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教案】语文一轮 应用文规范:辩论稿+备考主题:自我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5.9【教案】语文一轮 应用文规范:辩论稿+备考主题:自我与环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08: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系列写作九 应用文规范:辩论稿+备考主题:自我与环境
【结构图解】
由流程可见,高考考查的,可以是“陈词阶段”和“总结阶段”的正方、反方陈词。“陈词阶段”一辩发言格式如下:
题目(表明论点),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某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
其次,……
再次,……
……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为“……”。谢谢大家!
写作时对称呼等可做变通,正文直接从“我方观点是……”开始就可以。
“总结阶段”四辩发言格式如下:
题目(表明论点)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们与对方的以下几种观点有根本上的分歧:
第一,……
第二,……
第三,……
……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为“……”。谢谢大家!
分条陈述时(第一、第二、第三……),一般要针对对方观点的漏洞进行驳斥。
【佳作印证】
女排精神——用实力说话
——正方一辩陈词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是“女排精神靠实力”。(1)
(1)直入辩题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夺冠,这是38年来中国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现,这一切都源于强劲的实力。
何为实力?我想借用中国人大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的话做说明:“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指国家GDP、硬件设施等,而文明、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在这里,实力的含义同样适用于女排精神,它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而凝聚成的一种精神。(2)
(2)具体解释“实力”,引出两个分论点。
女排胜利源自强大的硬实力。(3)
(3)陈述第一个分论点。
这种实力自然指的是过硬的技术。中国女排的阵营里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主攻手,同时也拥有最好的一传、二传、接应和自由人。她们都拥有过硬的团体战术和个人技术,这是她们可以连克强敌的根本。倘若女排的姑娘们技术素质差,纵使再强大的意志也无法在强敌如林的系列赛中连续取胜。试问,谁不想为国争光?谁不想在赛场夺冠?若没有过硬技术的实力加持,止步于想,只能在赛场上一次次铩羽而归,屡战屡败。正如郎平所言:“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硬实力给了女排在赛场上克敌夺冠的强大保障,软实力则给了她们不竭的精神力量。(4)
(4)过渡简洁有力,引入第二个分论点。
这种软实力就是女排38年来的自信。这种自信是直面强敌的果敢,是失败时永不止步的拼搏,是胜利时善于自省的砥砺。那一次次扣球后的低吼,发球时的坚毅眼神,无不展现了女排的自信。这种软实力成就了她们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也陪伴她们走过黯淡无光的艰难岁月。无论是鲜花掌声萦绕,还是质疑批评不断,因为有自信的精神,中国女排常青不败,女排精神赓续不息。
没有了硬实力,在赛场上一打就垮;而没有了软实力,则会不打自垮。若中国女排没有每天长达十个小时的坚持训练,就不会拥有过硬的技术;若没有不懈的坚持与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就不会有夺冠的机会。软硬相济,铸就女排辉煌。(5)
(5)总结两个分论点。
综上所述,女排的成功源于实力,技术的硬实力和心理的软实力铸就了中国女排。所以我的观点是——女排精神,用实力说话。(6)
(6)重申观点。
我的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7)
(7)格式正确。
网络语言利大于弊  
——四辩总结陈词
各位同学:
我方观点是“网络语言利大于弊”。下面由我来进行总结陈词。(1)
(1)直入辩题,明确观点。
本场辩论中,对方辩友自始至终都认为:网络语言过于粗鄙,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种侵害,是一种污蔑。一句广告词说得好:“酒不会犯错,但人会。车不会犯错,但人会。”如果一位学富五车的教授去使用网络语言,那他会脏话连篇吗?所以,如何去使用网络语言取决于人,人的使用不当永远不是网络语言的错误。(2)
(2)抓住对方观点漏洞,运用引证法与假设法予以反驳。
对方辩友还认为:如果没有枪,枪就不会伤人。难道走路会跌倒,人就要脚不触地吗?而且,正因为枪会伤人,我们才要管制它。网络语言使用不当,会造成伤害别人、语意模糊等种种恶果。所以,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合理使用网络语言。(3)
(3)继续抓住对方辩论中的漏洞予以反驳。
我方辩友提到了网络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特点,为什么你们总是视而不见?另外,网络语言追求简洁、标榜个性的特点,不正符合当今社会的特点吗?试想一下,当你面对一款又肥又大又不合身的旧款衣物和一款又轻又小很合身的新款衣物,你会像现在这么执着地选择旧的吗?如果你的网友们不约而同地使用了那些时髦的网络语言,而你还在规规矩矩地使用书面语言,那你就会因不合群而遭到排斥。所以网络语言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对于喜欢标新立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也需要一个能够令自己的想象力尽情发挥的平台呀!他们也需要一种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交流方式呀!他们对网络语言的强烈需求也就证明了网络语言的正确性与合理性。(4)
(4)运用类比方法反驳对方。
对方辩友认为网络语言会产生代沟,那是对我方观点的曲解。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网民应运而生的语言。我们并没有说要让所有人使用网络语言,那些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使用它就足矣。难道我们的家长说地地道道的方言,就不会与子女产生代沟吗?凡事都不能停滞不前,为数不少的网络语言赋予了汉字新的含义,这难道不是汉语的发展与进步吗?也许,网络语言会带动书面语言大步前进,碰撞出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文化。(5)
(5)继续抓住对方观点反驳。
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存在缺点与不足,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因噎废食只是下下策。今天我们这番唇枪舌剑,只不过是为了发现问题。令辩友们欣喜的是,我们发现了问题。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解决问题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们不会抛弃一个还不会走路的襁褓中的婴儿,因为他终究会走,终究会跑。我们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创造一个支点,想办法撬起一个地球,让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让点点纤尘织就高山。(6)
(6)辩证分析,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我的总结陈词结束,谢谢大家。(7)
(7)格式正确。
【高分须知】
1.辩论稿要以理服人,因此,观点要正确,材料要典型,而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论述关系要严密,这样才能把道理讲透彻,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2.辩论不仅要宣传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既要辩说,又要论述,因此,不能只顾自己说自己的,还要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别人哪个看法不对,哪个材料错了,哪个地方论述有漏洞,这些都要抓住,在自己的辩论稿中加以揭露和批驳,这样,辩论稿便有论辩性了。论辩性是辩论稿的力量的表现。
