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遗址,位于下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某班的同学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绘制了一张表格。该原始人群是( )
原始人群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据如图提示可知,描述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人 D.禹部落居民
4.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下图所示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制衣服,那么可以推测其最有可能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
5.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士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 B.长江上游 C.黄河中游 D.珠江流域
6.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距今11000﹣9000年,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火塘、墓葬等,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动物遗骸,鉴定出了粟(如图所示)和黍两种栽培谷物。据此,可以推断当时东胡林居民的生活状况是( )
A.采集狩猎向农耕定居的过渡
B.使用旧石器并建立城邦国家
C.制定“夏历”指导农业生产
D.与“诸夏”长期交往并交融
7.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些米粒,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
A.窑洞 B.半地穴式房子 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
8.河姆渡、半坡遗址都是处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种植 D.邻近大河,便于生活取水
9.“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的是( )
A.尧 B.黄帝 C.舜 D.炎帝
10.史书记载,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
11.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B.发明纺织,制作乐器琴瑟
C.建造宫室,创造文字,制作音律 D.制作陶器,教人们交换物品
12.假设河姆渡居民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集市贸易,那么市场上最有可能见到的农作物应该是( )
A.粟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13.传说黄帝会穿井、造船、做弓箭、制衣裳等,这些传说 ( )
A.真实可靠,《史记》有相关记载
B.仅为神话,没有任何研究价值
C.基本可信,是研究黄帝的第一手史料
D.口耳相传,侧面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14.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15.如图是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的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元谋人( )
距今的时间 B.行走的状态 C.生产的状况 D.居住的情况
非选择题(55分)
1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将河姆渡人、元谋人、半坡人、北京人填到下面对应的横线上。(8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顶洞人较北京人的进步之处。(10分)
17.“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是人们永恒的理想追求和向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13分)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居住图一、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请说明出现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积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治理水患就是改造自然的重要表现之一。请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水患成功的一例,并说明采取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水患?(4分)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1分)
18.历史遗迹将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12分)
(1)如果想实地参观上面四个遗址,应分别去哪些省市?(4分)
(2)图三和图四是我国农耕时代的遗址代表,在这两个博物馆参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房屋样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分)
(3)依据图片中的遗址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重大的进步?(2分)
(4)历史遗迹是人类宝贵财富,请你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提一点建议。(2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你排列出这四个人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4分)
(2)请写出一位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他们曾在何处相互“展开攻伐” (4分)
(3)图(b)、图(c)、图(d)这三位部落联盟首领都是被推举出来的,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4)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5DBBCA 6-10ADCDC 11-15CBDDA
16、.(1)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2)从体态上来说,北京人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在工具制造方面,北京人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虽然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在获取食物方面,北京人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生,山顶洞人除了采集、狩猎之外,还会捕鱼;在用火方面,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和长时间保存火种,而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此外,山顶洞人还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17、(1)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的是半坡人,住在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人。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
(2)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或:社会的进步。)
(3)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4)例如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18、(1)图一:云南省元谋县;图二:北京周口店;图三:浙江余姚;图四:陕西西安。
(2)农作物:水稻、粟; 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因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为了适应环境,其房屋构造就不相同。
(3)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出现。
(4)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采取适当举措进行保护等。
19.(1)黄帝、尧、舜、禹。
(2)炎帝。阪泉。
(3)德才兼备。
(4)启示: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