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快速阅卷关注点:语言有文采+备考主题:生态文明
【佳作印证】
写人与做人
2021·新高考卷Ⅱ优秀作文
简单的“人”字,撇捺两笔,写尽了做人的道理。(紧扣图画材料,言简意赅)
逆锋不露
书写“人”字,起笔便为逆锋,虽看似平滑,实则暗藏锋芒。做人亦是如此,需要含蓄内敛。
做人不应锋芒毕露,柔和些,收敛些,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长短句运用,活泼;引用古语,厚重)
隐藏自己并非斩断自己的前途,而是要等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机遇,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同时,也让自己积蓄更大的力量、积累过硬的底气。(锤炼词语“斩断”“积蓄”,新颖;分析总结,道理明确)
这是“人”字教给我们的第一个道理:“隐”。(分论点独立成段)
中锋不倚
“人”字写完第一笔,则变得流利舒畅起来,接着写捺,就要用到中锋,让笔墨均匀铺开,不偏不倚。此时用笔,一如做人,成熟稳重,公正公平。(短句为主,兼用长句,增添文采)
成熟稳重不仅表现在为人处世思虑周全,也表现在对待他人公平公正、不卑不亢,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正直、公正、无畏。这是道德之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正直地面对一切邪恶,勇敢地面对挑战,这是成熟的表现,亦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锤炼递进语句,观点明确;化用孟子之言,增加文学底蕴)
这是“人”字教给我们的第二个道理:“稳”。(第二个分论点也独立成段)
迂回出头
写“人”字收笔时,绝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草草地一笔带过,而是先顿一下,有一个缓冲空间,然后渐渐舒展,轻盈出锋,这样写出的“人”字更有美感。(紧扣图画解释)
虽然时光匆匆,但并非我们时时都要行色匆匆。人生很长,我们不需要急匆匆地完成自己的一生,慢下来、静下来,缓慢的人生或许更美。当我们放慢脚步,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我们平时太着急,没有注意到眼前的美;当我们放慢脚步,你会发现有些人、有些事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慢而错过。人生不急,请放慢脚步,缓缓来过。(由字到人,语言优美流畅)
这便是“人”字教给我们的第三个道理:“缓”。(第三个分论点,与前两个分论点形成排比,又一语言亮色,也是结构亮色)
写“人”更是做人,一撇一捺暗含道理:逆锋而隐,中锋而稳,迂回迟缓。三者合一,才能写出一个大写的“人”。书写人生看似平淡,一言一行便为生活滋味:不露锋芒,不骄不躁,缓而不停,唯有三点齐聚才能成就美好人生。(长短结合,总结全文)
书法如做人,只有真正掌握了书法的艺术,才会免却在人生的黑暗中踉跄而行。(回扣材料,深化主题)
【高分须知】
如果将作文比作一个人,语言就是她的妆容、衣着,她是素面朝天还是明媚娇艳,她是衣着淡雅还是妖娆多姿,往往决定着得分的高低。如何让作文的语言新颖别致、清新飘逸、活泼风趣、富含哲理、诗意灵动、朴实感人、气势磅礴,是摆在考生面前的重大课题。
要使语言出彩,不仅要保证语言通顺,还要确保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考生要打造精妙的语言,展现自己的才情与素养,绝非考场心血来潮可成,功在平时。
首先,写作文时,应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
语言“有文采”不是仅仅变换一下句式,多用几种修辞手法,而是要认识到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语言的思想,也没有不表达任何思想的语言。有了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语言表达才会顺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语言表达才会更生动。所以说写作时要使文章有文采,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
其次,“化妆+美颜”,讲究语言的文学性。具体技巧:
“化妆”技巧一 用心锤炼词语,力求语言的生动美
“美颜”点一:适度的大词小用
高考作文表达时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适度地来点儿大词小用,来点儿幽默,讲点儿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使语言变得灵动,使表达的内容幽默风趣,增加其新颖性和情趣性。这既可以运用于记叙文,也可以运用于议论文。
“美颜”点二:关键部位锤炼词语
关键部位一般指标题、开头段、结尾段或运用排比的部分。一个呆板的词语犹如衣服上一个风格不搭的纽扣,会影响人的整体美;而一个灵动活泼的词语有时就像一滴水彩,能使整幅画增添不少亮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使全诗意境顿出,看来“炼字”或曰“锤炼词语”其意义不可等闲视之。“锤炼词语”主要有三点:第一,采用新颖的词语,避免陈词滥调;第二,采用具有修饰性的词语,增强意境的灵动性、活泼性;第三,运用排比时,尽量使用词性相同而又不重复的词语。
“化妆”技巧二 精心挑选句式,追求语言的灵动美
“美颜”点一:灵活运用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
在议论和抒情中,应灵活运用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设问句能够鲜明地提出问题,引出观点和感情倾向,还能把思维引向深入;可以设疑问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反问句可以表现出强烈的判定作用。在论证过程中,反问句还可以强化语气,增强论辩的力度。而感叹句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感情,使文章充满激情。
“美颜”点二: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
长句字数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意简洁、明快、有力。因此,我们在缀句成篇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根据文章的语言格调,慎重选择。或用长句,或用短句,或长短结合,如果调配得好,文章就能因此增色。在一般情况下,高考作文中应该避免连续的长句出现,应以中短句为主。一般而言,短句适合人物对话,中短句适合高考文体作文的议论、叙述、描写、抒情,长句适合更加严谨的议论。
具体运用时,可以把一个长句分为两三句说,有意识地利用逗号或破折号点断长句。还可以点缀一些独词句、短语句、省略句、文白相间句。
“美颜”点三:灵活运用肯定句和否定句
在议论和抒情中,应主动设置肯定句和否定句。这就需要坚持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看待。也就是说,有了肯定,要由肯定联想到否定,有了否定,要由否定联想到肯定,努力发现矛盾着的肯定和否定,看到二者的矛盾关系,明确二者的矛盾内容,还要注意矛盾中的统一。这样两种句式相互搭配,既可以在语言碰撞中鲜明地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和观点,还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波澜起伏,而且兼有抒情的功能。做好这两种句式的搭配,必然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化妆”技巧三 引用诗词名句,锤炼语言的内蕴美
“美颜”点一:海外名言+分析论证
首先根据论点的需要,引用恰当的外国名人名言,也就是开拓“海外市场”,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阐述,同时搭建起引文与论点之间的桥梁,彰显广度。数据显示,一部分考生已经将引用或举例的范围投向了“海外市场”,这也不失为一种避免“撞车”的好办法。另外,相对小众的不知名的经典人物也可以大胆地“收为己用”。
