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教案】语文一轮 快速阅卷关注点:开篇+备考主题:改革创新

文档属性

名称 5.13【教案】语文一轮 快速阅卷关注点:开篇+备考主题:改革创新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08: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快速阅卷关注点:开篇+备考主题:改革创新
即在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立意,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彰显文章的题旨,使读者对自己的行文意图有所洞彻。
[佳作印证]
风雨如晦,星火初燃。一百年来,那艘红船在历史的长河中乘风破浪,从启航南湖到饮马长江,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在“可为”中走向“有为”,在历史大潮中擘画着中国革命发展的行舟图。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少年可为,必将有为。 (2021年全国卷Ⅱ《少年可为,必将有为》)
[通技法] “开门见山,直奔观点”的方式有多种,或直接亮出观点,或阐发概念释题,或简述材料入题,或剖析现象破题,或对比亮出主题,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开门见山,直奔观点”是指要在第一时间亮出自己的观点、态度,强调直接性,但又不意味着说“口水话”。事实上,越是开篇越要讲究语言的精当、精练、精致,不要让自己的语言过于直白随意。
借助《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开头,既能迅速地切入主题,又能营造氛围,紧紧地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目光。但运用“比兴开头”法,要注意起兴之物必须与“所咏之辞(观点)”有内在的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佳作印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辈躬逢盛世,当学高身正,修己明德,立可为之志,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2021年全国卷Ⅱ《立可为之志,做有为青年》)
[通技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这里所说的“他物”并非与所咏之物无关,相反,二者之间应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作者常常要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写起,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无所不包,化理为形,用形象包蕴思想,同时又大于思想。它们或增强画面感,给读者以自由联想的空间;或将哲理具体化,化难为易;或几个画面交替出现,气势不凡……使人口若含饴,回味无穷。
运用“比兴开头”法,一方面要注意起兴之物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没有逻辑或是强加逻辑都可能产生“虚假文采”的败笔;另一方面要注意比兴手法往往需要优美的语言,干枯的语言、苍白的表达往往与比兴的手法不协调。
如果想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可在文章开头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引人遐想,启人深思。
[佳作印证]
经常想到自己拥有什么,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到自己没有什么,这就是不知足、不满足。不知足、不满足,就会去进取、追求。人生就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何以言之?
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知足和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江西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通技法] 设疑方式有三种,一是且问且答,引发阅卷老师关注;二是提出疑问,在下文或文章结尾作出解答,前后呼应,首尾贯串;三是采用反问,既问亦答,引发对方思考,同时又点明文章主旨。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让问句巧妙融入各种句式中。在开头设疑,必须要有可疑之处,不管在行文中答与不答,考生都要对疑问处有自己的思考。
开头或引用名言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等。作文开头以此来引出话题,常使文章有一种理直气壮之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从而使文章中闪烁一种理性的光芒。
[佳作印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征程,直至今日,我们生逢其时,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可为的机会比比皆是。是故君子行道,必须抓住可为条件,创造可为条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须利用可为条件,思考在可为环境下能有何为,明确可为中能通向有为的道路,进而奋发而至有为。
(2021年全国卷Ⅱ《时代可为,少年有为》)
[通技法] 写作时注意:
1.使用引用开头,可以直接引用诗词名言等,然后对它作出阐释;也可以间接引用,只概括出大意,不用引号标记。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化用,都要注意使用的诗文名言等与作文主题之间的关联,要有警醒或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用。
2.无论是否同意引语的观点,引用后一般要说出自己的看法,万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
3.引用语不宜太长,否则,容易给人无主见之感。
4.引用要正确,切忌张冠李戴,出现知识性错误。
如果你想用文采飞扬的语言创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排比修辞,使语言如珍珠美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佳作印证]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青春到白发是“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担当;科技报国,一心为中国梦奋斗,是黄大年的担当;禾下乘凉,为国家粮食安全而奋斗,是袁隆平的担当;历经千帆苦,努力可为,终有所获是有“当代宋濂”美誉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担当……青年一代,欣逢盛世,在广阔天地间大有可为。这个时代正在奖励积极有为的人,作为时代青年应当以凌云之志、难凉热血积极“有为”。吾辈青年更应当承其志,发其光,立可为之志,敢于为梦想而奋斗。
(2021年全国卷Ⅱ《立可为之志,做有为青年》)
[通技法] 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开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武器”,但要打造出精品语段却绝非易事。句式选择上要追求丰富,讲究变化,多用长句或变式句;就词语选用而言,词语要贴切,要符合语境,力求新颖,最好能够音韵和谐,切忌流于浅显和庸俗。
【高分须知】
一、高分开头的特点
1.“明”。梁启超说过:“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对考场作文而言,开头必须紧扣论题展开论述,开篇就要亮明中心论点。
2.“简”。即语言文字要简约,精巧,不拖沓,最好是开门见山,一般字数控制在150字以下。最好三五句话成段,明确提出观点。
3.“美”。文章开头的美是指要有一定的文采、思想或是技巧,能引人注目,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可以多用比喻、类比、排比、引用等导入话题,精准评议,引出论点。
