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议论文规范:对比结构+备考主题:青年担当
【结构图解】
【佳作印证】
劳而有思,动则有得
2019·全国卷Ⅰ优秀作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往今来,热爱劳动的精神一直都被世人传颂。因为有了劳动,生活才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在劳动中,我们可以探寻快乐和真知。热爱劳动,理应从我做起。
可现如今,劳动似乎越来越不被重视。看看周围吧,有人不理解劳动,有人不愿意劳动,有人不尊重劳动,还有人总是用各种理由和借口来逃避劳动甚至否定劳动的价值。家庭中,愿意花时间精力收拾房间、准备菜肴的越来越少,动辄请保洁、叫外卖的行为越来越多;学校、社会中,“我要学习没时间劳动”“有机器人代替劳动就好”的声音也绝于耳。这难道就是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改变吗?
现在是一个科技盛行的时代,人工智能无疑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人们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来代替人工,原本贫瘠的智能领域不断更新扩充,逐渐弥补人类缺乏劳动力的短板。趋于完美的人工智能象征着高效与快捷。人工智能如此令人高看,我们应该放弃劳动吗?
依我看,越是在科技盛行的时代,我们越不应摒弃劳动理念,毕竟“劳动最光荣”,况且人工智能尚未完全走进千家万户,再者,人工智能真的智能到足够解放人们的双手,可以让人们“坐享其成”了吗?非也,一些创造性的劳动依然需要人类去做,被程序化设定的人工智能千篇一律,它们没有创新思维,更不会进行创造性劳动。唯有在劳动中,我们才不会被程序框住思维。在劳动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所以,同学们,新时代的我们应当自省。可能过程异常辛苦,但结果定是苦尽甘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我们更应该拥有吃苦耐劳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动力。唯有争分夺秒奋斗,务实担当,才能不负韶华。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接近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化劳动意识为劳动动力。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唯有如此,才能对劳动者心存敬意,才能对他人的劳动成果怀有感恩之心,从而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品质,在劳动中有所思、有所得。
致敬,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们,你们是新时代的希冀和文明的向导!加油,所有为梦想奋斗的我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得分点1:正反对比,观点突出
考生开篇点题,引出观点“热爱劳动,理应从我做起”;然后从反面切入,指出了当下人们轻视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并引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劳动”的论题,为后文议论树立“标靶”;紧接着展开论述,阐述了劳动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原因,并发表
自己倡导劳动教育的观点;最后向劳动者致敬,升华了文章主旨。
得分点2:论证严谨,结构清晰
考生善用提问来引导行文,并使用“可现如今”“非也”“依我看”“所以”等过渡性词句,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高分须知】
对比式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坏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这种对比叫作“横比”。另一种情况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作“纵比”。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
运用正反对比式结构模式的注意事项:
1.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备考理由】
素养要求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青年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行动迅速,往往走在时代的前沿,成为时代的开路先锋。因此,青年更应当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完成历史任务,不辜负时代,无愧于国家、民族
高考关联 近年来,“青年担当”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热点。如2021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可为与有为”,2020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2019年全国卷Ⅱ作文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北京卷作文题(1)“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等都关涉该主题
【主题素材】
[微素材]
1.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欧阳修
2.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于谦
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
4.“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习近平
5.新时代的中国提供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历史际遇。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世界知识迭代更新,科技日新月异,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成就人生理想,担当时代使命,务必珍惜韶华、不负青春。面对我国诸多领域被“卡脖子”等严峻现实,新时代青年应增强紧迫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人民网
[活素材]
1.1921年7月23日,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13位中共一大代表,同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在上海一幢石库门建筑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那一年,作为13位一大代表之一的毛泽东只有28岁,这也是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
2.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恩师的挽留、同窗的劝说没有阻止他回国的脚步,他决心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发光发热。1958年秋天,领导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去,还是不去?邓稼先用1964年 10月戈壁滩上壮观的原子弹蘑菇云告诉了我们答案。
3.“国难当头,当以大局为重,等疫情被战胜之日,阳光灿烂之时,我一定嫁给你!”铁路义乌站90后情侣因坚守战“疫”一线,不得不延期订婚时,王丹玲对男友杨凯说下这段感人至深的话语。
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青年请战参战、逆行而上的真实写照。无惧生死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的年轻公安民警、坚守一线的青年铁路工人等,为这场必胜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国各级团组织上下联动,从团中央划拨经费1 230万元支持基层团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到全国铁路1 200名团委书记大年初二全部返岗;从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团委组建99支青年突击队保障供电并投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电力建设工程,到浙江共青团动员青年突击队支援医护用品生产企业;从川籍26岁女医生郎冰凝逆行1 872公里支援武汉,到铁路合肥电务段“共青团号”24名青年“疫情面前,绝不退缩”的一纸战书,全国各级团组织和无数新时代中国青年,用行动宣示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和担当作为。
【立意构思】
立意1: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民族就有前途、有希望
构思 开篇用名言素材引出论点“青年强,国之希望”;用并列式结构,设置三个分论点“青年人要志存高远”“青年人要有干劲”“青年人要有担当”;结尾总结“青年一代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国家民族才能有前途、有希望”
选材 习近平总书记言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运动,“90后”“00后”抗疫大军
立意2:青年应肩负时代使命,积极投身建设祖国的大业中
构思 中心论点——肩挑责任,做一个新时代的建设者。主体部分运用典型事例先追溯前辈事业,再展现当代青年风采,然后立足自我,阐述我辈青年应接续奋斗,肩负起建设祖国的时代使命,最后呼吁青年朋友做一个建设者
选材 邓稼先、钱三强、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元勋,“火箭少女”周承钰
立意3:担当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
构思 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论点“在担当中书写青春华章”,设置三个分论点——在担当中成长、在担当中历练、在担当中实现自我价值,结尾总结升华,重申论点,首尾呼应
选材 黄文秀事迹及其言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