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形式:开卷)
题型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案的字母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2.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
3.杜甫的“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4.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
A.图1:骨耜 B.图2:耦犁 C.图3:翻车 D.图4:曲辕犁
5.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图5 B.图6 C.图7 D.图8
6.我国古代涌现了大批名人,人们给他们各种名誉,请你找出错误的一组( )
A.诗仙——白居易
C.画圣——吴道子
B.诗圣——杜 甫
D.药王——孙思貌
7.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她应该要去的地方是( )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8.檀渊之盟规定:“……每年向……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此盟约的双方是( )
A.南宋与辽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北宋与西夏
9.“朝廷……实仰东南财付”“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
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0.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A.泉州
B.景德镇
C.杭州
D.广州
11.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
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9所示的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四川
C.河南
B.山西
D.安徽
12.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清明节
13.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修筑长城
C.建立元朝
D.开发江南
14.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
A.秦朝
B.明朝
C.元朝
D.清朝
15.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试卷《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画家是( )
A.张择端 B.顾恺之 C.赵孟頫 D.王羲之
16.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沙俄荷兰
B.日本
C.葡萄牙
D.英国
17.图10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A.西藏
C.台湾
B.新疆
D.海南
18.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
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
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清朝前期
D.明朝中期
19、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20、试试你的眼力,下面搭配错误的是(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武松打虎——《水浒传》 D.黛玉葬花——《西厢记》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
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夏朝。
错误:夏朝
理由: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朝。
21.唐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6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2.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6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3.图11为我国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小华对它的评价:它是我国一部具有
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6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0分,共2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今天日本国内很多建筑的风格都和中国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颇为相似。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请列举唐朝与日本交往的一例史实。(2分)
材料二 宋元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参(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3)根据材料三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2分)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2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如图12。
图12:赵州桥
(1)图12是世界仅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的设计者是谁?(2分)
材料二 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2)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2分)为这一新飞跃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2分)
材料三 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科学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这一状况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4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请回答:(10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史实说明。(4分)
材料二 如图13、图14
(2)图13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2分)图12体现了元朝怎样的历史趋势?(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2分)
27.我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明清历史”专题学习班会。请你参与:(10分)
【政治体制】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 偏房 (图15),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图15指的是哪一机构?(2分)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标志?(2分)
【抗击侵略】
(2)明朝和清朝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战争?(请举一例,2分)
【中外交往】
中国在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加强对海外各国的联系。
(3)图16和图17反映明朝中外关系史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持续多年的壮举有何重要意义?(2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密 封 装 订 线
考室座位号
图9
图10
图11
图14
图13
密 封 装 订 线
图15:偏方外景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图17
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