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5 23: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辛丑条约》
签订
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与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
目 录
义和团运动
1
抗击八国联军
2
《辛丑条约》的签订
3
壹 义和团运动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F7727753EAE971201A5B239F20AF3DC05895C581DED49937E1BE51DC352AFF65FAA77C0199EE415B2679E33E52A2665131BA42397B93ACF6BD14C5DB2D6A68E7
直隶(河北旧称)
山东
组成: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义和团运动
斗争目标:帝国主义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F7727753EAE971201A5B239F20AF3DC05895C581DED49937E1BE51DC352AFF65FAA77C0199EE415B2679E33E52A2665131BA42397B93ACF6BD14C5DB2D6A68E7
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清政府的态度:剿灭--招抚
捣毁教堂
拆毁铁道
砍断电线
口号:“扶清灭洋”
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义和团运动
局限性: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贰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5月28日
6月11日
6月中旬
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时间:1900年6-8月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廊坊阻击战
围攻使馆区
狼狈西逃
天津保卫战
对外宣战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义和团与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接到了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对使馆区的围攻,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F7727753EAE971201A5B239F20AF3DC05895C581DED49937E1BE51DC352AFF65FAA77C0199EE415B2679E33E52A2665131BA42397B93ACF6BD14C5DB2D6A68E7
结果
意义
失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无耻的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之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
——(德)瓦德西《拳乱笔记
叁 《辛丑条约》的签订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F7727753EAE971201A5B239F20AF3DC05895C581DED49937E1BE51DC352AFF65FAA77C0199EE415B2679E33E52A2665131BA42397B93ACF6BD14C5DB2D6A68E7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1.(经济)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2.(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4.(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各战略要地驻兵。
5. (行政)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动动脑筋:讨论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一九零零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顽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