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5 05:53:23

文档简介

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22.0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A
B
D
AB
BC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
22.(8分)
(1)4
'△t
(2分):
(2)F-g(2分):
(3)D(2分);(4)C(2分)。
23.(8分)
(1)(M-m)gh,
(M-m)h'
2r2
(各2分):
(2)2k(M+m)
M-m
(2分)
(3)①系统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致;②系统存在摩擦力做功的情况;③滑轮有质量所致。(写
出任意两种合理答案即可,每写正确一种得1分,共2分)。
24.(12分)
解:各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对甲球,设运动时间为1,由平抛运动知识有:
L1c0s37°=6t1
2分
h+L1sin37°=
2g月
2分
解得t1=1s,L1=5m
1分
对乙球,设运动时间为t2,由平抛运动知识有:
L2c0s37°=%t2
2分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1页(共3页)
h-L:sin 37
2分
解得t2=0.4s,L2=2m
1分
又,L1十L2=L
1分
解得L=7m
1分
25.(15分)》
解:(1)设火星质量为M,火星表面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
G Mim
g
2分
M=8R2
G
1分
又p
=M,V=
V体
2分
3g
p=4GπR
1分
(2)设质量为m'的卫星绕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则有GM
R
-=m'
2分
R
GM
T4π
1分
由GMm=mg得GM=gR
R2
1分
2分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4+6)3
R
2
T
2分
解得b=
2gTR
1分
π2
26.(19分)
解:(1)物块运动到B点时:mg十F=m爱
2分
解得:=3m/s
1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E=mg·2R+2m听
2分
解得Ep=13.5J
1分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2页(共3页)
(2)设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
1分
.a=g=2m/s2
1分
加速到共同速度的时间为t,=%二坠=1s
1分
加速到共同速度的位移为工,=十t=4m
2
1分
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L一x1=2m
1分
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时间为12==0.4s
1分
∴.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e=t1十t2=1.4s
1分
(3)物块离开传送带后以一5m/s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
r=vol,h=281
2分
解得t=0.3s,r=1.5m
1分
又=(m+2)T
(n=0,1,2,3…)
1分
7=2π
1分
a=10r(2n十1)rad/s(n=0,1,2,3…)
3
1分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3页(共3页)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共12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无人机已经成为战疫利器之一。如图所示,某质量为m的无人机以恒定速率v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O,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在图示位置,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方向和大小为
A.竖直向上,F=mg B.水平向右,F=m
D.斜向右,上方,F=m C.斜向右,上方,F=m
15.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物块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动能(Ek)、机械能(E)随下滑位移x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16.如图所示,一条小船从码头A过河,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沿AA'方向)。当水流速度为v1时,小船运动到河对岸的码头B靠岸,AB与河岸的夹角为α=60°。 当水流速度为v2时,小船运动到河对岸的码头C靠岸,AC与河岸的夹角为β=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沿AB、AC过河的时间相等
B.小船沿AC过河的时间更长
C.v1 : v2=1:2
D.当水流速度为v1时,要使小船到达码头A' ,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且与河岸夹角为60°
17.在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将一小物块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经过t时间小物块落回抛出点。卫星1在距离星球表面3R的轨道上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2绕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星球上没有空气,不考虑星球的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B.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
C.卫星1和卫星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 : 1
D.卫星1的机械能大于卫星2的机械能
18.如图所示,光滑圆弧形轨道BCD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点为圆心,半径为R,BO水平,C为最低点,∠COD=60°。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静止释放,恰好从B点沿切线进人圆弧形轨道,AB之间的距离也为R。则小球飞离D点后离D点的最大高度为
