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用文规范:读(观)后感+备考主题:时代风采
【结构图解】
【佳作印证】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
(1)标题点明观后感。
2019·黑龙江考生
100年前,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了。(2)
(2)对五四运动及其意义进行概述。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五四”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3)
(3)点明观后的“感点”。
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五四运动以来,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都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富创新精神的力量。(4)
(4)明确“五四”精神的第一层含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尤其是21世纪对青年一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的创新体系。(5)
(5)从“为什么”需要创新精神的角度论述。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创新不是在沙上建塔,也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走在时代前列。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珍惜宝贵年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打开广阔的空间,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6)
(6)理论分析怎样发扬创新精神。
同时发扬“五四”精神,也就是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但时至今日,爱国主义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也不能动辄就叫“打”。当北约炸弹“误中”我驻南大使馆时,当美国虫子侦察机公然闯入我领空并撞毁我军战斗机时,当我海军防空兵王伟经多方寻救,后被确认牺牲时,在你心中升起的难道仅仅只是愤怒吗?我想,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技振兴祖国,才能震慑他国。一个21世纪的中学生必须是一个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7)
(7)运用事实论据论证“五四”精神的第二层含义:爱国主义传统。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当在了解中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展现21世纪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
(8)点明身份,明确任务。
“五四”精神必将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高分须知】
力避“三大误区”
误区1:简单摘抄——摘抄大量句段,只抄不“感”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专属笔记本,上面摘抄了大量动人的好词佳句。摘抄的方式固然有助于学习积累,但“只抄不感”“只抄不练”却不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如同仅仅从别人那里买来了食材摆到了桌上,没有经过自己的烹饪,它们也不会变成一桌美味佳肴。
误区2:脱离欣赏对象,放飞自我,自嗨式的“感”
有同学欣赏了一部佳作之后,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写着写着就发散、跑偏,脱离了这部佳作。脱离了对象的读后感和观后感,容易变成一味地抒发情绪,而忽略了真正的文脉思路。
误区3:仅停留在对作品的复述,忽略了更深层面的探讨
读(观)后感与复述的最大区别在于:既要体现“读”和“观”的过程,又要注重“感”。在欣赏之后,若没有自己的见解,那么就仅仅停留在信息“输入”的阶段,缺乏有效的“输出”,做不到真正的积累、思考。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时代风采是一个时代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形象特质的合称,它是国家发展成果的呈现,时代人物风采的展现,更是激励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新时代青年理应熟悉当下时代丰富多彩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时代发展面临的问题,理性认识自我与社会、国家、时代的关系,并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展望未来
高考关联 “时代风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热衷考查的主题。譬如2019年北京卷作文题(2)“2019的色彩”,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用关键词读懂中国”、北京卷作文题(2)“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江苏卷作文题“车与时代发展、观念变迁”等都带有显著的时代印记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生命像块铁,越是敲打,就越能迸发火花。成长如登山,冲顶越难,就越能收获美景。在最好的年华,最佳的打开方式就是向着梦想奋力登攀;身处最好的时代,最大的珍惜就是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民日报》
2.过去的,不会白白过去,将积淀成再次出发的动力与能量;即将到来的,也不足畏惧,因为我们有过众志成城的凯旋。诗与远方,有时并不遥远,就在身边;有时也不在地平线那端,就在我们坚实站立的脚下的大地。
——《中国妇女报》
3.汇入江海,涓滴才能永不干涸;融入时代,人生自有无限精彩。新征程,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新征程。
——《新华社》
4.回望过去一年共同度过的分秒点滴,一幕幕画面依旧令人心潮澎湃:八方星夜驰援武汉的那一天,机器重新轰鸣起来的那一天,大街小市重回烟火人间的那一天,抗疫英雄们庄重步入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天,“天问一号”脱离地心引力奔向苍穹的那一天,最后一批贫困县宣布“摘帽”的那一天……它们都是最令人动容、最值得自豪、最应当铭记的“中国一天”!