3.辩论稿不只是写出来给人看的,而且是讲出来给人听的。所以,为了使人听得懂,就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偏僻的词,碰上一些同音易混的词,还要进行更换。总之,一切从听众出发,写的辩论稿便自然让人听得清、听得懂了。
【备考理由】素养要求 每一个自我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世界的态度、对人生的规划和对理想的追逐……外部环境,如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甚至整个时代都是与自我相对的存在。认识自我,认清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确看待个人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高考关联 “自我与环境”这一主题一直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如2021年北京卷作文题(1)“论生逢其时”,2020年浙江卷作文题“个人理想与家庭、社会预期的落差”、北京卷作文题(1)“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江苏卷作文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需要与被需要”等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该主题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2.物质越丰裕,我要的却越少;许多人想登上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
——奥黛丽·赫本
3.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陈继儒《小窗幽记》
4.每个人对于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都不同,而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时尚反而会更加容易迷失自己对于时尚的理解。可以说在面对时尚这一概念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同的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候一定要坚信自己对待时尚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才是真正的时尚。
——《新华网评》
5.人不应只等待着命运的主宰,而应学会做命运、做生活的主人。“君子使物”是物尽其用,使君子品性等各方面更趋于完善,这无疑是合理的,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但另外一方面,习惯于强调人是物的主人,而忽视了物对人的制约,忽视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便会陷于虚妄之中了。一分为二地说,人应有支配、掌控事物的能力,能善于使物;与此同时,也应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此乃人与物相处的辩证之道,从而达到物与我的统一。
——《人民日报》
[活素材]
1.叶嘉莹:愿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
叶嘉莹成长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她的父亲与家人聚少离多,后来甚至失去了联系,母亲也在她17岁时因病去世。她52岁时,大女儿与女婿在一场车祸中同时罹难。叶嘉莹的一生历经磨难,少有安稳的日子,但她在困境中越发坚强。在绝境中,她选择用诗词和教书来过活。1966年,她出国教书。后来,为了让中国的诗歌文化发扬光大,她放弃了国外大学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连续担任多个大学的教学工作,争取利用一切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文化。“我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叶落归根,叶嘉莹求的不是安定,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叶嘉莹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仍加大了在祖国各地讲学的频率。她说,自己要做的,是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
2.“抖音之父”张一鸣:不纠结
2020年的夏天,抖音海外版 TikTok 遭到美国政府的封杀威胁一事,让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 TikTok 的掌舵人张一鸣身上。尽管 TikTok 在美国遇挫,张一鸣对 TikTok 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张一鸣是一个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纠结,他知道自己想进的学校是一所离家远、靠海、冬天会下雪的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南开大学。因为分数不够高,他被调剂到微电子专业,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对计算机更感兴趣,所以决定换专业,去学软件工程专业。他渴望卓越,所以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简介栏当中写下:“逃逸平庸的重力。”在成长的路上,他一直认清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奋力前行。这种思维方式也体现在他创建与经营今日头条、抖音时所进行的一次次决策中:迅速抓住事情的本质,选好参考维度,并通过“最优算法”实现目标,不回头,不纠结,向前看。
3.露易丝·格丽克:在诗歌创作中自我审视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因为“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格丽克儿时受家庭影响,试图通过控制饮食来建设一个可信的自我,这导致她16岁时患上神经性厌食症。之后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心理治疗成为她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成了她创作的契机。“心理分析教会我思考,教会我用我的思想倾向去反对我的想法中清晰表达出来的部分,教我使用怀疑法去检查我自己的话,发现(自己表达中下意识地)躲避和删除(的部分)。”格丽克在自我审视中进行诗歌创作,又在诗歌创作中得以自我治愈。
如果格丽克的童年是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今天这样一位诗人。正如她本人所说,作家的根本体验是无助,创作不是一路高歌、得心应手,更不是单纯的个性倾泻。大多数作家的时间消耗在种种折磨之中,终其一生都在等待那一个念头的召唤。
【立意构思】
立意1:认识自我,找准人生定位
构思 确立中心论点“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角色”,设置三个分论点“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需求”“努力寻找自我与社会的交点,定位人生”,层层深入进行论述
选材 老子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鲁迅、黄文秀、钟芳蓉等人物素材
立意2:把握自我与时代的节奏
构思 提出“弦声相和,共奏时代绝响”的观点,开篇先描述当下是一个包容的、开放的时代,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从“与时代同频共振”和“在时代中坚守自我”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尾合并总结,再次强调论点“或同频、或坚守,以我们的节奏共同奏出时代绝响”
选材 李子柒、阿木爷爷,华为“天才少年”张霁、曹原
立意3:处理好自我与集体的关系
构思 开篇提出论点“星光汇聚,银河奔流”,辨析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依次论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许多成就来自集体的力量”“集体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其中每一个人的付出”;结尾升华主题“每一颗星星闪耀,才有璀璨星空;星光汇聚,才有银河奔流”
选材 航天科技“北斗”团队、中国女排、鲁迅言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