A. B. R C. D.
19.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人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哪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
A.核心舱的绕地周期和绕地半径 B.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角速度
C.核心舱的绕地周期和绕地角速度 D.核心舱的绕地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 -轻弹簧连接在一起,轻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并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开始时用手托住滑块,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但无张力,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d。现将滑块由A位置静止释放,到达B位置时速度为零,此时物块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滑轮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d,A、B间距离为4d,物块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滑轮的质量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下滑过程中,物块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滑块到达B位置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C.滑块在A、B两位置时,弹簀的弹性势能相同
D.物块和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 M=1 :2
21.“绿色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本次冬奥会示范运行了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在一次测试中,质量为m的氢能源汽车沿平直公路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a启动,当它行驶的速度为v1时恰好达到额定功率P。当它继续行驶路程x时,它的速度从v1恰好增大到最大速度vm。已知该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所受阻力为f=
B.启动过程中,牵引力对汽车做的功为W= mvm2
C.汽车车速为v2(v2>v1 )时,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D.汽车车速从v1增大到所用的时间为t=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第22题~第26题为物理试题,第27题~第30题为化学试题,第31题~第35题为生物试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共174 分)。
22.(8分)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做圆同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线速度、质量的关系”。
用一根细线系住小钢球,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铁架台,上端的力传感器上,小钢球静止于A点,将光电门固定在A点的正下方靠近A点处。在小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质量不计,长度很小),小钢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将小钢球竖直悬挂,测出悬点到小钢球球心之间的距离,得到小钢球运动的半径为R。
(1)将小钢球拉至某一位置静止释放,读出小钢球经过A点时力传感器的读数F及遮光条的挡光时间为Δt,则小钢球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可视为v= 。
(2)从动力学角度小钢球通过A点时的向心力大小为Fn= (用 F、m、g表示),将其计算的结果与向心力公式Fn'=m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3)改变小钢球释放的位置,重复实验,比较发现Fn总是略小于F'n,分析表明这是系统造成的误差,该系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
A.小钢球的质量偏大 B.小钢球的初速度不为零
C.总是存在空气阻力 D.小钢球速度的测量值偏大
(4)小钢球从静止释放位置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3.(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装置中包括一个定滑轮、细线、标尺、秒表、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块,M的质量比m的质量大,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足够长。
(1)实验开始时,用手先托住M,使M和m均保持静止。某时刻,释放M,则M加速下降,m加速上升,用标尺测出M下降的高度为h,用秒表测出M下降高度h所用的时间为t。则根据以上实验测量数据,求得M和m组成的系统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p=
(用M、m、g、h表示),系统动能增加量为△Ek= (用M、m、h、t表示)。
(2)经过多次实验,获取多组精确数据,做出h-t2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为g= 。 (用 M、m、k表示)
(3)经过多次实验,获取多组精确数据,经检查没有出现实验错误,却发现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大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请你给出出现这种结论的两种可能原因:① ;
② 。
24. (12分)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的C点立有一高为h=2 m的竖直杆,在杆的顶部有一微型发射器以相同的速率v0=4m/s向相反方向发射甲、乙两个小球(均视为质点),两小球分别落在斜面上的A、B两点,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1,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cos37°=0. 8,sin37°=0.6。求:A、B两落点之间的距离L为多少米
25.(15分)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为T的椭圆形停泊轨道(如图所示),近火点A到火星中心O的距离为a。
已知火星半径为R,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火星自转。求:
(1)火星的质量M和密度ρ;
(2)远火点B到火星中心O的距离b。
26. (19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0.45 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1,最低点A点与光滑水平面相切,最高点B紧靠水平传送带的左端C点,CD间的距离为L=6 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0=5m/s。水平地面上处于锁定状态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紧靠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水平地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盘可以绕着O2点匀速转动,O2在传送带右端D点的正下方h=0.45 m处,EF为圆盘的一条直径。现将弹簀解除锁定,物块运动到B点时受轨道的作用力为F=10N,物块到达D点时圆盘恰好转动到图示位置,物块沿O2F方向飞离D点后恰好打在圆盘边缘上的E点,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轻弹簀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弹性势能Ep;
(2)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圆盘的半径r和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