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答司马谏议书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不复一一自辨 “辨”同“ ”,
2.于反覆不宜卤莽 “卤”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
2.固
3.见
4.修
5.如
6.于
7.为
8.以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故略上报
古义:
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
2.以致天下怨谤也
古义:
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3.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古义:
今义:全部,各种;全部的事物。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以膏泽斯民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3.以……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4.以兴利除弊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句式:
译文:
2.终必不蒙见察。
句式:
译文:
3.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句式:
译文:
4.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句式:
译文:
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许多有识有志之士开始思考现实,酝酿改革,积极寻求各种兴利除弊的措施,力图实现唐王朝的“中兴”。 ( )
2.唐穆宗不恤国事,荒淫无度,挥霍了安史之乱后大唐中兴的成果,自己也落得个命归黄泉的结局。 ( )
3.君王为了一己之私而大肆掠夺,实在是涂炭生灵,膏泽万民。 ( )
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君实”就是司马光的字,“临川”是王安石的字。 ( )
2.古人写信时,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某”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启”是“陈述、禀告”的意思,表示写信人向收信人表白启告。 ( )
3.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司”指官府、府衙。 ( )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于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旷日持久,则未尝不终于大乱。
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此臣所以窃为陛下计,而不能无慨然者也。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过今日,则臣恐亦有无所及之悔矣。然则以至诚询考而众建贤才,以至诚讲求而大明法度,陛下今日其可以不汲汲乎 《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臣愿陛下以终身之狼疾为忧,而不以一日之瞑眩为苦。
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选自王安石《上时政疏》,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古准今 准:衡量
B.厥疾弗瘳 瘳:痊愈
C.臣既蒙陛下采擢 擢:提拔
D.臣实预其荣辱 预:预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
(2)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3.()王安石在此奏疏中陈述变法革新的主张,其中提到了哪些与变法有关的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安石年幼时酷爱读书,过目不忘;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皇上认为王安石只知经术,不明时务,但在王安石看来,经术与时务并不是割裂的,经术可以用来治理时务。
C.王安石认为改变习俗、建立法度,是当时最为紧要的。这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虽然变法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2)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三、微写作。
6.()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信念,坚决实行变法。但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王安石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成为封建时代的官方定论。历史发展到近代,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开始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正面的评价,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呼吁改革。
请结合你对王安石的了解,以“王安石,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三年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2)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5.()苏轼曾经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结合文中曾公亮为官从政以来的事迹,你认为这个评价公允吗 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全解全析
*答司马谏议书
基础过关练
一、
1.辩 分辩
2.鲁 莽撞,粗野
二、
1.①计划 ②考虑 ③渡过 ④量词,次,回
2.①本来 ②顽固 ③巩固 ④坚持、一定
3.①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②加在动词前表被动 ③看见 ④拜见 ⑤同“现”,表现
4.①修正 ②修建 ③长,这里指身高 ④培养
5.①像 ②假如 ③往,到……去 ④及,比得上 ⑤或者
6.①介词,在 ②介词,从 ③介词,对于 ④介词,由于 ⑤介词,被 ⑥介词,表示比较
7.①算作,算是 ②介词,替,给 ③当作 ④介词,因为 ⑤名词,作为 ⑥介词,跟,同 ⑦和“所”连用,表被动 ⑧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
8.①和“所”连用,表示缘故、理由 ②连词,表结果 ③连词,表顺承 ④连词,表目的 ⑤介词,把 ⑥介词,拿,用 ⑦认为
三、
1.这里指回信。
2.两个词,以,连词,表结果,因而;致,招致。
3.一律,一概。
四、
1.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2.名词作动词,办(事)
3.形容词作名词,好事
4.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事业/弊端
五、
1.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是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
2.句式: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最终也必定不能被(您)理解。
3.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人主受命”。
译文: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
4.句式:宾语前置句,“何为”应为“为何”。
译文:那么众人又怎么会不凶猛地抨击我呢
六、
1.√ 兴利除弊: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
2.√ 不恤国事:不顾念国家大事。
3. 膏泽万民:施恩惠给人民。褒义词。不合语境。
七、
1. “临川”为王安石的籍贯,王安石的字为“介甫”。
2.√
3. “司”是“主管、掌管”的意思。
片段读写练
1.D 预:参与。
2.答案 (1)不任用贤才,不修明法度,苟且虚度岁月,那么侥幸也许可以无恙。
(2)这是我不敢回避越级进谏的罪行,而忘记(身负)竭力规劝陛下的责任的原因。
解析 (1)修, 修明;偷,苟且;假,虚假的,这里引申为“虚度”;幸,侥幸。
(2)所以,……的原因;越,越级;规,规劝;义,合乎正义的行为,这里引申为“责任”。
3.答案 指出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变法的条件,即培养任用贤才;指出变法要态度坚决。
解析 王安石在此奏疏中强调“享国日久……天下未尝不乱”,明确变法的必要性;指出现在“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穷”,直接亮明观点“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强调变法的紧迫性;文中多次提到“众建贤才”,指出培养任用贤才是变法的先决条件;引用《尚书》中的话,鼓励皇帝在改革中不要因为遇到一些阻碍就退却,要态度坚决。
[参考译文]
