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14:1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说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的是胡萝卜先生漏刮一根胡子,胡子沾到果酱后慢慢变长了,之后它的长胡子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有趣,故事只呈现了大部分内容,第一次出现了没有结尾的课文。编者的意图非常明确,在前一课学习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预测方法之后,这篇课文的学习就重点围绕“运用方法”展开。文章开头处的阅读提示开门见山,提出“读下面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提示学生边读边预测,顺着故事的情节去猜想。文章结尾处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课后练习紧接着引导学生继续预测:“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这样想?”有了自己的猜测,再听老师把故事讲完,从而证实自己的预测。课后练习中还有四位学习伙伴的提示,让学生明白哪些地方可以预测,可以依据什么去预测,预测要有依据,还可以修正自己的预测。这样的文本编排方式,很好地帮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真实的阅读经历,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关注文章内容和细节,根据线索进行预测,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把思维过程显性化,在真实的阅读中发展学生预测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
二、说学情
这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从二年级过渡,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课文的课后题有根据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预测策略。加之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比之前又多了许多,在课堂上的把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一些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多一些思维的训练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读识记“萝、卜”等5个生字,理解“发愁、晾”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故事内容,能一边读一边根据生活经验、前文故事情节、题目、插图等线索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并能在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内容不同时及时修正之前的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作用和阅读的快乐。
3. 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说一说理由,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期待。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一边读一边根据生活经验、前文故事情节、题目、插图等线索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并能在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内容不同时及时修正之前的预测。
五、说教学法
教法方面,因为本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所以本课教学时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层层推进,要从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开始,实践并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逐步培养边阅读边预测的习惯。
为了突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课文内容,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 中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策略单元的课文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更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趣味,体验学习的快乐。所以要将策略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课后题和学习提示等,真正开展边阅读边预测的教学实践,实现从自读自悟、尝试运用到合作交流、独立运用。 学法方面,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首先通过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课文方面,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观察图片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预测环节,让学生成为讲故事的主人,创造故事的主人,为结尾处的续编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构思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程开始,我会出示弯弯曲曲的“长线”,以此引导学生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呢?学生进行有依据猜测后,我会告诉大家“这弯弯曲曲的长线和胡萝卜有关”,然后出示“胡萝卜”图片,揭开课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由此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预测课题,学习生字《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学会预测,虽然是自读课文,但是为了突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课文内容,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首先,我会请同学们根据题目来猜猜看,这篇故事会写什么呢 接下来,我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熟字加偏旁、形近字辨析)识记生字,从而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最后通过“抢收胡萝卜”检验学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三)品读感悟,预测训练在这里我把课文分成三个板块,设计不同的预测点,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内容预测故事发展,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第一板块:借助“发愁”,引发猜测 ,猜猜“胡萝卜先生为什么发愁 ” 同时借助图片理解“发愁”的意思“胡萝卜先生常常为长胡子发愁。”那么,接下来故事里可能会发生什么呢?你又是怎么想的?让小组成员在不打开书本的情况下展开讨论,请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对学生的猜测进行总结,随后出示第2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根据表格进行预测,完成学习单。最后借助多媒体出示第三段,指名进行朗读,学生边听边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对不合理地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第二板块:
1、出示第4段请同学们大胆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真的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了麻烦吗?
2、齐读第五段后,猜测小男孩会怎么做,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猜测后,朗读第6段并验证预测,抓住“扯、剪”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接下来,以同样的方式猜测鸟太太的做法,猜测故事可能发展的几种情况。
第三板块:通过对比两个情节,总结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可以作为男孩的风筝线、鸟太太的晾衣绳,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感受这类课文的独特表达之处。
(四)拓展延伸,续编故事由于第三环节的学习为拓展延伸,续编故事打下基础,所以,我会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按照“...的...”句式写一写,进行续编故事。其次,展示优秀的故事续编,并请学生口述分享自己的故事续编。最后,想一想,根据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创编进行预测方法的总结。
(五)回味总结,感悟主题在这一环节,通过再次朗读课文,回味整篇童话故事内容,感悟胡萝卜先生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别人,让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觉得非常快乐,这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最后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身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事例,从而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六)创意绘写,拓展阅读课程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习:
1、创意绘写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谁?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请学生画一画,并写上相应的对话,创作《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连环画故事。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是对本课能力目标的进一步训练,用绘画加描写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预测故事的阅读兴趣。
2、拓展阅读通过出示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的目的。
《躲猫猫大王》 《帽子的秘密》 《小灵通漫游未来》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八、说教学反思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个诙谐幽默有趣的故事,故事中都是围绕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而展开的一个个故事。本次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的;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通过故事学习知道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开始时,我采用了谜语引题的方式,让孩子通过猜谜语来引出接下来的内容,同时也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了,都纷纷加入到了猜谜语中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首先吸引的孩子的兴趣,激发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接下来的环节孩子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而且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孩子也都能积极地回应。因此我认为,每个课程的引题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开始能为接下来更的开展活动做好铺垫工作。
但是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也有不足之外,活动后我也做了反思。在活动中老师主讲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留给孩子发言的机会比较少,而且我还是一个比较心急的人,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孩子回答之时当我一听到是我想要的答案,就是迫不及待地接下去。提问中我的语言组织得也还不够精练。但是我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孩子自主阅读的时间,同时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这样就可以挖掘课本中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整节课下来,我也梳理了,总结了一下,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讲得太多,留下孩子讲的机会少,教师讲得很累,而孩子发表的计划却被束缚,应该放手给孩子说的机会,让孩子自主、自由的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想,再由教师来补充,这样放手给孩子的机会就更多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