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地面上的动物 同步测试(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地面上的动物 同步测试(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5 20: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地面上的动物
1.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B.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C.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 哺乳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
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B. 所有哺乳动物体表被毛
C.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陆生的 D. 有的哺乳动物能在空中飞行
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B. 胎生、哺乳、恒温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
C.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活在陆地上
D. 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4.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______的一个类群,它们的大多数体表长有______,几乎所有种类都通过______直接产下幼崽,幼崽靠母乳喂养长大,哺乳动物是______温动物。
5.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表明,现存的各类哺乳动物( BCDEFG)具有共同的______。
(2)原始哺乳动物A向不同的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______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3)如果改变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这些动物就会通过______来适应新的环境,并有一部分在______过程中被淘汰。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分化,其中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因此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故A不符合题意。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适于复杂的陆生生活,故B不符合题意。胎生、哺乳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哺乳为幼体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因此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但不是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故C符合题意。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故D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哺乳动物中,鸭嘴兽的生殖方式为卵生,是哺乳动物中较为低等的种类。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AB错误。有的哺乳动物适于水生生活,如鲸鱼、海豚等,而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陆生的动物。C错误。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而且蝙蝠具有两翼会飞,猎豹、袋鼠和家兔等属于哺乳动物,但不会飞。D正确。
3.D 解析: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但是不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故A错误。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但是恒温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因为鸟类也是恒温动物,故B错误。哺乳动物属于体内受精,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受精作用不是在水中完成,故C错误。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故D正确。
4.高等 毛 胎生 恒
5.(1)原始祖先(或答“祖先”) (2)生活环境 (3)变异 自然选择
解析:(1)图中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B-G)具有的共同祖先是A原始哺乳动物。(2)原始哺乳动物(A)向不同方向进化是由于各类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各种不同哺乳动物的内在原因是生物的变异是多方向的,而外部原因则是生存环境多样化。(3)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经过自然选择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该图可显示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在新环境中,只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被保留下来,而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则被淘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