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一、选择题
1.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反射
B.增强声波反射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2.关于声的利用,如图图所示的事例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
3.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4.[2020·随州] 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图所示)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5.如图图所示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 )
6.某歌舞厅晚上播放舞曲时,周围居民都能听到,对此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振动有规则,不属于噪声,属于乐音
B.从环保角度看,舞曲干扰了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
C.舞曲一定是乐音,不是噪声
D.舞曲可能是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
7.控制噪声污染是某市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如图图所示是某街道上的噪声监测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速度
B.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强弱
C.该装置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载重卡车驶近时该装置显示的数值减小
8.[2020·湘潭] 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不能控制噪声
9.[2020·邵阳]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采取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二、填空题
10.资料显示: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 min内能振动300次,但人类不能听到这种声音。根据你学过的声音知识判断,人类不能听到这种昆虫的声音的原因是它发出的声音为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1.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实际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会发出________ 来辨别是不是食物,蝙蝠采用的方法叫________ ,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____,请你再举一例利用此原理的实例:________(合理即可)。
12.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渔民利用声呐探测大海鱼群,属于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工人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属于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均选填“信息”或“能量”)
13.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4 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500 m/s)。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4.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这时从教室外传来了某歌星优美的歌声,此时的歌声对同学们来说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此歌声的振动是________ (选填“有规律的”或“没有规律的”)。
15.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期间,考场周围有“禁鸣喇叭、缓行,谢谢合作!”的提示牌,其中“禁鸣喇叭”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关闭门窗,可以减小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16.如图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图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探究题
17.“声音有能量吗 声音具有的能量与它的响度是否有关呢 ”小军同学在学习声现象知识中想到了这两个问题。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设计了如图图所示的实验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其中A为一个圆筒,它的右端用橡皮膜包住并绷紧扎牢,左端蒙上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对着点燃的蜡烛B后,拍打右端的橡皮膜,观察蜡烛火焰。
请根据下表小军对“声音是否具有能量”的探究过程完成“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的探究。
探究内容 实 验 过 程
小孔到烛 焰的距离 实验做法 观察内容 探究方法
声音是否 具有能量 2 cm 拍动橡皮膜 烛焰是 否晃动
声音的能 量与响度 是否有关 2 cm
18.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下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上行驶时噪声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试验车型 车速/ (km·h-1) 普通沥青路 面噪声/dB 多孔沥青路 面噪声/dB
1 A型轿车 80 85.4 78.5
2 A型轿车 100 92.6 80.6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 。
② 。
(2)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产生的噪声大小还可能跟 (写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
答案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A 大礼堂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
2.D
3.B 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低于20 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4.B 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20000 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 Hz~50000 Hz,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超声驱狗器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故B正确,A、C、D错误。
5.C
6.C 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振动有规则,不属于噪声,是乐音,故A正确;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故B正确;舞曲能使人愉快,是乐音,如图图果舞曲影响他人休息,则是噪声,故C错误,D正确。
7.B 由图可知,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为35,表示此时的噪声是35 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正确;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载重卡车驶近时噪声会增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将增大,故D错误。
8.B 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故B正确,A、C、D错误。
9.C 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大一些,后面的学生能听到老师的声音,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安装噪声监测器只能测出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10.次声波 昆虫的翅膀在1 min内振动300次,1 min=60 s,它振动的频率f==5 Hz,该声波是次声波。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5 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
11.超声波 回声定位 声呐 B超
12.能量 信息 信息
13.10500 不能
14.噪声 有规律的
15.声源 响度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关闭门窗控制噪声的传播,可以减小噪声的响度。
16.信息 响度 声源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的状况,所以此时的声音传递的是信息;如图图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以免影响他人,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7.转换法 轻拍、重拍橡皮膜
烛焰晃动幅度是否不同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第1个实验通过观察烛焰是否晃动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运用了转换法;第2个实验中,小孔到烛焰的距离仍然保持2 cm,轻拍橡皮膜和重拍橡皮膜,使橡皮膜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观察烛焰晃动幅度来比较声音能量的大小,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18.(1)①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
②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2)车轮的粗糙程度
(1)由题意可知,两次实验中所用车型相同。根据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2)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车轮的粗糙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