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8-16 16: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修二 第26课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重点难点
四、学情分析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过程 本课是高中新课标岳麓版必修二世界经济史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地作用。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一、教材分析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辩论和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过程与方法三、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四、学情分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我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通过合作学习法、自我探究法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学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辩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表现、载体,进而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的态度。从而有效地落实本课的三维目标,这种设计富有生活气息,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1. 引起兴趣,进入角色(导入)2. 师生互动,共探新知(新课)3. 组织讨论,总结概括(小结)六、教学过程4. 巩固练习,贴近高考(习题)你的生活与哪些外国品牌有关目的:让学生了解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全面侵入,深入到生活里头成为人们呼吸的世界,渗透到最具体的生活内容跟细节之中了。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集中思维,通过导入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过渡到经济全球化新课的教学。讲授新课 粤海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铁路跨海通道。2003年粤海铁一号渡船下水一、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磁悬浮列车 1994年5月6日连接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通车。从此,隔断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天堑变通途,人们只要坐上被称为“欧洲之星”的高速列车,穿越海底隧道,连接伦敦、巴黎、布鲁塞尔仅需3个小时。被接近的距离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就被推倒,墙两侧的德国人民终于可以自由来往了。 推倒柏林墙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1999年底,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000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数量达到63000家,其附属公司至少达69万家,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1999年,所有跨国公司附属公司的资产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3.5倍,达17.68万亿美元,销售额为14万亿美元。1999年,跨国公司海外附属企业货物和服务的销售额为135640亿美元,超过同年世界货物和非要素服务出口规模(68920亿美元),几乎是世界货物和非要素服务出口的两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的增长设疑: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分析促使经济全球化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设计目的:锻炼学生分析材料概括问题的能力。原因:科学技术的推动
生产力的提高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运用
两极格局的结束
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为什么一辆汽车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
商品“世界胎儿化”
外胎、内胎
比利时风扇、皮带
丹麦金属构件
瑞典发电机
法国配电器
德国点火器、油泵
英国电气配线
西班牙加、散热器
奥地利灯管、汽缸头
意大利油漆、轮胎
荷兰启动器
日本福特汽车
生产网络 玻璃、
收音机
加拿大 车身底板
齿轮
瑞士阀门、螺母
美国CASH商人说:哪里有钱赚,我就去哪里设问: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国际贸易的增加
世界市场的扩大
国际分工的成熟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效利用资源
为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生活设问:请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经济
全球化如何丰富和方便人们的生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的问题分化的世界 当世界收入前20%阶层之所得,是所有其余人的4.8倍;一个为Nike球鞋做广告的篮球明星之所得,超过75,000名生产这球鞋的印尼工人所得之总数;全香港国民总收入(GDP)还比不上“财富500”榜上排第五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营业额,甚至全中国12亿人民的国民总收入,也只不过相当于同一榜上前七家公司营业额之和的时候,我们这世界显然是和平等、自由、博爱的理想颇有距离了。

——陈方正《迎接美妙新世纪:期待与诱惑》
载《书屋》杂志2002年第4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图为10月8日,美国纽约道琼斯指数 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23%,但消耗能源75%,商业用燃料占79%。消费原木占46%,消费板材78%,钢产量占72%,排出的二氧化碳占75%,排出的氟氯化碳占90%。其人口增长很慢,但人均消费的能源却是发展中国家的35至50倍 。
——摘自卫建林 《历史没有句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
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
獗、大规模地区动荡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只能迎而不可拒的,在全球化浪潮
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都不
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且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
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
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1990年纽约市长在时代广场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揭幕我国第一枚“世界地球日”邮票 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反对经济全球化 2004年11月19日,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市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反对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智利。 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任何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 辩论会:全球化只是个美丽的谎言?[设计意图]:
“理不辩不明”,通过辩论的形式,让不同的观点碰撞与交流,在碰撞中提高能力,在交流中提高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是美丽的谎言。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设疑探究]: (1)经济全球化不是谎言,那么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机遇? (2)经济全球化会使所有的国家都受益吗? (3)经济全球化是谎言,那么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挑战? (4)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一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6)现阶段,如何克服这一弊端? (7)发展中国家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四、经济全球化的展望 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材料一:2008年10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面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与会领导人就如何应对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拯救计划,列出一长串金融改革项目清单。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强调,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二:法国《世界报》指出,中国埋头发展经济,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英国《卫报》指出,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显然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世界力量。
(1)材料中“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你认为我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请你为我国“化挑战为机遇”献计献策。 巩固练习:材料分析(1)经济全球化。
(2)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
①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
③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