“美颜”点二:海外名言+海外人物+分析论证
精选恰如其分的外国名言,之后再选择外国人物,用他们的经历来印证名言,使得引用论证与举例论证水乳交融,更有利地突出中心论点。
“美颜”点三:N个课内名人+N个课内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选取课内的古代人物和古诗词名句,将几个名人和他们各自的名句连用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分析来论证观点。分析议论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这样能充分论证观点,也能彰显考生丰厚的内蕴。回归课本,返璞归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与其一天到晚抓破脑袋想着如何去积累新颖的名言警句,不如回归课本采撷经典文化——教材是一座素材宝库,有待深入挖掘。
“化妆”技巧四 开阔视野向修辞,增加语言的文采美
“美颜”点一:巧用双关,妙趣横生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恰如其分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或含蓄或诙谐地“影射”另外一种事物,可以使表达更有意趣,隽永深刻。
“美颜”点二:押韵生和谐,和谐造气度
押韵为文章提供了一种声韵上的和谐,可以增强文章在音节、韵律上的美感。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前后句的押韵,能够构建内容在音韵上的关联,更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美颜”点三:妙用拟人兴意趣
在议论文写作中,说理之时常常需面对一些抽象概念,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拟人的手法,就可以将抽象的道理以具体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文章更为浅白。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和自然的交锋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代圣哲就曾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过有效措施。今天,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更是需要我们的努力
高考关联 在当前高考命题关注时事热点的趋势下,2018年北京卷作文题(2)便直接以“绿水青山图”为题考查了该主题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
2.我们追求健康环境的努力是无止境的,它应该是一种行为和生活方式。
——科菲·安南
3.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4.环保不是负担,是创新,创新就不能维护落后。
——柴静《穹顶之下》
5.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活素材]
1.“90后”小伙徒步川藏线捡垃圾
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双手套、一把火钳,每天徒步20多公里,历时90多天,行程2 000多公里……“90后”小伙林鹏在川藏线上捡垃圾的事迹,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林鹏今年29岁,是江西新余的一名普通工人,平时喜欢骑单车旅游。2017年4月底,他踏上了川藏线,沿途的垃圾在引起他注意的同时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做一件回馈大自然的事——捡拾川藏公路上的垃圾,并宣传环保。他从废品收购站淘了一辆脚踏三轮车,简单收拾了链条、脚踏板、刹车后,就从四川雅安出发了。路上,林鹏一边捡垃圾,一边通过微博、朋友圈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争做文明游客。他说:“我感觉自己并非孤独前行,身后有20万志愿者在行动。”
2.守护泰山:祖孙三代的共同信念
祭秀忠家祖孙三代都是泰山护林员,守护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就是捧着一座金山银山。50多年前,祭秀忠的父亲作为第一任护林员,担起植树造林的重任。要在陡峭的山坡上植树,攀爬和栽种都有很大的困难,上不去人的地方,他就把树苗的根压实泥土扔上去,盼着树苗能自然成活。祭秀忠说:“父亲那辈人花了大半辈子造的绿林,我当然有责任守护。”1979年,不到20岁的祭秀忠带着这样的信念进入泰山林场,一干就是40年。1993年,祭秀忠的儿子祭增磊出生了,20年后,他也加入护林队伍。祭增磊说:“从小跟着父亲去值班,他在路上巡查,我就在后面跟着,感觉自己就像泰山的孩子一样,护林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这是祖辈的心血,我要让爷爷亲手造起来的青山常青!”
3.“护鸟”停工,速度让步于生态
2018年6月26日,本应在施工中的新疆尼勒克县的一处公路上,挖掘机停在工地边,堆满碎石的路面却热闹非凡,大量粉红椋鸟正穿梭飞舞。负责该路段的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为了不打扰它们,这已是第3次停工了。一项总投资4.8亿元的道路工程,3次为粉红椋鸟停工,使该公司成本增加了100多万元,但为了保护这些鸟儿,工作人员认为很值得。粉红椋鸟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被称为“草原铁甲兵”,是生物灭蝗的主力军。利用粉红椋鸟灭蝗,可大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有效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立意构思】
立意1: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构思 开篇提出观点“人和大自然是一个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主体部分层层推进,依次论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保护自然生态,地球才能避免‘流浪’的命运”;最后总结升华,呼吁人人都尽一分力,保护自然生态,共建美好家园
选材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2020年澳洲山火、非洲蝗灾,电影《2012》《流浪地球》
立意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构思 指出论点——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设置三个分论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才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家园、绿水青山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结尾总结,重申论点
选材 浙江余村的前世今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敦煌西湖”重现、毛乌素沙漠消失
立意3:让绿色生活成为常态
构思 写记叙文,绿色生活,从点滴做起。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节约用水、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小见大,通过片段展现绿色生活常态,抒发对环保事宜的感悟和见解
选材 限塑令升级、蚂蚁森林引领低碳生活热潮、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