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5 奇妙的透镜(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5 奇妙的透镜(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5 14: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3.5 奇妙的透镜]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为凸透镜
B.a、c为凸透镜,b、d为凹透镜
C.a为凸透镜,b、c、d为凹透镜
D.b、c为凹透镜
2.如图图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
A.a B.b C.d D.都不行
3.[2020·株洲改编] 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4.[2019·盐城]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图所示的操作最合理的是 (  )
5.如图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  )
A.白纸上有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
B.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
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
D.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
6.如图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画的一条光线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 (  )
7.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可以对光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9.如图图所示,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类似凸透镜的空气泡,你猜猜看,当平行光线穿过它后,光线会 (  )
A.发散 B.会聚
C.仍平行 D.不改变方向
10.如图图所示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两个不同凸透镜后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长
B.凸透镜焦距长短与表面凸起的程度无关
C.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与表面的凸起程度无关
D.凸透镜表面越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明显
二、填空题
11.根据所学透镜知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图所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开有细缝的小盒、充满水的圆柱形透明小药瓶、小灯泡、电池、导线等,其中,装水的小药瓶可对光起________作用。移动小药瓶,当灯泡处在小药瓶的________位置时,就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
12.如图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通过凸透镜会聚于F点后又射向平面镜。当用眼睛在平面镜前观察时,感觉光束恰好是从M点处射来的,则光束经过凸透镜的会聚点F到M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m。
13.同学们在讨论“如图图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图图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 ”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__位置。
14.物理课上,张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透镜,不知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能想出判别的方法吗 ”爱动脑筋的甲同学:“这还不简单,直接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嘛!”,同桌乙同学也不甘落后:“将它放在太阳下照一照也可以判断出来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作图题
15.如图图所示,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16.[2020·永州] 如图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将图中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
17.[2020·西宁] 如图图所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18.为了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强拿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进行了实验。请将以下实验步骤的每一步叙述补充完整。
(1)拿一个凸透镜________着太阳光。
(2)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________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________、最________。
(3)最后测量这个光斑到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19.如图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说明白光不是单纯颜色的光。小明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1)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2)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图图图乙所示),如图图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
3.5 奇妙的透镜
1.A
2.B  由图知:玻璃a、c、e、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能使光会聚,不符合题意;而玻璃b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符合题意。
3.A  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于一点,使该点温度升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
4.C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则由各选项图可知,A、D的操作错误;而B图不方便测量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C图中白纸与凸透镜平行,便于测出焦距,故C最合理。
5.D 6.C
7.D  判断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的依据,不是看折射光线的形状,而是要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较,若折射光线的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即折射光线靠近主光轴),则光变得会聚了;若折射光线的发散程度比原来大(即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则光变得发散了。
8.A
9.A  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因此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A是正确的。
10.D
11.会聚 焦点  装水的小药瓶相当于凸透镜,可对光起会聚作用;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能够成为平行光,则移动小药瓶,当灯泡处在小药瓶的焦点位置时,就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
12.0.6 0.2 
13.凸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
14.(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甲同学的方法是用手摸一摸,即依据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即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2)乙同学是通过将透镜放在太阳光下观察,即依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经过透镜折射后,能出现会聚亮点的是凸透镜,不能出现的是凹透镜。
15.如图图图所示
16.如图图图所示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7.如图图图所示
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18.(1)正对 (2)纸 小 亮 (3)凸透镜光心
19.(1)折射 (2)大于  (1)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2)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