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快速阅卷关注点:主体段+备考主题:人文情怀
常规式标准议论段是主体议论段最基本的写法,段落依次由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等五种不同功能的句子组成,一个议论段其实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
(1)观点句:放在段首,紧扣总论,准确鲜明。
(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阐述并丰富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3)材料句: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
(4)分析句:结合材料,就事论理,对事实进行剖析。
(5)结论句:归纳结论,回应段首观点句,由个别到一般。
[佳作印证]
生而为强者,理应不以强喜,自强不息,不滥用其强。(观点句)有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么强者既已为强,又何必要自强呢?毛主席曾道: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阐释句)由此观之,自强是必要的,尤其对于强者来说。生而为强者,更容易被自身迷惑,从而孤芳自赏,自高自大,滥用其强,终至失其所强。纵观历史,我们皆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何其强大,然最终也不过十余载就灭亡,这是为何?(材料句)生而为强,不自强反而滥用其强,贪图享乐,奢侈骄纵,又如何能长久?(分析句)是以强者不以强喜,方可至强。(结论句)
(2021年新高考卷Ⅰ《不以强喜,不以弱悲》)
增强式标准议论段是相对常规式标准议论段而言的,常规式标准议论段通常是一则材料+一则分析,而增强式标准议论段则是两则材料+两则分析,或者更多。
其结构形式: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1+分析句1+材料句2+分析句2+结论句
[佳作印证]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1)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1)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三根手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2)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2)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铺排式标准议论段,其实就是利用铺排的手段叙述事例,组织论据,这是许多有经验的考生常用的方法。它不同于常规式只用一则材料,而是铺叙多则材料;也不同于增强式,增强式多则材料分开叙述,分开分析,而铺排式是三则或三则以上材料构成排比,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议论。 其结构形式:观点句+阐释句+排比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佳作印证]
左拉说:“世界的存在,就是以爱为养料。”爱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创造奇迹。(观点句)爱祖国,爱父母,爱苍生,因为有爱,平凡的人也迸发扛鼎之力。(阐释句)44岁的苏以彬为了女儿关掉餐馆,与女儿一起备考高考,成为学霸的同时也修复了父女关系;韦慧娟背瘫痪儿子上学13年,孩子成绩优异,知恩图报;54岁的朱家谷夫妇10年收900万个塑料瓶供儿子出国留学,孩子已学成归来。(排比材料句)正是父母的大爱让孩子们有了飞翔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也因为这份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充满人情的温暖,让我们在这个冷漠的社会有了更多热泪盈眶的机会。(分析句)爱改变了你我,改变了世界,有爱就有力量。(结论句)
对比式标准议论段,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选择材料,叙述论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议论。这种构段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正反对比论证。
其结构形式:观点句+阐释句+正面材料句+分析句+反面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佳作印证]
沉稳从难而来。(观点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阐释句)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正面材料句)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分析句)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之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反面材料句)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分析句)所以,年轻人要勇于面对磨难,临危不惧,居安思危,在磨难中历练沉稳。 (结论句)
融合是指材料和分析高度融合,难分彼此。有一些事例众所周知,用不着专门叙述,用这样的材料做论据,就可以省去对材料的叙述,而以分析代替叙述,将材料和分析融为一体,以增强议论的重量。
其结构形式: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分析融合句+结论句
[佳作印证]
学习和成长都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观点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阐释句)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材料、分析融合句)所以我们要摈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确立勤学苦练、积少成多的人生态度。(结论句)
简化式实际是省略阐释句和结论句的标准议论段。
其结构形式: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
[佳作印证]
望未来,行可为之事,成有为之志,我们理应热爱脚下这片土地。(观点句)因为热爱,才有了王进喜以身和泥的无惧生死;因为热爱,才有了王继才此生青春献海岛的寂寞坚守;因为热爱,才有了袁隆平一生守望国家命脉的执着挺膺。(材料句)在民族复兴梦的前路上,艰难险阻、惊涛骇浪在所难免,我辈若能怀赤子之心,热爱不减,必能踏着《行路难》的节拍,迈过黄河与太行,以可为者的奋斗之姿,成有为之志,打造耀眼中国。(分析句)
1.在写作中,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是必有的环节,而阐释句和结论句可以根据需要省略。
2.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论证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
3.一个段落的核心是观点句。第一,从段落意义的角度说,观点句是整个段落主题所在。第二,从写法的角度说,观点句作为段落的起始句,一旦被确定,整个段落就容易完成。
4.阐释句可短可长。阐释句就是专门用于讲道理的。议论文必须议论,也就是必须讲道理。
5.不能没有分析句。分析句与材料句可以分开,也可以融合。没有分析句,就失去了材料与观点的联系。
