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师版学案+随堂演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师版学案+随堂演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7 14: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备考导航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1.认识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动,理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必然性和总方向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关联性和逻辑性的解释能力。 4.了解“百家争鸣”中的各家思想尤其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相互促进。 2.难点:理解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背景
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2.表现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走向崩溃
(2)“战国七雄”
①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史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②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公元前256年周王室被秦国吞并。  各诸侯国挑战周天子权威,“礼崩乐坏”
4.影响
(1)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等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古代对华夏族周边民族的泛称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
(2)工商业
2.变法运动 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形式
(1)背景: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
(3)代表: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
       剥夺和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
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④影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生平: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没落贵族家庭。
(2)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思想保守部分
(3)
2.老子
(1)生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2)主张
百家争鸣
1.社会变革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2)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3)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2.百家争鸣
(1)内涵: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代表
(3)影响,
发掘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1“史料阅读”:“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 现象:战国时期临淄经济发达。关系:战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变革。
2.阅读教材P11“学思之窗”: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提示 材料反映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商鞅主张革新应建立在现实政治需要的基础之上。
3.阅读教材P13“思考点”: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提示 原因: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推动阶级关系变化及社会转型。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社会政治主张和要求,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核心内容:儒家的“仁”或“仁政”;墨家:兼爱、非攻;法家:法治等。
拓展教材·读一读
1.阅读“春秋时期青铜戈”(见教材P9)
信息解读:上图为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戈。“青铜戈”是青铜时代格斗兵器中最典型的代表,反映了古代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在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图示解释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信息解读:春秋中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行“履亩而税”(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晋国“作爰田(让土地和爵位脱钩)”,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权,促使当时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巨大变革。
3.阅读“战国形势图”图片(见教材P10)
信息解读: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出现混战纷争局面。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最后形成“战国七雄”。
易错排查·试一试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人民困苦,不值得肯定。(×)
2.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华夏族与周边族群日趋交融的纽带。(√)
3.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4.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广泛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推动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
6.孔子“仁”与老子的“无为”都对约束统治者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
7.庄子继承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8.“百家争鸣”的形成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主题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
【命题探究】
角度1 华夏观念的形成
史料 春秋列国形势图
解读 图中北戎和赤狄已进入黄河流域,在周天子和诸侯国之间。到战国时期,北戎和赤狄已融合于长城之内,体现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发展壮大、分布广泛。
思考 在图中□内填出东周都城,在○内填出主要诸侯国名称。从图中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看,对该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有何认识?
提示 都城:洛邑。诸侯国:①秦国;②晋国;③齐国;④楚国;⑤越国。认识:华夏族以文化政治的领先逐渐被少数民族认同,民族交融、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角度2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
史料 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夫如是,则四方之民①襁负其子而至矣”;“裔不谋夏,夷不乱华”②。战国时期,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③。
读史
① 指夷狄之民
② 裔、夷指戎夷蛮狄各族
③ 说明华夏族文化、政治领先
思考 从民族关系看,孔子和孟子的言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变化趋势?
提示 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华夏族不断发展壮大。
【素养提升】
1.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与发展的表现
(1)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华夏族形成,促使周边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同时也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
2.唯物史观——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的影响。
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号召与之斗争,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2)影响: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社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华夏作为政治、文化实体,逐渐被少数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主题二 富国强兵——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命题探究】
角度1 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史料一 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和战国时期的铁口犁
史料二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思考 结合实物史料,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
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以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为标志,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货币流通广泛,工商业发达。各诸侯国纷纷自行铸造货币,也反映出列国各自为政,经济自成体系的局面,经济发展孕育着统一要求。
角度2 商鞅变法及影响
史料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①……商鞅把“田里不鬻②”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③,目的是为了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读史
① 变法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
② 鬻(音yù):买卖
③ 在经济制度上的创新
思考 结合商鞅变法在制度上的创新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提示 承认了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化、斗争的成果,推动秦国实现了社会转型;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素养提升】
1.唯物史观——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贵族专政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巩固和扩展自身利益,掀起了变法运动。
(3)激烈的竞争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
残酷的列国兼并、竞争,迫使列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纷纷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
(4)法家思想的推动
在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2.历史解释——商鞅变法的特点
(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尚习俗等方面。
(2)彻底性:废除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制,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
(3)有效性:商鞅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
(4)进步性:商鞅变法剥夺和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主题三 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命题探究】
角度1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史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归纳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提示 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秩序。
角度2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史料 如果说道家智谋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最聪明的一页,法家智谋是其中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谋是其中最冷峻的一页,纵横家智谋是其中最无耻的一页,阴阳家智谋是其中最神秘的一页,那么,儒家智谋就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至为深刻的一页,是真正的大智谋。
——冷成金《读史有智慧》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
提示 诸子思想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素养提升】
1.唯物史观——“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地位上升,颇受重用。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3)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家国情怀——“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
(1)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为当时中国社会变革、转型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2)奠定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彰显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1.(2021·山东省六校高一联合考试)《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
A.平王东迁 B.列国纷争
C.华夏认同 D.王室衰微
答案 D
解析 周王被诸侯打伤体现了周天子权威的下降,故选D项;平王东迁是东周的开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子对诸侯的战争,不是“列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华夷的差别消失,排除C项。
2.(2021·广东省广附、广外、铁一三校高一联考)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
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可知,“九州”作为地理概念,其范围覆盖了原来不属于华夏文明观念中的“四夷之地”,说明华夏文明的向外扩展,故选D项。
3.(2021·江苏扬州高一期末)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
C.商鞅变法的推动 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故选A。
4.(2021·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期中)商鞅变法规定:强制大家庭拆为个体小家庭。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将大家庭拆为小家庭,有利于增加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选B项。
5.(2021·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期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  )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反映的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故选B项;A项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并未体现辩证法思想,排除C项;严刑峻法是法家社会管理思想,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1)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分析春秋战国时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2)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又如何理解上述观点呢?
答案 (1)因为出现了“百家争鸣”。
原因:社会面临激烈的变革。
经济:铁器牛耕广泛使用,农业经济提高到新水平,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政治:阶级关系变动激烈;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士阶层的活跃,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
(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
正如乙组所得出的结论“进步与发展”,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长足进步,分封制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文化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就像甲组所看到的,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战乱与灾难是这一时期的表象,进步和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实质特征。
所以,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