二、高分开头的原则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抄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成为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也就是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材料进行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议”——分析材料,突出论点
“议”,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入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准确,切合论点,纲举目张。注重事理,语言精要。“议”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点明标题
“提”,就是在分析材料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成绩斐然。而我们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工作,没有哪一项是靠老观念、老办法就能轻松完成的,必须因时因势、识变应变,用系统的思维研究问题,从创新的视角看待问题,用改革的手段解决问题。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
高考关联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挑战,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最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群体,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必然会涉及改革创新。譬如2018年全国卷Ⅲ作文题“改革开放三部曲”、浙江卷作文题“浙江精神”都体现着对这一主题的考查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掌握新技术,要善于领悟,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
2.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习近平
3.企业一旦站立到创新的浪尖上,维持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持续创新。
——张瑞敏
4.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徐悲鸿
5.中国通过自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而不靠买别人的技术,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世界的尊重。
——董明珠
[活素材]
1.《唐宫夜宴》再现大唐之美
2021年春晚,河南卫视以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惊艳四方,该舞蹈视频在网络上的播放量已达千万级别,更有网友直呼“太好看”,《唐宫夜宴》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话题。
曾几何时,传统文化传播式微,如此突然峰回路转、接二连三地破圈而出,让人为之惊叹,更令人振奋和欣慰。很大程度上,舞蹈《唐宫夜宴》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近年来,央视推出一系列文化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诗词、文物、典籍,无一不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照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以现代科技之新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2.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是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科技企业之一。其推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新闻推荐引擎产品——今日头条,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阅读模式,使今日头条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新闻软件。
之后,字节跳动又把短视频搬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也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和图片信息为主的搜索、营销模式,使抖音成了人们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平台。短视频的火爆,使字节跳动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时,促进了更多直播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3.共享单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城市中的短距出行成了大众的困扰。于是,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有些运营商使用封闭式轴传动取代了传统的链条传动,避免了掉链子和意外卷进衣服的尴尬。有些企业采用实心内胎加防爆层设计,在免维护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骑行过程中的颠簸。这些措施使得许多年没有太大变化的自行车行业完成了科技创新的升级改造,也方便了人们短距离出行。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与发展,中国的共享经济时代拉开了序幕,其也被人们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立意构思】
立意1: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构思 提出“改革创新助力国家发展”的观点,以时间为线索,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种种改革举措及其成果,展现我国不断前进的昂扬姿态,从而肯定改革创新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选材 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深化改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推动科技创新
立意2:要勇于否定权威,敢于开创新路
构思 中心论点——“勇于突破,决胜未来”,设置三个分论点——“打破常规觅新路”“敢为人先启新程”“改革创新见未来”,结尾总结,深化主题,强调改革创新所需要的精神品质及其深远影响
选材 申纪兰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肖扬推进司法改革、潘建伟创新量子信息研究
立意3: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创新
构思 提出观点“要正确认识改革与创新”,主体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先列举正面事例,肯定正确改革、勇于创新,再举反例,否定盲目的“改”、盲目的“创”,最后强调改革与创新都不是凭空发生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让改革创新继续引领我们前行
选材 正面事例——改革开放、港珠澳大桥、王珮瑜创新京剧表演形式,反面事例——上海交大博士夫妻创作“公式相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