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9 积的乘方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积的乘方法则;掌握法则的运用,会进行相关计算;渗透参数思想,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会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难点:(1)探究法则的过程;(2)法则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练习法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知1、前两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幂的运算性质?2、还记得是如何得到法则的吗?师: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此方法探究幂的运算的性质.二、新课探究1、观察(1) (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2) (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3) (按分母从小到大排列) (4) 师:观察它们的结果分别与原式有什么联系?2、猜想: 3、验证:师:根据上述经验请同学们自主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积的乘方”法则归纳:积的乘方1、符号语言(为正整数)2、文字语言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三、例题演练例1:计算(1);(2);(3);(4);师: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是什么?练习:判断1、2、3、4、例2:计算(1)(2)(3)师:本题中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师:通过例2,你知道利用幂的性质进行混合运算的步骤是什么吗?练习:计算(见课件)例3:简便运算(2、3可作为学生练习)(1)(2)(3)(3)例4:填空(2、3作为学生练习)(1)若,则m= ;n= .(2)若,则= ;n= .(3)若,则= .四、课堂练习1、填空(1);(2)2、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n为正整数,求的值.3、已知,求M的值.4、已知,求的值.五、课堂小结师:幂的运算性质有哪些?六、作业布置练习册9.9+一课一练9.9 预设(学生回答)1、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2、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问题研究方法预设(学生回答)(1)(2)(3)(4)预设(学生回答)联系: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乘方的积预设(学生回答)生:学生动手完成验证,并请同学进行汇报验证:因为,左边右边所以,左边右边,结论得证.学生记笔记预设(学生回答)解:(1)(2)(3)(4)(5)预设(学生回答)(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预设(学生回答)解:(1)(2)(3)预设(学生回答)混合运算的步骤Step1:定号Step2:幂的运算Step3:整式的加减解:(1)(2)预设(学生回答)解(1)3;2(2)9;4(3)预设(学生回答)1、、2、因为,所以,原式当n为偶数时,原式当n为奇数时,原式3、因为,所以,4、原式 复习幂的运算性质及探究方法,为本节课探究积的乘方做铺垫.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问题方法,加深对法则的理解根据观察猜想结论通过验证猜想的成立过程,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同时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记忆法则归纳, 形成知识体系.例1的第⑴、⑵题是对积的乘方的法则的直接运用,结合法则来叙述计算过程,以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第⑶、⑷小题是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两个知识点的运用.通过例题感受幂的三个运算性质的区别和联系,并巩固法则的运用.运算顺序步骤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运算正确率.熟练运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并能够对法则进行逆运用.加深对法则逆运用的理解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