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六单元 指导与自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第六单元 指导与自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16 10:5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指导与自测(七年级下)
巩固练习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畸形(  )  沟hè( ) 遒劲(  )  阔chuò( )
  2.联系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熟练)
  B.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C.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不受束缚)
  D.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倔强,不驯服)
  3.成语填空,并在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
  (1)进退(  )谷:__________________
  (2)略胜一(  ):__________________
  (3)慷慨以(  ):__________________
  (4)相得益(  ):__________________
  (5)面面相(  ):__________________ 
  (6)一尘不(  ):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1)本单元所选课文体裁多样,有小说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诗歌__________,科学小品文__________。
  (2)蒲松龄(1640—1715),________朝著名小说家,字________,一字剑臣,因为家乡有一道泉水叫柳泉,所以别号________。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十九岁考取秀才,但以后却屡试不第。著有的《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________集。作者通过________,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
  B.《华南虎》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牛汉。
  C.《马》选自范希衡译的《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D.《狼》选自明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6.根据下面的比喻填写相应的内容,并指出表达的作用。
  (1)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相应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
  相应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下列语句归类。
  (1)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4)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表现狼的狡诈: 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狼的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模仿“示例”的写法,选择“春蚕”或“鹦鹉”再仿写一句(后面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成语或俗语)。
  老虎:都说我狠毒,可我从来不吃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
  野狼:虽然披了羊皮,但还是没人把我看作羊。(披着羊皮的狼)
  春蚕:________________(  )
  鹦鹉:________________(  )
  9.十二生肖在传统的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寓意,并有相对固定的搭配,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的独特认识。请选择一组搭配,仿照示例作独到的阐述。
  备选组:鼠和牛  虎和兔  猴和鸡  马和羊
  示例:龙和蛇
  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刚猛,不柔韧,那就变成了暴戾;而只有柔韧,不刚猛,那就变成了软弱。
  10.请根据课文内容扩写《狼》中的一个段落,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可加入合理想象。
综合性学习
  11.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它经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题目。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来。
  (3)这些成语在感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阅读理解
课内巩固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1)duò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2)zhǔ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3)nüè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2.写出文中拼音对应的汉字并给文中加红字注音。
  (1)duò_______ (2)zhǔ_______ (3)nüè_______
     惩戒_______     妄下_______    屋脊_______
  13.选文写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请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
  买鸟 ——( )——( )——( )——( )——真相大白
  14.上文中“我”的心理经过了哪四个阶段?
  15.“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用在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ú,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红字的意思。
  (1)其一犬坐于前(  ) 
  (2)盖以诱敌(  )   
  (3)缀行甚远(  )
  (4)一狼洞其中(  )   
  (5)及走,又从之(  ) 
  (6)直十余金(  )
  17.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两狼攻击屠户的伎俩。
  前狼________________
  后狼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均成功地刻画了狼的形象,两文都表现了狼的________,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________,乙文则表现了狼的________。
  20.甲文中的屠户刀劈两狼突出了他的________;乙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了胜利显示了他的________。
  21.甲文中的加红句是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给乙文也加一段与甲文相类似的评论,你认为该怎样说?可文言可白话。
作文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动物,从远古时代就与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了我们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人与动物的交往中,动物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对动物也倾注了许多真挚的情感。对于动物,我们人类需要做的是认识、了解、关爱、感恩……
  以“我眼中的________(动物)”为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有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答案
积累与运用
  1.jī  壑  qiú  绰
  2. D  解析:遒劲,雄健有力。
  3.(1)维:是。(2)筹:筹码,计数的用具。(3)赴:奔赴,前往。(4)彰:明显。(5)觑:看。  (6)染:沾染。
  4.(1)《狼》  《猫》  《华南虎》  《马》
  (2)清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  短篇小说  谈狐说鬼
  5.D  解析:《狼》的作者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
  6.(1)一只老斑羚掉下悬崖。用流星坠落作喻,既突出悬崖的高陡,也暗示了老斑羚的结局悲惨。
  (2)连着伤心崖对面那座山峰的一道彩虹。即用来启示镰刀头羊想出飞渡的办法,又借此写出斑羚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引出下文。(意近即可)
  7.(2)(5);(1)(3)(4)
  8.示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最终却把自己囚禁起来了。(作茧自缚);我学着别人的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鹦鹉学舌)
  9.示例:鼠和牛
  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了小聪明;而只有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了愚蠢。
  10.示例:“看来,今天的生意不错。卖得只剩下一堆骨头,不过,这骨头还可以拿来煲汤!”屠户边走边想,那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他的身上,像镶了一道金边……
  渐渐地,太阳落山了,屠户以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赶。屠户无意间一扭头,发现了四只绿眼睛,定睛一看,原来是两只狼!屠户吓得直冒冷汗,于是,把扁担架好,连走带跑地往家赶。
  跑了一段路,扭头一看,那两只狼还是紧紧地跟着,屠户感到非常恐慌,于是把筐里的几根骨头丢在地上。可只有一只狼停下来吃骨头,而另一只却继续跟着屠户。于是屠户再把筐里剩下的骨头丢在地上,狼停了下来啃骨头,而另一只狼啃完骨头又跟了上来。可是,筐里的骨头已经丢完,而那两只狼却仍然跟着屠户。
综合性学习
  11.(1)喜羊羊与灰太狼  东郭先生和狼(2)示例:狼狈为奸、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子野心、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心狗肺……(3)关于狼的成语贬义居多。
阅读理解
  12.(1)惰(2)嘱(3)虐 chéng  wàng  jǐ
  13.凝望  被疑  蒙冤  受罚
  14.不喜欢——恨——虐待——难过(忏悔)
  15.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充满了“我”的自责,这是对自己良心的责问,包含了忏悔、负疚、痛苦的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16.(1)像狗一样  (2)原来是  (3)紧跟  (4)打洞  (5)跑  (6)通“值”
  17.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8.假寐诱敌;打洞偷袭
  19.贪婪;狡诈;愚蠢
  20.勇敢;机智
  2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缘木求鱼,狼亦罹之,亦可笑也。(意对即可)
作文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