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化学
第九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
2.健身者在没有其他辅助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C.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锤头的惯性
D.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所受的力也就越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没有惯性
6.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转动细线,使橡皮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 )
A.受平衡力作用
B.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只受两个力
D.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状态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7.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司机踩刹车后,汽车缓缓停止,停下来的原因是 ( )
A.受到了阻力作用 B.阻力大于惯性
C.阻力越来越大 D.惯性越来越小
8.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所示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
9.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ρ物>ρ空气),则掉出的物体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继续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 N、FQ=3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12.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加满油后的战机的惯性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加油前战机的惯性.
13.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若此时小车突然刹车减速,烧杯中的水面应是图 (选填“乙”或“丙”)中的形状,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 (选填“水”或“烧杯”)具有惯性.
14.鸡蛋由蛋黄、蛋清和蛋壳组成,小华将放置在光滑桌面上的生鸡蛋旋转起来,再用手指压蛋壳,蛋壳就停止了旋转,立即松开手指,发现蛋壳又旋转起来.阻止蛋壳旋转的力是手对蛋壳 的 力,蛋壳能停止旋转说明力可以 .松手后蛋壳又旋转起来,这是由于 .
15.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30 N,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用5 N的水平推力来推物体,但没有推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用10 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方向上拉着物体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水平向 .
三、解答题(共44分)
16.(2分)如图所示,一重物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作出拉力F的示意图.
17.(2分)如图所示,轻拉弹簧,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18.(14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问题: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4)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19.(14分)小明在观看冰壶比赛时猜想:如图果水平冰面足够光滑,冰壶会永远运动下去.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他的猜想.
(1)在实验过程中,小明需将同一小车从斜面的 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使小车到达水平支持面的速度大小 .
(2)必须保证小车在水平支持面上运动,这是为了让小车在竖直方向所受 力和 力相平衡,从而只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实验中同一小车在玻璃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小车在三个表面上受到的阻力不同是由 不同引起的.
(4)假设水平支持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在水平支持面上做 运动.
20.(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失重现象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下降状态,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图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底面的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底面上,然后站上体重秤,在电梯向下运行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小明的实际质量为60 kg,g取10 N/kg).
课后小明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可能为零,此时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1)电梯静止时,小明对秤台的压力是 N.
(2)小明在 时间段内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是 N.
(3)小明处于失重状态时,秤台对小明的支持力与小明的重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4)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 (填序号).
①质量为零
②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③重力为零
(5)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完全失重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和细线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答案
自我综合评价(四)
1.C
2.A 图A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图A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故A符合题意.
3.D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故B正确;锤头与锤柄原来都向下运动,锤柄撞在硬物上停止了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这一过程是利用锤头的惯性,故C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因此,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也有惯性,故D错误.
4.D 速度大的物体其受力不一定大,故A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5.C
6.C 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橡皮的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橡皮受非平衡力作用,故A、B错误;忽略空气阻力,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共两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橡皮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它具有惯性,故D错误.
7.A 司机踩刹车后,汽车缓缓停止,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惯性不是力,不能与阻力比较;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速度大小无关,只与质量有关.
8.D 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雪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9.A
10.D 物体P、Q分别在FP=5 N、FQ=3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P、Q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5 N、3 N.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故D选项正确.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P受到的摩擦力大,可能是因为桌面M比桌面N粗糙,也可能是因为P的质量大,重力大,对桌面的压力大,故A、C选项错误.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选项错误.
11.(a) (b)
12.大于 由于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加满油后的战机质量增大,所以加满油后的战机的惯性大于加油前战机的惯性.
13.匀速 丙 水 图甲中水面水平,因此水、烧杯和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突然刹车减速,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向右倾,应是图丙的形状;作出以上判断的依据是水具有惯性.
14.摩擦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蛋清和蛋黄具有惯性
15.0 5 10 西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以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6.如图图所示
17.如图图所示
18.(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拉力 重力 拉力
(3)B、A、C 摩擦力
(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19.(1)同一 相等 (2)重 支持
(3)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匀速直线
20.(1)600 (2)0~t1 450
(3)不是 (4)②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