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3.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3.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5 19:0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目标
1.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
3. 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4.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体验—分析—实验,揭示能量的释放需要氧。
【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和呼吸的不同,以及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1.提问“你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
2.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最后会饿死在街头?
3.如果你在她的身边会怎样做?
【学生】1.讲述童话故事内容。
2.思考回答:冻死和饿死,由于没有食物提供能量。
3.畅所欲言(提供食物,给她温暖)。
讲授新课
(一)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食物的方式来补充能量。其实能量是由食物中的有机物提供的,有机物转化成能量,而食物中的能量是不能直接被人利用的。质疑:你知道能量是如何释放的吗?与哪个活动有关?
【教师】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剧烈运动时的感觉,也许会得到启发。
出示小资料:呼吸频率,发动学生分组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轮流测男生和女生在安静、迅速蹲起1分钟、休息2分钟后三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思考:
(1)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区别?
(2)哪种消耗的能量多(感觉最累)?
(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正比或反比)?
(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系密切吗?
【学生】实施实验,处理数据,交流自己小组的结论。横向、纵向比较数据得出规律,讨论比较,得出问题答案: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系密切。
【教师】设疑:什么是呼吸?人的呼吸是怎么一回事呢?吸进( )放出( )
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观察石灰水变化。
总结:呼吸指的是人或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过渡: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吗?(事先安排查找资料)
出示资料:植物所有的部位都能进行呼吸,植物的呼吸气体变化和人一样吗?(猜想)
【学生】体验,观察现象。
(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教师】放映多媒体课件,介绍该实验准备情况。强调指出:甲瓶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并分别用醒目的红、蓝标签注明。
【教师】提问:为什么蜡烛会燃烧呢?
【学生】空气中的氧有助燃的作用。
【教师】使用资源:【教学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
【学生】观察并准确地说出实验现象:放入甲瓶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而放入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
【教师】引导: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可见乙瓶中缺少氧气。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教师】种子萌发时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A. 将澄清的石灰水直接注入萌发的种子中,观察其变化。
B.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广口瓶中,然后用纱布包住萌发的种子,悬挂于广口瓶内,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C. 将萌发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密封。过一段时间,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教师】注意引导:确定上述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及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设立对照实验,即对煮熟的种子也要完成同样的实验操作,以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学生】小组同学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依照课本上的操作或D方法完成该实验,体验动手、动脑的快乐。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合作能力。同时总结出: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三)种子萌发时释放热量
【教师】播放课件。
【教师】讨论温度计示数。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释放出热量。同时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除此以外,种子呼吸还能产生水。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热量)
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原理: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种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既然种子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构成其他植物器官的细胞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提示:
1. 萌发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种子则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请同学们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对该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2. 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计划时,要先确定实验材料。
3. 设计实验方案时,可参照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4. 实施你组制定的实验计划,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用新鲜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做实验材料时,都能观察到植物的呼吸现象,这表明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原理: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
线粒体
概念:我们将生物体的细胞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热量)
(四)能量的利用
【教师】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去哪里了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能量利用的具体实例。
【学生】思考,看图。
【教师】生物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能量。人的活动,植物开花结果,即使是睡觉也要消耗能量。你能举出一些能量利用的例子吗?将你列举的事例介绍个其他同学。
【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回答。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不同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不一样,活动剧烈的需要能量多。因为剧烈活动呼吸频率快,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教师】展示身边的科学:农民松土、排涝、晾晒粮食、低温贮存水果和蔬菜。
三、课堂反馈
建议使用:【同步测试】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docx。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