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1 物体的质量]
一、选择题
1.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2.[2020·鄂州] 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
A.9 t B.9 kg
C.9 g D.9 mg
4.一架托盘天平底座的铭牌上标有“200 g”的字样,其表示的含义是 ( )
A.砝码盒内最大砝码的质量是200 g
B.天平的最大称量值是200 g
C.天平自身的质量是200 g
D.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200 g
5.[2020·呼伦贝尔] 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使横梁静止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6.[2020·咸宁] 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图图下实验计划: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7.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 g。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4 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
A.33.2 g B.31.6 g C.43.2 g D.35.8 g
8.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如图图果使用了磨损的砝码,则 ( )
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不能确定测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9.在配制盐水的实验中,天平已经调节平衡,为了测量10 g食盐,则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将食盐直接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B.将食盐直接倒在天平右盘进行测量
C.在天平两盘中垫上两块不同的纸片,再将食盐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D.在天平两盘中垫上两块相同的纸片,再将食盐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二、填空题
10.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用符号表示):一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________;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0.2________;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1.5×103________。
11.民间艺人把一块质量为30 g的橡皮泥捏成小猫的形状,小猫的质量________30 g;若艺人把该小猫带到太空,小猫的质量________ 30 g;艺人又用3 g的小玻璃球嵌入小猫脸部作为眼睛,这时小猫的质量________30 g。(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2019·贵港] 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该同学下一步的正确操作是: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13.如图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前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时情况如图图图乙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小明用最大测量值是180 g的天平测一石块的质量,如图图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明使用天平的错误之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4.林红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天平水平平衡后,林红按如图图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勇立即对林红说:“这样操作存在两个错误。”小勇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红虚心地听取了小勇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图图甲所示的情况,她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图图丙所示,那么林红所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15.小刚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盐水的质量,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 g、50 g、20 g、10 g、5 g等。
(1)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B.称出烧杯的质量m杯
C.计算盐水的质量m盐水=m总-m杯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关于“如图图何用天平测出50 mL盐水的质量”,小刚和小花持有不同的测量方案。
小刚的方案:①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向量筒中倒入50 mL,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③50 mL盐水的质量m=m1-m2。
小花的方案:①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用量筒量出50 mL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内,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50 mL盐水的质量m=m2-m1。
你认为________的方案更合理,其理由是: 。
16.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产生怀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
(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 。
17.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约有1000个),以下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量出将这些垫圈叠起的总厚度L和一个垫圈的厚度l,即为垫圈的总数
B.量出将这些垫圈叠起的总厚度L和十个垫圈的厚度l,即为垫圈的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一个垫圈的质量m,即为垫圈的总数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即为垫圈的总数
答案
5.1 物体的质量
1.A
2.C 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空间位置、状态、环境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故C正确。
3.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 kg,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即60 kg×15%=9 kg,故B正确。
4.B
5.D 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使天平平衡,故D正确。
6.B 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合理步骤: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⑤⑥。
7.B 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4 g,即1个20 g的砝码,1个10 g的砝码,还有一个5 g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38.4 g-35 g=3.4 g;
若木块和砝码放反,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实际质量为35 g-3.4 g=31.6 g。
8.A 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图图某砝码上标有50 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 g。如图图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会小于50 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 g,而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 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9.D 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应按“左物右码”放置,因食盐具有腐蚀性,所以在托盘中应垫上纸片再倒入食盐,为减小误差,两纸片应相同;所以,他接下来该进行的操作是:在天平的两盘中垫上两块相同的纸片,再将食盐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10.g kg g 一斤(500 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 g;物理课本质量约为0.2 kg左右;一只母鸡的质量在1.5 kg左右即1.5×103 g。
11.等于 等于 大于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把质量为30 g的橡皮泥捏成小猫的形状,虽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所含物质多少没变,因此小猫的质量等于30 g。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小猫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为30 g。当在小猫的脸部嵌入小玻璃球时,组成小猫的物质多了,因此质量增大,大于30 g。
12.将处在“0”点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32.6
由题意可知,放入的最小砝码的质量偏大,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于“0”点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中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游码左侧指在2.6 g处,则该物体的质量为20 g+10 g+2.6 g=32.6 g。
13.调节平衡螺母前,未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0”点处
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所测质量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14.(1)“0”点 右
(2)①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②用手直接拿砝码
(3)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9.4
(1)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点处,在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题图甲所示位
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称量时,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即图中的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同时加减砝码应用镊子,而图中是用手加减砝码的,所以这两个地方错误。
(3)若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图甲的情况,即表明物体较重,砝码较轻,故应该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此时所加砝码的质量是45 g,标尺上游码对应的示数是4.4 g,故物体的质量为45 g+4.4 g=49.4 g。
15.(1)EBDAC (2)小刚 小花向烧杯内倒入50 mL的盐水时,盐水不能完全倒出,测量的质量差小于盐水的实际质量,误差大
(2)小花的方案,由量筒向烧杯内倒入50 mL的盐水时,少量盐水附着在量筒壁上不能完全倒出,测量的质量差小于盐水的实际质量。而小刚的方案则避免了上述情况,所以小刚的方案比小花的方案更合理。
16.(1)天平
(2)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总质量为m1;②待杯中冰在室温下熔化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③根据m1=m2,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7.D (1)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小橡胶垫圈的数量(约有10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故A、B、C错误。
(2)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10个垫圈的质量m,则=即为垫圈的总数,该方法可行,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