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指导与自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指导与自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16 10: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指导与自测(八年级上)
巩固练习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红字注音。
  kū(  )髅   吊yàn(  )  愧zuò(  )   孤shuāng(  )
  针灸(  )   举箸(  )   凹凼(  )   猝(  )然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触目伤情 情郁于衷 大庭广众 颠沛流离 穷愁缭倒 取谛 烦燥
  3.对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王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深刻,表程度)
  B.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颜色浓)
  C.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深度)
  D.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深表同情。(很,十分)
  4.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拟人)
  B.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妈看家。(借喻)
  C.一年中,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排比)
  D.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设问)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感激。
  B.《背影》是历来传诵的佳篇。作者写父爱,选择了背影这个独特的角度,通过对背影的刻画,表达父子之间深挚的感情。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以“爱”为主题,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也综合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点明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余秋雨,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8.古诗句填空。
  (1)《早寒江上有怀》中表现家乡可望而不可即,隐隐透露出思乡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地表明希望张丞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如果没有爱,天空不会那样湛蓝;如果没有爱,花儿不会那样灿烂;如果没有爱,人们不会有那样美的笑脸……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参加“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共创一个美好人间。
  9.【讴歌神圣母爱】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10.【拟写公益广告】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学生读书,将在全校组织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校园公益广告。
  11.【参与爱心行动】班上一位学生因意外事故受伤在医院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课内巩固
  阅读《背影》选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2.选段中刻画父亲的形象运用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13.选段中先后两次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流出的泪是(  )
  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
  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
  14.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5.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16.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种理解,从中选出两项正确的(  )
  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 “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17.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_________________。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2011 江苏连云港)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回答问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  2011、4 有删改)
  18.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0.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
  21.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22.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写作
  23.爱是人类最美、最真的情感!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残杀无辜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之余,发出痛彻的呼唤:让血腥和虐杀远离人类吧!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就让我们拿起我们的笔,尽情抒写爱的篇章吧!从身边的小事直到世界上的令人感动的“爱”的故事。请同学们以“爱——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材不限。
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骷  唁  怍  孀  jiǔ  zhù  dàng  cù
  2.衷——中 缭——潦 谛——缔 燥——躁
  3.C 解析:在此句中意思是“深奥”。
  4.B 解析:借代。
  5.A 解析:《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6.A 解析:B、D褒词贬用;C贬词褒用。
  7.D 解析:A周树人,散文集《朝花夕拾》;B散文家,《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C《子夜》的作者是茅盾。
  8.(1)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2)乡泪客中尽
  (3)波撼岳阳城
  (4)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5)芳草萋萋鹦鹉洲
  (6)烟波江上使人愁
综合性学习
  9.示例: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绵长。(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比喻恰当)
  10.示例: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去帮助贫困学生。同学们,献出你的一份爱心,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享受阅读的快乐吧!
  11.示例: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苦难、伤病的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理解
  12.行动(或动作)描写  
  13.D
  14.C 解析:文中看不出“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15.B 解析:要结合文章主旨去理解。
  16.AE  
  17.身体很胖  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
  18.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19.(1)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
  (2)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实,使得男孩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卑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
  21.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自卑);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22.(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
  (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
  (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写作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