——《中央电视台》
5.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且看,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一线,“90后”“00后”顶了上去、扛了下来,让人看到了中国社会的青春活力——“前浪”看“后浪”,“后浪”照样可期!
——《中央电视台》
[活素材]
1.非遗传承人赵红育
赵红育,1973年开始学习刺绣,至今已经有40多年。“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不容易。干这行,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赵红育作为锡绣第四代传人,15岁走进锡绣艺术大门,21岁进研究所独立创作。40多年丝线相伴的日子,令她难以割舍。
技艺高超:全面地继承、掌握了传统刺绣的各种技艺技法。在刺绣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最擅长其首创的“双面精微绣”。精微绣画面形象虽只有寸马豆人,细若蝇毫,但是眉眼却清晰可见,还带着生动的表情,在全国刺绣行业中独树一帜。
荣誉:2008年无锡精微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赵红育被文化部授予该项目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创新:1982年,赵红育创作了第一幅双面精微绣《寿星图》,在5厘米高的寿星袍服上绣了100多个不同字体的寿字,且正反两面完全一样,打破了以往锡绣单面绣的传统方式,不失为对锡绣的一次创新。
文化传承: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绣品实用功能的消退,机绣、电脑绣的出现,无锡刺绣业陷入萎缩。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赵红育的事业也陷入了低谷,她所在的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发不出工资,她也差点半途而废。但她最后还是舍不得这份手艺,选择了继续坚守。一幅精微绣作品往往要花费数月时间,精品则要几年。精微绣艺术水平高,技艺难度大,要求绣工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而真正培养一位大师则需要二三十年,锡绣艺人已屈指可数。赵红育的儿媳在继承精微绣家族事业的基础上,正在结合新技术与赵红育一起摸索无锡精微绣发展的新道路。
勇于否定自己:赵红育在设计、绣制双面异色异图声光精微绣《百鸟朝凤》时,大胆地在凤尾羽毛和仕女冠冕上,分别绣嵌上发光二极管,通电后,凤羽和花冠就会闪闪发光,十分新奇。1990年、1991年,该作品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和江苏省第七届轻工业优秀作品评比“优秀新产品奖”。但赵红育并未因获奖而沾沾自喜。她冷静地回头审视,觉得声光电虽然新奇、热闹,却掩盖了刺绣作品最本质的光华,有喧宾夺主之嫌。刺绣作品珍贵点之一就是材质美。蚕丝独特的折射光是刺绣品独具魅力、最为迷人之所在。人为光电的运用,恰恰削减了蚕丝所蕴含的内在韵味。创新不易,否定自我更难,赵红育毅然决然做了舍弃。
2.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用实际行动成为“耶鲁哥”
秦玥飞拥有着令众人羡慕的耶鲁大学双学士学位,但他却放弃了高薪职业,选择成为村官,一心研究自己的“黑土麦田公益”,成了湖南省最受欢迎的大学生村官。活着的价值不仅在于自己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更在于给社会带来了多少希望。人的价值不仅在高楼大厦,更在山间田垄中。
3.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1959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直至临终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他的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立意构思】
立意1:我辈青年生活在美好的时代,要为时代增添光彩
构思 写记叙文,用蒙太奇的手法架构文章。①题记——生活在美好的时代,幸福无比。②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③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新时代青年,要接过画笔,描绘更美好的时代画卷
选材 抗疫英雄、脱贫攻坚楷模,身边“小人物”(譬如快递小哥)的故事
立意2:时代发展与你我每一个人都相关
构思 写议论文。首先提出“脚踏时代巨浪,肩挑世纪大梁”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式结构,设置两个分论点“做时代的参与者”“做时代的领跑者”;最后总结上文,深化主题——时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选材 名言素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物素材——中国最年轻的5G开拓者申怡飞、大国工匠陈行行
立意3:在生活细小的变化中体悟时代发展
构思 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着眼于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人或事,如家用电器、出行代步工具等的改变,长辈与自己生活观念的差异等,抒发个人对时代发展的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