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教案】语文一轮 快速阅卷关注点:结尾段+备考主题:教育感悟

文档属性

名称 5.15【教案】语文一轮 快速阅卷关注点:结尾段+备考主题:教育感悟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08: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快速阅卷关注点:结尾段+备考主题:教育感悟
[佳作印证]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世人称赞孔子的坚韧说:“知其不可,夫子犹为之。”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里,我们为何不振衣而起,一起踏尽千重浪,不愧万里风?(2021年全国卷Ⅱ《时代可为,少年有为》)
[通技法]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在作文结尾引入古典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歌词等,不仅使行文简洁,收束干脆,而且能丰富思想意蕴,彰显文化素养。用在结尾的名句,或从结构上呼应前文,或从内容上深化主题,或从情节上交代结局,引用不可过长,要达到收束干脆、言简意丰的效果。
[佳作印证]
鲍叔宽容理解,是挚友;知贤善任,是伯乐;忠心报国,是忠臣。鲍叔的这些高贵的品质,对于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了解鲍叔所为,学习鲍叔精神会令我们受益匪浅。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2020年高考河北考生《品鲍叔行为,学鲍叔精神》)
[通技法] 排比就是将语意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推出,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议论文的结尾采用排比,可以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危害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追求议论的全面、深刻,起到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同时,凭借语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佳作印证]
百年奋斗,圆梦正在今朝;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党史文化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是我们当代青年“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的过去”,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我辈“有为”青年已经站在“有为”先辈们的肩膀上,乘着“可为”时代的巨舸,以全新的奋斗之态,勇往直前,将大有作为!
(2021年高考卷Ⅱ《少年可为,必将有为》)
[通技法] 标题、开头提出的观点,经主体部分宕开分析论证之后,在结尾处重申,进行照应式的总结,既收束全文,又强化观点,一举两得。
[佳作印证]
各位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担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同舟共济,开创未来!让我们做和谐世界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世界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世界不同的文明相映生辉!
谢谢大家!
(2020年高考陕西考生《同舟共济,开创未来!》)
[通技法] 倡议书、演讲稿等实用文体,结尾采用呼告的方式,以饱满的激情,向写作对象发出倡议、召唤,以期对方产生情感共鸣,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完成某项使命。写作时要融入热切的情感,以此拉近与倡议、演讲对象的距离,达到预期效果。
[佳作印证]
愿吾辈青年都能写好端正的“人”字,做史怀哲笔下拥有狮子般雄心的年轻人,于风浪中成长,在正道上成才,坚守本心,砥砺前行,用双手去描红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2021年新高考卷Ⅱ《书写精彩人生,描写美好未来》)
[通技法] 一般的议论文结尾部分以及写给长辈的书信(如给功勋人物的慰问信)、观后感(如国庆阅兵观后感)、发言稿等都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联系时代发展、国家需要等,讲述自己的理想、志趣或行为趋向,在文中融入“我”的情感态度,提升境界高度。
1.以上结尾方式可以综合运用,总之,结尾方法万千,不管怎样落笔,都应与正文一脉相成,不可留痕。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2.结尾要克服几个毛病:一是有头无尾,结构残缺。有些同学由于写作速度太慢,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篇,以致有头无尾,结构不完整。二是虎头蛇尾,收束无力。有的作文开头如大河之水,洋洋洒洒,但到结尾却无话可说,草草几句煞尾。三是过分张扬,与文不符。不管什么文章,都借用一些优美的结尾句,结果造成结尾与正文内容、风格不符。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广大考生本来就是受教育的主体,在考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始终伴随着他们,或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考生对教育话题往往体会最深,最有发言权
高考关联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也多次关涉教育主题。譬如2019年全国卷Ⅲ作文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抒发对师生关系的感悟;2017年全国卷Ⅲ作文题“‘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引导学生发表对高考以及教育改革等事宜的看法,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
2.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3.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
——蔡元培
4.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创造宣言》
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活素材]
1.“天才少年”的逆袭
2020年8月,华为“天才少年团”刷爆朋友圈,年薪200万元的张霁和刘大一恒、“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姚婷,引来广大网友的羡慕和围观。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在全世界只招20多人,2019年在国内只招了8人,最高年薪达201万元,这是多少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机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光鲜荣誉的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是数不尽的漫漫寒夜和无数的汗水。川大博士刘大一恒在本科阶段就放弃了寒暑假的休息,不分日夜地钻研,刚开始多次被拒稿,到后面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奖无数。三本院校复读少年张霁,逆袭成为“天才少年”,获最高档年薪。
