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任务五 句式表达
——千变万化不离宗,精彩之处细分析
现代汉语表情达意有丰富的句式可供选择,不同的句式表达,其效果肯定会有所区别。 2020年新高考卷Ⅰ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分析句子表达效果题型之先河,在目前阶段,这一新题型代表了一种命题方向,有一定的训练价值;2021年新高考卷Ⅱ对长短句变换做了考查。可以预知,今后高考对于语言运用各类型题目的考查均存在极大的可能性,因此做好各类型题目的全面备考乃明智之举。 复习时要以“句式表达”为中心,掌握常见句式的特点、表达效果,以及一些句式变换技巧。
一、常见句式的必备知识
(一)长句与短句
类型 举 例 特 点 表达效果
长句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和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修饰语(定语、状语)多,并列成分多,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表意严密、精确、细致,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
短句 四个短句:帕格尼尼是世界级小提琴家,更是一位奇人,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但他却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词语较少,结构简单 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主要用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词等
(二)整句与散句
类型 举 例 特 点 表达效果
整句 每当疲惫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遥想追逐的远方,汲取力量再上路;每当困惑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梳理纷乱的思绪,驱走迷茫再上路;每当痛苦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抚平心中的伤口,擦干眼泪再上路;每当要放弃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作出艰难的取舍,打起精神再上路。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主要是排比句、对偶句等 句式整齐,声调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 每当疲惫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遥想追逐的远方,汲取力量再上路;有时候困惑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这时要梳理纷乱的思绪,驱走迷茫;痛苦也是会遇到的,需要停下脚步,抚平伤口,擦干眼泪;甚至有时要放弃,我们就要停下来作出艰难的取舍,打起精神再上路。 结构不整齐、各种句式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
(三)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类型 举 例 特 点 表达效果
口语句式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鲁迅《药》) 句子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少用关联词语 表达活泼、自然
书面语句式 令郎是否服药了?病体是否已经康复?老栓,你真是个幸运的人…… 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有时用一些文言句式 表达严谨、周密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示。否定句有两种类型: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一般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表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语意最重,语气最强烈;一般否定句语意最轻,语气最弱。
例如,肯定句式:克隆羊的技术可以掌握。
否定句式:克隆羊的技术不难掌握。
双重否定句式:克隆羊的技术并非不能掌握。
(五)常式句和变式句
常式句就是按照汉语惯常的结构规律来组合的句子。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了惯常的结构形式的句子。
常见的变式句有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等几种。
1.定语后置句
常式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变式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祝福》)
在这个变式句中,鲁迅先生把定语“空的”单独拿出来,就是为了强调祥林嫂乞讨生活之苦。在鲁镇乞讨的她已经要不到吃的了(没有人愿意给她),这说明她目前的状况极度悲惨,反映了鲁镇人们对她的冷漠,同时也为下文她的死做了铺垫。由一个后置的定语“空的”,我们分析出了三层意思,这就是语言结构改变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主谓倒装句
常式句:你怎么了?
变式句: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
水生和水生嫂深夜在月下对话。水生嫂感觉水生今晚不同以往,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甚至答非所问,这自然引起了她的“警觉”。一句“怎么了,你?”的问话,流露出三个信息:一是写出了水生嫂的敏锐、细腻及急切的神态;二是体现出水生嫂的温柔和体贴,表达了水生嫂对水生的关心;三是表达了夫妻情深。如果把这句话用正常语序来表达,效果就大打折扣,平淡无奇了。
3.状语后置句
常式句:如果我能够,我要为子君,为自己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变式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鲁迅《伤逝》)
这个句子中,作者将“为子君,为自己”这个状语后置,这是为了突出悔恨和悲哀的对象,强调悔恨和悲哀的程度之深。
特别提示: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除了从句式的角度来分析之外,还要从修辞、用词、人称使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合乎语境要求的句子。高考考查的变换句式主要有长短句的变换、整散句的变换、重组句子、口语与书面语的变换四种题型。
1.长句变短句
[例1] 把下面长句改成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我是通过到厦门旅游的爸爸从当地带回的印着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说明的标明全岛旅游景点位置的鼓浪屿地图的一张旅游说明书初识鼓浪屿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把长句改为短句的能力。将长句改为短句,就是把长句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抽取出来,分别组成句子。一般先抽出主干组句,再抽出修饰成分组句,然后对组成的句子进行排列整合,使其关系明确,语意连贯。
答案:我是通过一张旅游说明书初识鼓浪屿的。这张旅游说明书是到厦门旅游的爸爸从当地带回的,上面印着鼓浪屿地图,地图上标明了全岛旅游景点位置,并印有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说明。
长句变短句,一“提”二“分”三“调”
1.提取主干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把长句的主干(主谓宾结构)提取出来,如果该主干表意不是很明确,那么可再提取与中心词关系紧密的状语和定语,一起构成一个表意明确的短句。
2.切分枝叶
将复杂的修饰语——多层定语或状语以及同位语等根据表达的意思切分成几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动宾或主谓结构的短句。
操作过程:首先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然后形成独立的短句。
3.分层调整
出于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情况下,还要添加必要的词语(如主语、判断动词、宾语等)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词语(如复指代词“这样”“它”等,关联词“因而”“却”等),删除不必要的虚词及重复性词语,然后按照句子内部的顺序(如时间、空间、事理、逻辑等顺序)调整词序、句序,组合成连贯的句群。
2.短句变长句
[例2]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长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获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
