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议论文规范:横向并列结构+备考主题:奋进中国
【结构图解】
【佳作印证】
珍存纪念,追光前行
2021·天津考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的长河中流淌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光华,一个个纪念日如同结绳记事上的一个个绳扣,让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让流动的时光有了精神的刻度。珍存纪念,追光前行,青春应绽放初心不改、奋勇前行的光彩。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穿过惊涛骇浪,引领中国行稳致远,无数中国共产党党员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追着前路的光辉勇毅前行。旧日炮火中,革命先辈用清澈的爱护佑山河安定,用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坚毅谋求民族独立;而今,青年党员们投身于乡村振兴,扎根农村,用劳苦耕耘托举起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请记住这个让中国焕然一新的党的纪念日,懂得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懂得永葆初心、不忘来路的情怀,我们也必将不忘初心,接力前行。
七十余载独立自主,七十余载奋斗富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在天安门壮丽的城楼上被宣布。此后七十余载,世界人民见证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探索之路。“一五计划”专注重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之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则开启了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新时代,青年传承求索拼搏的精神,他们中有不计得失无畏向前的奋斗者,也有不惧困难风雨兼程的担当者。请记住中国人民这一获得独立自主的日子,明白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意义,明白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召唤,我们也必将奋力拼搏,勇于担当。
四十多年开拓创新,九万里风鹏正举。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号角在中国吹响。四十余年,勇于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传遍神州大地。乘着高铁看中国,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浪漫想象;嫦娥、天问探索浩瀚宇宙,昔日飞天梦不再是神话空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确,使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再是笔端豪情。现如今,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走得更加坚定。千秋伟业,圆梦今朝,记住改革开放这一因中国人敢于创新发展而留名历史的日子,坚定研究新领域的勇气,坚定开拓新境界的信念,敢于创新,逐梦远方。
日历上的淡淡墨痕赋予了时光不同的内涵,一个个纪念日让流动的历史有了确定的航道,让代代中华儿女有了笃行致远的精神依靠。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珍存纪念,追光前行,用昨日的光辉织就人生锦缎,用今日之奋力前行换取祖国来日的繁荣昌盛。
得分点1:立意高远
开篇即从“国家和民族”这一宏观视角进行论述,立意高远。
得分点2:结构严谨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纪念日构思行文,选取三个关键时间节点组织材料,站在历史潮头,回顾“百年征程”,见证“七十余载独立自主”,点赞“四十多年开拓创新”,气势恢宏。
得分点3:语言有文采
行文用词十分考究,句子对仗工整,引用巧妙,长短句结合,体现韵律美且铿锵有力,透着作者的匠心。如“千里江陵一日还”“巡天遥看一千河”等诗词的引用,非常巧妙,写出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分须知】
(一)横向并列式分论点提炼的主要方法
1.追问类属法——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针对话题本身,运用横向思维,根据它不同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多角度分析。常用的分论点语言表述方式是“某某,是一种……”。
2.追问对象法——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就是看话题可涉及哪些对象。
3.追问原因法——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常用的分论点语言表述方式是“因为……,所以……”。
4.追问途径法——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主要是追寻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和途径。常用的分论点语言表述方式是“要……就应该……”。
5.追问结果法——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常用的分论点语言表述方式是“做到……就会……”。
(二)拟写分论点的要求
1.分而有范:几个分论点应该按同一标准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扣得住”)
2.分而有理: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互不包容。(“分得开”)
3.分而有序:分论点排列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排得顺”)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奋进,是中国的姿态;奋斗,是我们的状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中国人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不可阻挡地奔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又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应当站上新的历史关口,踏上新的奋斗征程
高考关联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不回避热点,常常引入宏大主题,“奋进中国”这一主题理应成为关注重点。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卷Ⅰ作文题“体育之效,强弱之变”,结合“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一现实背景,考生很容易想到祖国由弱变强的奋斗历程;天津卷“纪念日”暗含建党百年这一历史节点,同样关涉该主题,意图引导考生对中国近代百年历史进行感悟与思索
【主题素材】
5 000多年灿烂文明,170多年不屈抗争,70多年高歌行进,是什么给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动力?是什么给了我们国家绝处逢生的支撑?是伟大的人民,是伟大的民族,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与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总书记无数次深情赞颂中华民族,热情讴歌中国人民,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成就了奋进的中国。
1.五四精神
领袖说: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2.红船精神
领袖说: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3.井冈山精神
领袖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4.长征精神
领袖说: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5.延安精神
领袖说: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6.抗战精神
领袖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7.“两弹一星”精神
领袖说: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8.“西迁精神”
领袖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9.改革开放精神
领袖说: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10.女排精神
领袖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各方面都强大起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新局面。
【立意构思】
立意1:奋斗创造中国奇迹
构思 提出“奋进中国,奋斗有我”的观点,采用递进式结构,逐层深入论述“国家的强大是一代代人奋斗出来的”“只有每一个人都奋斗,中国才能奋进”,最后强调“保持奋斗对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选材 “大国工匠”高凤林、李万君等,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队
立意2:新时代中国成就属于每一个奋斗者
构思 提出“做中国成就的参与者、见证者”的观点,先举例展示当下中国举世瞩目的各项成就,再分析说明这些成就离不开每一个建设者的奋斗,最后论述当代青年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做中国成就的参与者,见证国家一步步走向光辉璀璨的未来
选材 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天问一号探火星,“复兴号”总设计师郭鹞
立意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构思 提出“奋进中国,熠熠生辉”的观点,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中国百年奋斗历程,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历史节点,以小切口展开论述,展现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最后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表达美好希冀
选材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安徽省凤阳县18位农民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悬崖村”搬迁与脱贫攻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