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程序框图
科目 数学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 师
一、教学分析
《程序框图》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的第二节内容,《算法初步》是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它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算法思想应该是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而《程序框图》则是《算法初步》的奠基石,它非常重要,但并不神秘.新教材的编写特别强调了知识的螺旋形上升,此时引入程序框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建立概念修通渠道.让学生借助他们已有的大量经验抽象出程序框图并认识其特点;再依据程序框图和特点来设计一个具体的算法,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认知;最后通过典型解题步骤提炼算法的过程,使算法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构造性数学,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2.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程序框图的学习,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程序框图及其特点,体会算法思想. 难点:根据算法实例抽象概括程序框图和特点;依据概念设计算法.
四、教学策略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认识过大量的算法实例,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提炼程序框图,体会算法的思想.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1:算法的概念 ,算法的特点:? 问2:算思考:写出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一个算法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求解过程一步步表达出来.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新课生成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算法思想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程序框图. 有了上面所举实例,学生对程序框图开始有了一些认识,但对概念的比较全面的描述还有一定的困难.
应用举例 1. 框图中具有赋值、执行计算语句的是( ) A 处理框 B 输入、输出框 C 循环框 D 判断框 2.下面程序框图中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符号是 ( ) 3.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高为h,求给定一组边长和高的正四棱锥的体积,写出算法,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同组同学做补充。补不断完善最后得出算法。教师追问如何设计一个交换两个变量值得算法呢? 体会计算机算法中对大数的处理过程,算法思想的建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并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模型和解决的办法 利用具体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为题的理解,为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练习 4.下边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是( ) A.输出c,b,a B.输出最大值 C.输出最小值 D.比较a,b,c的大小 5.读下面框图, 说明该程序 框图输出的结果。 学生自主解决 巩固算法
课堂小结 1、程序框图: 2、算法的描述方式: 3、算法的特点 学生归纳 老师补充 巩固新知
课时作业 课后作业:教材A1,3 B组1,3 独立完成 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