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0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中国有座园林,里面有: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鸢鱼之乐。
外国作家雨果见了这座园林写出了这样的文字: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象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全是用洋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用最珍贵的宝物装饰起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皇宫。
这座园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
14
五年级上册
大家知道为什么这座园林起名为圆明园吗?
“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标准。
但是这座恍若月宫,象征着圆满完美的圆明园,却毁在了英法联军手中。

学习目标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围绕着圆明园的“辉煌”都安排了哪些内容?在旁边进行批注。
结构布局
建筑艺术
历史文物
圆明园的布局:众星拱月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皇权至上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自由朗读朗读课文第三段,说一说圆明园都有什么景观?
金碧辉煌的殿堂




殿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方壶胜境
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同乐园买卖街
山乡村野
杏花春雨
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民族建筑、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有……也有……,不仅有……还有……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的眼前如此有画面感呢?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时间跨度大,收藏文物多。
那这些文物,现在都去哪了呢?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法国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我们国家的宝贝,却珍藏在别的国家的博物馆中,留给我们更多的却是圆明园中挖掘出来的珍宝的碎片。
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野蛮贪婪
动词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侵略者
~~~~~~~~~~~
圆明园被侵略者抢夺烧毁化为灰烬: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没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了,园林艺术的瑰宝没有了,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没有了。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圆明园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既有宏伟的殿堂,也有婉约的江南美景,还汲取了欧式建筑风格。
(3)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具有不可估量价值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无情毁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
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令人痛恨;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英法联军敢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明抢我国宝贝,放火烧毁圆明园的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我想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题目是“毁灭”,可是文章却很大部分描写的是辉煌?
(1)这是对比的写法。详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更能让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更加心痛。
(2)更能衬托出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3)更能增强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