解析:首先确定长句的主干和主要信息。句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可作为长句的主干;句②的主要信息是“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句③的主要信息是“获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句④的主要信息是“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这些主要信息构成宾语“自身繁殖过程”的定语,应放在该成分前面。再删除多余成分,使组合的句子完整而简洁。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获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短句变长句,一“定”二“取”三“加”
1.确定主干
短句变长句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一个短句,确定该句为长句的主干。
2.提取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
注意如果这些语句中有与主干重复的信息,应该删掉。
3.把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作为修饰成分加入主干
这些信息作为主干的定语或状语放到其应该放置的地方(定语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之前,状语放在谓语中心词之前)。
整散句的变换多为散句变整句,这既是对句式变换的考查,又是对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考查。
[例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连贯,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
答案: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散句变整句“三步走”
第一步:将材料切分成若干片段。
第二步:找到基准句,然后把其他句子改写成若干与基准句结构相同的句子。
第三步:调整并理顺句子。整散句的变换,往往结合调整语序一起考查。因此,在统一句式之后,考生要再看一下句子是否有语序不当的毛病。如果有,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调整,使语意连贯,符合逻辑。
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组一个新句子。
[例4] 按提示要求,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换用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鲁迅和胡适最后分道扬镳,原因在于两人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鲁迅主张对现实社会作最彻底的抨击,而胡适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
以“鲁迅和胡适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开头:
解析:原句为因果复句,先说结果,后说原因,重组时则要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使全句形成“鲁迅和胡适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因而两人最后分道扬镳”的结构。
答案:鲁迅和胡适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鲁迅主张对现实社会作最彻底的抨击,而胡适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因而两人最后分道扬镳。
重新组合意不变
1.分析原句的层次关系
句子重组的原则是变换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因此只有厘清原句层次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变换后分句间的关系不变,从而保证句子的原意不变。
2.考虑清楚表达思路
对句子进行重组时,要注意文从字顺,这就需要考生考虑清楚表达思路,明确施事者和受事者,思路清晰了,顺序也就清楚了。当句子的陈述对象发生变化时,重组后句子的逻辑关系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样才能保证重新组合后句子的语意保持不变。
口语中经常出现而在书面语中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口语句式;书面语中经常出现而在口语中较少出现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
[例5] 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答: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要求将书面语言转换为以口语为主的儿童语言。转换时要准确把握儿童语言的特点,文字既要口语化,浅显易懂,又要生动有趣。
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无论是口语转换为书面语,还是书面语转换为口语,转换后的句子必须符合各自的语体特点。口语语体在用词上多为生活化语汇,句式多为短句;书面语语体在用词上多为较典雅、文言色彩较重的语汇,句式较长。另外,广播稿不宜使用会引起误解的同音词。
三、句子表达效果分析“三步骤”
此类题型的命题形式通常为:给出一个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或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不变,我们称之为“改句”。然后要求考生就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题干多是“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这种题型是融合了各种表达知识甚至句式结构的综合赏析题,而“句式效果”是其中一个主要考查点。
虽然分析句子表达效果是新题型,但任何类型的题目,都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找。具体方法可分为三步:
多角度分析原句与改句不同
1.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
2.修辞手法: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
3.改变语序:起强调、突出作用。注意观察题干中哪一部分与原文语序有变化,变化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4.语体特点: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
5.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6.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7.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
8.表达效果: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跟踪训练】
将句子改成下列说法,意思差别不大,为什么原文的效果更好?
1.原句:无论是学生们举办的樱花诗歌邀请赛,还是他们身着汉服,于樱花树下体验“一樽酒,一弯月,一衣飞花”的迷人风光,都是一种基于地域特色、校史和传统底蕴的再挖掘和再创造。
改句:学生们举办樱花诗歌邀请赛,学生们身着汉服,于樱花树下体验迷人风光,都是一种基于地域特色、校史和传统底蕴的再挖掘和再创造。
答:
2.原句:老舍笔下的趵突泉处处充满生机,泉水清浅鲜洁,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景致十分动人。
改句:老舍笔下的趵突泉处处充满生机,清浅鲜洁的泉水、日夜翻滚的大泉、姿态优美的小泉都十分动人。
答:
3.原句: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森然。
改句:记得照片上在蓝天苍山下的峭壁上如蛇一般蜿蜒的十八盘,让人望之森然。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1)原文用“无论……还是……都”的表条件关系的句式,强化了学生们所举行的活动都是一种再挖掘和再创造这一层意思。(2)引用古诗词,使表达更具有意蕴和文学色彩,吸引读者。
2答案:(1)原文用短句,且句式整齐、和谐、简洁,富有韵律美。(2)将描述泉水、大泉、小泉的内容单独成句,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3答案:(1)原句用两个短句,由视觉形象到感受,符合逻辑,且节奏感更强。(2)原句“在峭壁上”做补语,更能突出十八盘的险峻。(3)“在蓝天苍山下”做后一句的状语,突出了在其烘托下给人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