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 动物的发育 教学设计(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 动物的发育 教学设计(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5 16:54:51

文档简介

第2节 动物的发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鸟类的发育过程;
2.描述鸡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3.通过实验、图示等,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4.领会动物正常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同保护环境与动物繁衍后代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鸡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鸡的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导入:鸟卵的结构。
【学生】回顾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鸟卵是怎样发育成雏鸟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 鸟类的发育
【教师】大多数鸟类的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开始发育,鸟卵产出体外后,亲鸟就开始孵卵。指导学生观察鸡的发育过程图片,结合生活实际,以小组形式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鸡卵的什么结构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2.你发现在孵化过程中鸡蛋的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吗?为什么?
4.刚出壳的雏鸡在形态、运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鸡的发育过程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教师】评价学生的答案,并进行小结:
1.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2.鸡蛋在孵化过程中,质量逐渐减轻。减轻的原因主要是,鸡等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完全是由卵黄提供的,而胎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可靠母体供给。卵生动物胚胎利用的营养物质里,一部分要被分解释放能量,供给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呼吸作用等
3.不能。没有受精的鸡蛋,即使外界条件再适宜,卵细胞也不可能进行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因此只有受精的鸡蛋,在外界提供的适合孵化的条件下,其内的受精卵才能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直至孵化出小鸡。受精的鸡蛋如果保存条件不适宜,发生某种破坏,也不能孵化小鸡。
4.雏鸡全身有稠密的绒毛,腿足有力,立即就能随亲鸟自行觅食。
由此引出早成鸟和晚成鸟的概念:
早成鸟:雏鸟全身有稠密的绒毛,腿足有力,立即就能随亲鸟自行觅食。如鸡、鸭、鹅。
晚成鸟:身上绒毛很少,腿足软弱,雏鸟发育还不充分,不能独立生活。如家鸽、燕子。
【学生】听讲,认识早成鸟和晚成鸟的概念。
【教师】所有的鸟卵孵化的时间都一样长吗?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一般体型较大的鸟类孵卵需要的时间较长,体型小的鸟类孵卵的时间较短。
【教师】播放视频:【知识解析】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师】小结鸟的发育过程:受精卵→雏鸟→成鸟。
三、课堂反馈
1.下列哪些鸟类的雏鸟,破壳而出后,全身有稠密的绒毛,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 D )
①鸡 ②麻雀 ③鹅 ④家鸽 ⑤鸭 ⑥燕子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⑤
2.下列哪项不是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 D )
A.求偶 B.筑巢 C.交配 D.贮食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第2节 动物的发育(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鸟的发育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3.描述家蚕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4.描述蝗虫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5.通实验、图示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6.了解动物正常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动物繁衍后代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鸡、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鸡胚胎发育的实物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小蝌蚪找妈妈”漫画,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这么艰难才找到妈妈?
二、讲授新课
(一)两栖类的发育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青蛙发育过程的图片或播放视频:【知识解析】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结合生活实际,以小组形式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比较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图片或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教师】评价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小结:
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2.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上的不同。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呼吸器官 鳃 肺,用皮肤辅助呼吸
生活环境 水中生活 水、陆两栖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把青蛙的发育叫做变态发育吗?
【学生】结合青蛙的发育过程,回答。
【教师】因为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有明显变化。
【教师】在日本和美国,人们捉到了一些奇怪的青蛙。有的青蛙有五条腿,有的只有三条腿。
青蛙的变态发育是在水中进行的,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就可能出现畸形蛙!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青蛙。
【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昆虫的发育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片,说出家蚕的发育过程。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家蚕的发育过程。
【教师】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听讲,认识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教师】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家蚕的发育过程。
【教师】还有哪些昆虫与蚕一样是完全变态发育的?
【学生】回答。
【教师】蚂蚁、蜜蜂、蝴蝶、蚊、蝇和金龟子等昆虫的发育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了解其他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交互练习:【知识探究】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学生】使用交互练习,进一步认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交互动画:【知识探究】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思考:蝗虫的发育经过了几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学生】使用交互动画,回答。
【教师】总结:蝗虫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及生理发生了变化,为变态发育。像蝗虫这样,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学生】听讲,认识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知道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教师】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与蝗虫一样,属于不完全变态?
【学生】回答。
【教师】蟋蟀、蝼蛄、螳螂、蟑螂等昆虫的发育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了解其他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教师】小结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有性生殖 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蝗虫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三、课堂反馈
1.能鸣叫的蛙是( C )
A.雌蛙 B.雌蛙和雄蛙 C.雄蛙 D.雌蛙或雄蛙
2.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B )
A.菜粉蝶 B.蝗虫 C.家蚕 D.蝇
3.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是( B )
A.卵→若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