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5 06: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章 地 图
年 级:七年级上册
版 本:星球地图出版社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程导入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JIAO XUE MU BIAO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
2.认识五大地形类型和各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颜色表示。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甲、乙两地的海拔各是多少?
甲的海拔是:1500米
乙的海拔是:500米
1000米
500米
1500米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1500-500=1000(米)
新课学习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约为-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8844-(-415)=9259(米)
珠穆朗玛峰
死海
新课学习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形:
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活动一
认识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
山地
丘陵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
基础认知
山地和丘陵异同比较
平原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高原
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
基础认知
平原和高原异同比较
盆地: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
盆地
基础认知
认识盆地
地形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_______ 米以下 地面一望无际
丘陵 较低,500米以下 起伏_______
高原 较高,500米以上 内部平坦、边缘_______
盆地 四周____,中间____
200
较大
较陡
高 低
内容小结
五大地形类型的特征
在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新课学习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绿色代表平原。
2、黄色代表丘陵。
3、褐色代表山地、高原。
4、蓝色代--表海洋。
读图确认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清楚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
这样的景观图,可以把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但是存在着绘制难度大、使用不便等问题。
新课学习
三、等高线地形图
基础认知
因此,采用较简易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各种各样地表形态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高线。
.
.
.
A
B
C
等高线地形图:
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基础制图
按步骤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距:
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也叫相对高度
1:左图中等高距为多少?
100米
2:E点所在的等高线是多少?
.
E
300米
识图
认识等高距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山顶
400
100
300
200
新课学习
三、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A
B

A、B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A省力。A线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A、B哪条登山路线省时些?为什么?
B省时。乙线等高线密集,是陡坡,路程短,但费力。
练一练





山峰
山峰
鞍部




陡崖
新课学习
三、等高线地形图
认识五大地形部位

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呈闭合状态。
盆地
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
基础识图
地形部位——山峰特征
等高线中间数值大,四周数值小
等高线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鞍部
基础识图
地形部位——鞍部特征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两边高,中间低。
高谷——集水线(有河流发育)
基础识图
地形部位——山谷特征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中部高,两边低。
山脊
低脊——分水岭
基础识图
地形部位——山脊特征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并呈锯齿状
适合的运动?
可能出现的景观?
攀岩
瀑布
基础识图
地形部位——陡崖特征
1、C点的海拔是 米。
2、M与N的相对高度是 米。
N
M
200
200
(300-100=200)
3、本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100
课 堂 达 标
序号 等高线特点
山峰 中间( )四周( )
鞍部 ( )之间低地
山脊 等高线向( )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 )处凸出
陡崖 等高线( )
缓坡 等高线( )
陡坡 等高线( )







两个山峰

稀疏
密集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5
6
1
4
3
2
7
100
300
500
重叠




课 堂 达 标
小明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他应选择下图中的哪个地点呢?
③地区为山谷;
③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更加惊险刺激。
课 堂 达 标
1、要在河流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哪条路线?



1、引水时注意: a、从海拔高处引向低处,可自流引水。 b、上游水质好


.
课 堂 达 标



5、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村道公路应选择蓝色方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或缓坡。
1、减少施工难度;2、减少修路的工程量;3、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课 堂 达 标
课 堂 达 标
N
300
200
100
300
100
200
黄庄
工程建设——修坝址



课 堂 达 标
N
300
200
100
300
100
200
黄庄
修坝址一般选择在盆地出口处、峡谷处。
理由:峡谷处地形狭窄,工程量小,蓄水量大。
课 堂 达 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