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19: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单元导读
主题内容
童话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的读音;会写“柴、冷”等13个字。
  2.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3.交流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生字卡
旧围裙
饥饿
卷发
几乎
擦燃
明晃晃
蜡烛
富商
火焰
挣钱
划出
喷香
zhēng 挣扎
zhèng 挣钱
多音字


jī 几乎
jǐ 几个
huǎng 明晃晃
huàng 摇晃
多音字


pēn 喷泉
pèn 喷香
自由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词语释义
乖巧:言行讨人喜欢。
赤脚:光脚,不穿鞋袜。
摇篮:婴儿卧具,形状略像篮子,多用藤、竹制成,摇动时可使婴儿悠然入睡。
围裙:工作时围在身前的裙子。多用布或橡胶制成,可避免弄脏衣服。
哆哆嗦嗦:形容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的颤动,牙齿上下打架也为哆嗦的表现。
挣钱:出力赚钱。
词语释义
精致:精巧细致,质量好。
圣诞树:圣诞节期间在一些常绿树上点缀些小蜡烛、玩具、礼物等以增加节日气氛,这些树称圣诞树。
富商: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明晃晃:光亮闪烁的样子。
慈爱:仁慈喜爱(用于年长者对年幼者)。
喷香:香气浓厚;非常香。
饥饿:肚子空而想吃东西。
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街上卖火柴,因为卖不掉火柴而不敢回家。小女孩反复擦燃火柴,在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内容梳理
一.(第1-4自然段):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二.(第5-9自然段):小女孩反复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美好的幻象。
三.(第10-11自然段):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默读1-4自然段,用文中语句说一说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里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
有着金黄色卷发的很美丽
又冷又饿冻得蜷着腿缩成一团却不敢回家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那双鞋?
作者着力描写那双大鞋是为了凸显小女孩家境贫寒。天冷极了,下着雪,小女孩连一双自己的鞋都没有,只能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路上走。她如此可怜还受到男孩子的嘲弄,让读者感受到小女孩的绝望和无助。
女孩又冷又饿,为什么不回家
卖不掉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可见爸爸对她十分冷漠,没有父爱。“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写出了她家的贫穷。
默读5-9自然段,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
默读5-9自然段,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
5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犹豫了很久
毫不犹豫
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愿望?现实又是怎样的?
擦燃火柴 幻象 愿望 现实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温暖的大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光明、快乐
疼爱
欢乐
食物
温暖
寒冷
饥饿
痛苦
孤独
冻死
默读10-11自然段,为什么小女孩死后会“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呢?
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的。特别是见到了最疼爱她的奶奶,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这是她的愿望,所以她死了嘴上还带着微笑。
课文中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有什么作用?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
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 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体现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交流
说一说课本的哪个部分让你印象最深刻?
句子解析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烘托了小女孩的孤独、可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文章接下来写的却是一个小女孩的悲惨故事,快乐的节日氛围更衬托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句子解析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在下着雪的大年夜,穿着一向是妈妈穿的又大又旧的拖鞋,根本是起不到保暖作用的,说明小女孩家很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
句子解析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两个“谁”强调了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一个人给过她一个硬币。小女孩的寒冷不仅来自于天气更来自于人们的冷漠无情,她从身体一直冷到了内心。
句子解析
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没有注意自己美丽的金发,是因为此刻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无暇顾及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为她对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这样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句子解析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她得不到家人的爱,感受不到家人的温暖。冷酷的家人让小女孩更可怜了。
句子解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这句话讲小女孩想从许多火柴里抽出一根来,擦燃了暖暖手,但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自己却燃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终于抽出了一根。
句子解析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这道“奇异”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满足。在这雪花漫天飞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这对于一个“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的小女孩来说,实在是非常可贵的。
句子解析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快乐。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慈爱的奶奶就会不见的。所以,她不顾一切,“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这句话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
句子解析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指的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对于她来讲,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只有“死亡”,现实多么残酷!
句子解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却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了谁也不关心她。这些美好的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课本主题
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象,最后在大年夜,在幻象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学写字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1805-1875)
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野天鹅》《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写字表里的13个字。
2.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
3.预习下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