6.主体段可以凝缩在一个语段中,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小段(最好分解为2~3个语段)。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人文情怀常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追求、维护和关切,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这种情怀,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文情怀,是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观照
高考关联 近年来,人文情怀这一主题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有直接或间接体现,如2018年江苏卷作文题“语言”,意蕴丰富厚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24小时不眠书店”,材料中书店工作人员的行为、语言,折射出人文情怀的光芒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悲悯情怀,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倘若世界上各民族的大多数能有如此情怀,今日之世界不至于动辄血流成河,不至于被恐怖主义的阴云笼罩,不至于让邪恶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并施展它的淫威。
——曹文轩
2.“我们会被时代的浪潮,被这个社会,被不可逆转的命运,往后推得很远”,正因如此,在这个大势所趋的互联网时代,那些“大情怀”与“小心思”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何天平
3.游子的情怀其实就是在漂泊中的一份认同感,是一种对于故乡的感情……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张颐武
[活素材]
1.施一公执掌西湖大学
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辞去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他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西湖大学于2018年正式成立,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施一公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他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施一公称,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他最好的学生、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他,未来想去金融公司工作。施一公希望可以实现他回国的初衷:“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希望自己可以培养出一批胸怀大志而又脚踏实地的人才。”
2.《无问西东》:唯有情怀更绵长
电影《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
作为一部向清华大学校庆献礼的影片,《无问西东》不仅表达了对百年学府的礼赞,更向大学精神、时代精神致敬。该片所展现的几段历史中的人物均有代表意义,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科技高速迅猛发展的当下,主人公身上都承载并延伸着中国知识分子弥足珍贵的高贵品质与家国情怀。这种品质与情怀,是为保卫赖以生存的土地可以奉献生命的觉悟,是为国富民强、民众幸福的理想不惜牺牲小我的自我放逐,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在这种情怀感召下,影片中的吴岭澜选择了弃理从文,终身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道授业解惑;沈光耀选择了正义担当,血洒疆场,为国捐躯;陈鹏选择了善良,为受到伤害的王敏佳托底;张果果选择了同情,为四胞胎慷慨解囊,奔走呼号。他们选择了内心的真实、善良、正义和同情,无问西东,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以最好的青春年华成就了一段段永不褪色的人生传奇。
影片末尾还有一个7分钟的“彩蛋”,这段视频中,梅贻琦、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等近现代历史上如雷贯耳的清华师生和文化名人悉数亮相。这些大师掩映在普通人的故事中,他们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文化,让人读懂了什么是中国风骨。
3.从“墨子”到“九章”:前沿高科技的中华文明情怀表达
2020年,“九章”面世,“嫦娥”落月,“天问”奔火,中国最前沿的高科技成果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而它们响当当的“大名”也是一种对古代先贤的致敬,讲述着中国故事,体现了中华悠久文明。
“取名‘九章’,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介绍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式突破的计算机如何得名时,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如是说。两千年前,中国诞生了《九章算术》这部重要的传统数学著作,它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分数运算法的文献。在为高科技殿堂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冠名时,中国科学家向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被称为“墨子号”,就是特意纪念中国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子。
【立意构思】
立意1: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是非功利的
构思 提出“诗歌塑造人生”的观点,然后分层依次论述诗歌之美、诗歌对人灵魂的塑造、宣扬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最后总结升华主旨,强调文学艺术的非功利性
选材 云南深山中的漭水中学开设诗歌课、叶嘉莹从诗歌中汲取应对人生困厄的力量
立意2: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文的加持
构思 提出“让科技与人文融合生长”的观点;通过举例子、摆现象,说明当下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不利之处,得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结论;随后论述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需要人文的力量,运用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回扣观点,展望未来
选材 正面事例——无健康码通道;反面事例——给小学生戴“监测头环”,给环卫工人戴“监测手环”
立意3:城市建设管理应当加强人文关怀
构思 以“城市管理要加强人文关怀”为中心论点。开篇引入材料并简单评议材料,自然而然地点题——“一座文明的、现代的城市不能缺少人文的温度”;随后从城市管理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城市管理忽视人文关怀的恶果、城市管理如何加强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选材 吴桂春东莞图书馆留言、《人民日报》发文《扫码点餐,不应该是唯一选择》、苏州“文明码”引争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