,每盒里有2个杯子,每个杯子50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B.小明在长50米的游泳池里已经游了3个来回,他已经游了多少米?
C.一辆铲雪车每分钟行驶50米,铲雪的宽度是2米,铲雪车行驶3分钟,能清理多大地面的雪?
D.两箱蜜蜂一年可以酿50千克的蜂蜜,照这样计算,3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的蜂蜜?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找出不可以用算式解决的问题即可.
【解答】解::先用每个杯子的钱数乘2,就是求出1盒保温杯的钱数,再乘3,就是3盒保温杯一共卖了多少元,即;
:先用50米乘2,求出一个来回游泳的长度,再乘3即可求出一共游了多少米,即;
:每分钟行驶50米,铲雪的宽度是2米,先用50米乘2米,求出1分钟可以铲雪的面积,再乘3,就是铲雪车行驶3分钟,能清理多大地面的雪,列式为:;
:两箱蜜蜂一年可以酿50千克的蜂蜜,先用50除以2,求出1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的蜂蜜,再乘3,就是3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的蜂蜜,列式为:.
故选:.
【点评】解决本题注意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从而求解.
四.计算舞台(共3小题)
23.(东海县月考)
直接写得数.
【分析】本题根据整数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
【点评】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24.(盐都区期末)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
(2);
(3).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注意整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25.(南京月考)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分析】(1)28分别与24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乘计算结果错误;
(2)48与65数位没有对齐,48乘十位上的6所得的结果的末尾数应与十位对齐,原题与个位对齐了,所以错.
【解答】解:(1)
(2)
【点评】依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是本题考查知识点.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6小题)
26.(吴忠期中)每箱苹果25千克,共有22箱,每箱50元.
(1)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2)一共能买多少钱?
【分析】①因为每箱重25千克,22箱就是22个25是多少,用乘法解决即可.
②根据单价总重量总价可解.
【解答】解:(1)(千克)
答:一共有550千克.
(2)(元
答:这些苹果一共可以卖1100元钱.
【点评】此题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27.(洪泽县校级期中)一部电视剧每天播放2集,每集35分钟,一共播放了15天,这部电视剧全长多少分钟?
【分析】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根据每天播放的集每集的时间,列出算式求出每天播放的时间,再乘以天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
(分钟)
答:这部电视剧全长1050分钟.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8.
每天有三场演出,已知昨天和今天共售出954张票.问: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
【分析】根据“每天演出的场数天数总场数”,先用3乘2求出两天一共演出的总场数,然后再根据“票的总张数总场数平均每场售出票的张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
(张
答:平均每场售出159张票.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9.(红安县期末)清风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5个班.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平均每班选24名同学参加团体操表演.
(1)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
(2)把这些参加表演的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9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分析】(1)清风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5个班,则共有班数为(个,按每个班有24个学生计算,那么这所学校一共有学生人,计算即可.
(2)由上题结果可知,把这些同学分成4个大组,则每个大组有(人,每个大组分成9个小组,则每小组有人,计算即可.
【解答】解:(1)
(名;
答: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一共有720名.
(2)
(人;
答:平均每个小组20人.
【点评】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是本题考查知识点.
30.小明每分钟走65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2分钟,到达书店,又走了18分钟,到达公园.
(1)小明家到书店有多少米?(2)小明家到公园有多少米?
【分析】(1)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2)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小明家到书店,以及书店到公园的距离,再把求得的距离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1)(米,
答:小明家到书店有780米;
(2),
,
(米,
答:小明家到公园有1950米.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
31.(宁江区校级期中)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每4个苹果约重1千克,每千克苹果5元钱.
(1)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每人一个苹果,够吗?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分析】(1)由“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可先求得每箱苹果的个数,即,然后再求22箱苹果的个数;
(2)由“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求出总人数,然后与苹果个数比较即可;
(3)根据题意可提出:买这些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先求得苹果的质量,再根据关系式:数量单价总价,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
(个
答:一共买了660个苹果.
(2)(人
答:每人一个苹果,够.
(3)买这些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
(元
答:买这些苹果一共需要825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到的知识点:数量单价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