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5 23:0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022年苏炳添获得了2021年举办的2020年夏季奥运会4×100米奥运铜牌!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了解统一的大和政权;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影响;理解武士集团形的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古代日本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特点:
岛屿众多
山地众多,平原少
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便于发展渔业,航海业
便于畜牧业发展
灾害频繁,忧患意识较强
地理环境影响:
日本
绳文时代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镰仓时代
南北朝时代
室町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
江户时代
明治时代
大正时代
昭和时代
平成时代
令和年代
早期文明
6世纪以前
大王权利很大
6-12世纪末
幕府执政
12末-14世纪
战国时代
明治维新
奴隶社会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樱花萌芽: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大和兴起的地方
一、樱花萌芽: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阅读教材P52页,找出日本国家兴起、统一时间。
1.兴起:
①公元1—2世纪,日本各地形成100多个小国;
②公元3世纪中叶,大和兴起。
2.统一: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王
贵族
贵族
贵族
贵族
部民
(田部)
部民
(海部)
部民
(锦织部)
部民
(锻冶部)
依靠
部民制
最高统治者
部民地位
奴隶社会
近似奴隶
私有领地
3.大和政权的组织管理
阅读课本P52,说一说大和国是怎样统治全国的?

樱花绽放:大化改新,走向封建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部民在当时是生活在最底层、地位最低下的人,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
材料二:短暂而繁荣的隋朝,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2)隋唐的先进强大,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1)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
催生改革观念
二、樱花绽放:大化改新,走向封建
1.背景
材料三:“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曰没处天子无恙’云云。——《隋书.倭国传》
材料四:“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
645年,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
大和国宫廷政变——乙巳之变
中大兄皇子
(天智天皇)
材料五:天智帝雅恶之,遂与藤原鎌足合谋诛入鹿,送其尸于虾夷家。于是汉直等聚集亲族,为虾夷备。天智帝使将军巨势德大古,喻以君臣大义。高向国押谓汉直等曰:“吾侪坐君大郎当见诛戳,大臣亦不免拒战,复为谁乎?”弃兵而去,众从而散走。虾夷临诛,取天皇记、国记、宝货,自烧之。船惠尺收其煨余国记,以献天智帝。帝许其亲族敛葬虾夷、入鹿及哭泣。——《日本史「(卷之二百卅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逆臣》
孝德天皇(轻皇子)
(4)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官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远古时期,日本盛行自然和精灵崇拜,信仰多神,特别崇拜太阳神——天照大神,后来逐渐发展成神道。神道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都应受到崇拜。进入文明社会后,统治者宣称太阳神是其他所有神的统治者,天皇被称为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天神主宰人间。天皇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
天皇的来源
2.时间
3.内容 政治
经济
阅读课本P53,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646年,日本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二官八省制),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①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②班田收授法: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均田制)
③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大和 正式改称 日本国
想一想,这些改革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抑制了土地兼并,减少了剥削,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政府的综合实力
4.性质:中央统治者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变革。
5.结果: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奈良时代元明女帝出行图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唐风浸润奈良城—古代日本
以史为鉴:日本经过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迅速崛起为封建制强国,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现如今我们面对日本文化(日漫)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又该如何做?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态度:正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行动:取其精华,学其所长,为我所用。

樱花败落:武士崛起,幕府掌权
材料: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723年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10世纪左右)封建庄园形成,“不输不入”
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三、樱花败落:武士崛起,幕府掌权
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目的),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性质),成员称为“武士”。
1.背景
(12世纪晚期)
击败
源氏
平氏
镰仓幕府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权力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2.镰仓幕府统治的确立
从此天皇成了退休老干部,空虚寂寞冷,将军成了管事的主,幕府时代来临。
在日本历史上,幕府统治共历三朝。
1192年-1333年为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时期;
1336年-1573年,为足利尊氏开始的室町幕府统治时代;
1603年-1868年,为德川家康开始的江户幕府时代。
源赖朝
(1147——1199)
“当生与死逼迫你选择时,唯干脆利落地选择死。”
“我讨厌考虑那些所谓的是非、正邪。不顾一切的尽心侍奉,无论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主君就可以了。”——山本常朝《叶隐》
思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3)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2)效忠对象: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3.武士道精神
(1) 内容:忠君、节义、廉耻、勇武等。
材料二: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一:武士道的思想带给日本的好处就是:整个民族的团结一气。在最近百年里,日本就是靠着这种思想,不断的发展自己。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现在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阅读材料,分析武士精神产生的(4)影响。
1—2世纪建国
5世纪,大和政权一统日本
时间:
内容:
影响(结果):
12世纪晚期;源赖朝;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大权旁落
武士崛起
幕府掌权:
武士道: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646年,孝德天皇,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
武士效忠主公
【课堂小结】
1.右图是“汉倭奴国王”金印,“倭奴国”指的是( )
A. 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 B. 天皇统治时期的日本
C. 6世纪前的日本 D. 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
2. 公元7世纪,日本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照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下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家统一的需要 B.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C. 改革派积极提倡 D. 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3. 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形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据此可以推知,日文形成于(  )
A.大化改新时期 B.幕府统治时期
C.倒幕运动时期 D.明治维新时期
4.观察右图政治体制示意图,它体现了(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C.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D.古罗马的行政架构
【课堂练习】
C
B
A
C
5.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根据你的判断,颁发诏书的是( )
A.孝德天皇 B. 明治天皇 C. 明仁天皇 D. 彼得一世
6 .下表中的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
7.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
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
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  )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A
B
C
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
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
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
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
极度恭顺又极度讨厌被使唤
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
极度勇敢而又极度胆小
极度保守而又极度喜欢新事物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拓展阅读:《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