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二十六课《猫》
授 课 人
授课班级 七年级 二班
教材分析 指导思想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都是写动物的。课文从三只猫的不同遭遇蕴含人生哲理。叙述与描写部分容易理解,其中的哲理需细细品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过程与方法: 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细节描写的作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生分析 在初中将近一年的学习中,学生对课文涉及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句子作用等知识点有所了解,并掌握了其中一些知识,为学习本课做了知识储备。
教学方法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及作者
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着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欣赏勾画课下关于作者的注释 调整情绪准备学习新课
字词处理 污涩 ( )怂恿( )婢女( )蜷伏( )惩戒( )怅然( )
诅骂( )红绫( )
注音、朗读,识记 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整体感知 一、默读,感知内容1、找到写三只猫起始段,划分文章结构。
2、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三只小猫各自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各自最后的结局和我的情感。二、思考把握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既然这样,那我们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必要的铺垫,并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人一组交流并在文中勾画:从来历、外形、性情、家中地位、结局、我的情感来比较:
文章开头这句话总领全文,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谈看法记录 理清情节并概括 进一步熟悉课文合作探究理解开头作用
练习 你们喜欢哪只猫,为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 对三只猫的结局你有什么感受 巩固所学思考新课
板书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第二课时
复习 提问上节课内容 依据问题回答
研读课文拓展 1、读关于三只猫的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一只( )猫2、 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 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4、理解“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情感的不同读(),我体味到( )的情感。5、结合下面句式,讨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章的主旨。对于(),我想说……小结: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你有没有误解别人或遭到误解?总结本节课 快速阅读,练习时抓住特征思考发言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齐读30、31段思考,回答按句式说话 谈出看法,交流理解主题自由说一说 从具体语句概括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理解直抒胸臆理解表达能力表达能力
板书 猫
第一次养猫——难过、酸辛第二次养猫——怅然、愤恨第三次养猫——受伤、愧疚
作业 练笔:写你熟悉的一个小动物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