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 其他营养方式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 其他营养方式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6 06: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其他营养方式》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把一条死鱼埋在一棵大树下一段时间后,死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A.被水冲走了
B.被腐生微生物分解了
C.被寄生微生物所利用了
D.被猫偷吃了
2.下列细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A.生活在肉汁中的细菌
B.生活在腐烂的木桩上的细菌
C.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
D.生活在人体内的链球菌
3.下列四类生物中,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
A.病原菌
B.寄生微生物
C.腐生微生物
D.大肠杆菌
4.细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A.水、二氧化碳、氧气
B.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C.腐烂的物质
D.有机物和水
5.枯草杆菌可以分解苹果内的营养物质来生活,这种方式是()
A.腐生
B.寄生
C.共生
D.竞争
6.下列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生活在人的肠道内制造维生素的细菌和人
B.大豆与根瘤菌
C.生活在牛胃肠内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牛
D.寄居蟹与它居住的贝壳
二、简答题
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影响,某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回答问题。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3)以上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请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D
二、简答题
(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菌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3)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中,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和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三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方案三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