女博士姚婷也用努力书写了一曲人生逆袭之歌。姚婷从小学习成绩很一般,不是尖子生,更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学生。她中考时,成绩只考了4A2B,是一个很普通的成绩,湖南任何一所重点高中都进不了,最后勉强以择校的方式升入一所普通中学。中考的失利没有使姚婷气馁,反而激发了她的学习动力。她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最终在高三的时候追赶上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考入大学后,姚婷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总是找出自己的短板去挑战它。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她辅修了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为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她经常参加学校的辩论赛以及中英文演讲比赛;为了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她在大一时就加入了学生会,之后又担任了外联部副部长;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等;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她利用暑假跟随学校的支教团队去山区支教了一个多月;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她抓住各种研究课题的机会与前辈交流;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她争取一切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她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终成“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女学霸。
“天才少年”与天赋有关吗?这个不好说。但他们的成功,更多源自他们的坚持、努力、不服输,源自时刻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成长的进取之心。
2.无锡钱氏育才三诀
无锡钱氏在近现代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他们分别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钱氏家族盛产名人,除了与江南经济富裕、文化发达有关,钱氏家族还有其成功的秘诀。
一是世代相传的家训引领。无锡钱氏的先祖为五代时的吴越王钱镠。钱镠出身贫寒,却从小酷爱读书,直到晚年还坚持阅读。钱镠在临终前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家训规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从宋代开始,钱氏家族就形成了族内相互扶携的风气。为了让族中的贫困子弟有书可读,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祭田,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这种早期的“教育基金”模式,保证了钱氏子孙无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建在无锡鸿山七房桥的“怀海义庄”就是一个典范,钱穆和钱伟长都是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
第二个秘诀就是崇文倡教。钱基博、钱钟书的祖上几代都是文人。钱基博的祖父钱维桢,是清朝的贡生,曾创办江阴全县义塾,大伯父钱福炜是清朝的举人,选授苏州府长洲县学教谕;二伯父钱熙元是廪贡生,江南乡试副举人,设私塾授课40多年;其父钱福炯20岁中秀才。钱基博四岁起就由其母教识字,五岁便与孪生兄长钱基成一起读书,十岁就会做策论。
钱氏家族学风绵长,不论是钱基博、钱穆还是钱钟书,都文史兼治,学贯古今,渊博会通,钱基博、钱穆两人都爱自修苦读,凭此弥补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亏欠,确立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国学领域大师的地位。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是钱穆的侄子,也生于无锡。在回答为什么钱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尽管语带调侃,却道出了钱氏家族成功的秘诀。
钱氏家族还有一个秘诀,就是“优化组合”的婚姻原则。钱氏子孙的婚姻观,相对于家世、财富,更看重配偶的家庭教养和个人素质,“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细数近现代钱氏家族的配偶身份,大多遵循这一原则。钱氏子孙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使得钱氏家族的基因不断得到优化。
【立意构思】
立意1:教育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可冒进功利
构思 提出论点——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次论证——孩子的成长和知识的传授都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只会适得其反;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总结上文,照应开篇
选材 《傅雷家书》、郑渊洁对儿子女儿不同的教育方式
立意2: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和长远发展的基石
构思 深入探讨教育公平的重要性,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教育公平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伤害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选材 王娜娜、陈春秀等高考被顶替事件,江苏文科状元无缘清北
立意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思 写记叙文,师生情长。从自身出发,选取学习生活中与老师相处的片段,可用一线串珠式架构文章,注意细节描写,彰显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和师生情谊
立意4:明确家校责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共同发力
构思 提出论点——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设置三个分论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培养社会栋梁之材
选材 家庭教育立法、教育部禁止“国学班”等代替义务教育、武亦姝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后就不用手机专心陪孩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