我私下观察从古以来的国君,在位时间很长的,如果没有至诚恳切、为天下忧虑的心意,即使没有暴政酷刑施加到百姓身上,天下未曾有不乱的。天下是最大的宝器,不大力修明法度就不足以维持,不广泛培养贤才就不足以守护。如果没有至诚恳切、为天下忧虑的心意,就不能询问考察贤才,讲求法度。不任用贤才,不修明法度,苟且虚度岁月,那么侥幸也许可以无恙。但天长日久,就没有不以大乱告终的。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朝廷中的职位,还不能说是得到了贤才,实施的政令措施,也不能说是合乎法度。官员在上胡作非为,底层的百姓贫困不堪,社会风气一天天地轻薄,国家财力一天比一天艰难窘迫,而陛下高居帝位,垂拱而治,从来没有询问考察(人才)、讲求(法度)的心意。这就是我私下为陛下谋划,而不能不有所感慨的原因。(如果)用古代来衡量现在,那么天下的安危治乱,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有所作为的时机,没有比今天更紧急的了。过了今天,我担心连后悔也来不及了。那么用至诚的态度询问考察、广泛培养贤才,用至诚的态度讲求并大力修明法度,陛下今日怎么能不抓紧时间去做呢 《尚书》说:“如果吃了药不感到头晕目眩,疾病就不能痊愈。”我希望陛下时刻忧虑这些昏愦,不要把一天的头晕目眩作为痛苦。
我已经承蒙陛下任用提拔,让我做了侍从官,朝廷的治乱安危,都和我的荣辱有关,这是我不敢回避越级进谏的罪行,而忘记(身负)竭力规劝陛下的责任的原因。
4.B “皇上认为王安石只知经术,不明时务”错,“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并非皇上对王安石的看法,而是其他人对王安石的看法。
5.答案 (1)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政务,他所安排的,大都效法这份万言书。
(2)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官员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佻狡黠的年轻人。王安石做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后,因为旱灾而离职,到他再次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又被罢免了。
解析 (1)当:掌管。注措:措置,安排。大抵:大都,大致。祖:效法。
(2)中外:朝廷内外。儇慧:轻佻狡黠。洎:到。岁余罢:被动句。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曾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年幼时喜欢读书,而且看过一次就终身不忘。
王安石的议论高深新奇,善于用雄辩和旁征博引来论证自己的主张,敢于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地立下纠正世事、改变传统风俗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政务,他所安排的,大都效法这份万言书。
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能了解爱卿,认为你只懂经术,不懂时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正是用来处理时务的,只是后世很多所谓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庸俗之人,因此世人才都认为经术不能用在时务上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 ”王安石答道:“改变习俗,建立法度,是现在最急需的。”皇上认为是对的。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对自己的意见很自信,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朝中百官各执己见,王安石引经据典,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辄就是好几百字,众人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变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官员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佻狡黠的年轻人。王安石做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后,因为旱灾而离职,到他再次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又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再被朝廷征召,前后共八年。
6.写作指导 “王安石,我想对你说”的题目限定了主要叙述的人称。内容上需围绕王安石变法表达自己的看法,虽可褒可贬,但最好以褒为主,肯定其改革精神及其影响,赞美其不畏人言之大无畏精神。
三年模拟练
1.B “窜他境”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两项;“移书诘盗”意为“下发公文追究盗贼”,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
2.C “有司”本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后也用作“官吏的通称”,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3.C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曲解文意。原文“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是省略句,应为“使(之)谕以指意,边害讫息”,意思是“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
4.答案 (1)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
(2)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解析 (1)此禁物也:判断句式。强:形容词作名词,强盗行为。间:区别。
(2)锡:同“赐”,赐予。是:代词,这。虔:恭敬。而:表转折。
5.答案 治理湖患,可以说是为民造福;夜不闭户,说明治盗有功;习知典宪,是说曾公亮有才华、有能力、知文法、明典章;为偷银者力争,说明他不滥杀;荐赵滋,说明他慧眼识才;处理边害和接待辽使,可见其外交胆识与才华。由这些可以看出,曾公亮为官施政是可以做到救正补弊的。所以说,完全否定曾公亮,认为他不能救正补弊,是有失公允的。当然,在对待王安石变法这件事情上曾公亮存有私心,一切听顺,毫无异议,说他不能纠正一些新法上的弊病是可以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先结合题干要求,概括曾公亮从政以来的事迹,看是否有救正补弊的,若有,则说明苏轼的评价不公允,若没有,则评价是公允的。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县知县。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曾公亮建立闸门,将水排到曹娥江,百姓在这件事情上得到益处。(曾公亮)凭借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为政有能干的名声,盗贼都流窜到外地,以至于夜不闭户。曾经有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下公文追究盗贼,曾公亮上报:“我们境内没有窝藏盗贼,大概随从之人偷藏而已。”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公文法令,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立储君,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产银,有人盗取民田产银,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论处。曾公亮说:“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坚持争论,于是朝廷就下达给有关部门讨论,比照强夺禁物的法律,盗贼得以不死。契丹纵容百姓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出事端。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 雄州赵滋勇敢有谋略,能够胜任。”派他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加封曾公亮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加封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命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道:“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使者立刻赴宴。熙宁三年,被任命为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起用他判永兴军。过了一年,返回京城。不久凭借太傅的身份退休。元丰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皇帝亲临哭悼,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方庄重,深沉周密,平时谨守法律,循规蹈矩;但天性吝啬,家产增加到巨万。当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政,知道皇上正偏向他,暗中为子孙考虑,凡是改革各事,一概听从,而表面上装作不同意。曾经派儿子曾孝宽参与他的谋划,在皇上面前几乎没有异议,于是皇帝更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谢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匡救补正,世人讥讽他贪持俸禄、稳固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