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百 合 花
茹志鹃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的线索,梳理本文清情节。
3.掌握题目的象征意义,体会小说表现的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分析新媳妇、通讯员的人物形象。
茹志娟简介
茹志鹃,浙江杭州人。 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 ,王安忆的母亲。
1925年9月生于上海,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后在部队文工团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主要作品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
她创作以抒情心理小说、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文化身份
生平事迹
文学特色
茹志鹃
代表作品
写作背景:
“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确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茹志娟《<百合花>的写作经过》
反右派斗争【1957年4月】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乘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之机,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甚至扬言取消党的领导,实行西方"轮流坐庄"的政党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1957年7月,毛泽东在南京计划召集华东各省的省委第一书记开会,部署反右派斗争。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但斗争被某些人严重地扩大化了。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全面复查,将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
标注读音
撂(liào) 讷讷(nènè)
忸怩(niǔ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髻(jì)
尴尬(gāngà) 讪讪 (shànshàn)
瞅(chǒu) 挟(xié)
嬷嬷(mómó) 砦(zhài)
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 kē bàn bàn)
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梳理本文情节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
开端
带路
发展
借被
高潮
牺牲/献被
结局
盖被
1~23段
24~42段
43~55段
56~57段
以时间为顺序
从题目入手,
解读课文。
百合花被出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1)“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第33段第4行〕
(2)“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第44段倒数1、2行〕
(3)“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第59段第2行〕
提问:百合花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补充往年高考物象作用出题类型思考角度
1.情节:推动情节发展/贯穿全文线索
2.人物:突出人物形象
3.环境:揭示社会环境/渲染氛围
4.主题:衬托/象征,揭示/深化主题
5.读者:引起读者兴趣,激发读者想象
提问:百合花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贯穿全文线索:
全文主要情节围绕“借被——献被——盖被”展开,被子在文中起到重要的线索作用。
2、借百合花被突出人物形象。
补充往年高考人物形象出题类型思考角度
1.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育
2.人物描写入手: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3.情节:矛盾冲突
4.环境: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5.人物关系:次要人物
小通讯员
通过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
①细心、拘谨。〔第6段等〕
②憨厚、质朴、单纯。〔第8、21、23段等〕
新媳妇
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美丽、纯洁、善良、高尚
练笔:
新媳妇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牺牲的通讯员身上时,没有说话,但她的内心是不平静的。试揣度其心理,写一段话,写出此时她的心里所想。
多好的同志弟,为了救别人舍了自己的命,我献出一个被子算什么。同志弟,我把你肩上的破洞缝好了,你就放心地去吧。
(要把人物的心理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心里所想要符合此时情景。)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3、深化主题,百合花象征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
小说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思考:小说仅仅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吗?
小说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
讨论:文章以“百合花”为题目,有什么寓意?
“百合花”是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质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作者以此为题,不但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的风格。
(要将花的美好同人物的美好结合起来考虑。)
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何特色?
1、写人物不是静止地、集中地描述其状貌心理,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
2、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3、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主要是通过“我”这个人物形象来实现的。虽然,作品主要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是,“我”却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缺少的穿针引线的人物,是故事的叙述人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百合花》寄出后,遭到了编辑部的退稿,退稿的意见却是:调子比较低沉,不能鼓舞人民前进;还有的甚至说作品的感情“阴暗”, 请你站在某个小说人物的角度,为自己的情感辩护。
交流微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