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九年级全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专题21.6 《信息的传递》单元考试达标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5小题,么偶小题5分,共25分)
1.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声音信号控制 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
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 D.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2.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通常用来制作光纤的材料属于( )
A.绝缘体 B.导体 C.超导体 D.半导体
3.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连续工作,下列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相对于地面来说是运动的 B.卫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卫星相当于太空中的微波中继站
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下列事实与有无关的是( )
A. 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
B. 火星上平均气温在一60℃左右
C. 火星尘埃覆盖在太阳能板上
D. 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辐照强度仅有地球的43%
5.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超声笔来传递信息的
B.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机掉入水中后,不要立即开机,是因为手机浸入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能直接将声音传送到很远的地方。这架电话机和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电话机的模样大不相同,如图。它有一个漏斗状的话筒,发出的声波进入话筒后,使话筒内的铁膜片______,铁膜片的______会影响旁边永磁铁的磁场。在永磁铁上绕着一个连接电池和收话机的线圈。当永磁铁的磁场被影响时,线圈就会被感应而产生电信号送到收话机。
2.“嫦娥三号”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18时00分20秒这一时刻,控制中心接收到“嫦娥三号”发出的信号.“嫦娥三号”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
“·――――;―――··;―――――;―――――;·――――;――――·”.莫尔斯电码与数字的关系如表所示.“嫦娥三号”发出信号的时刻为 ,此时它距控制中心 km.(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3.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4.(2021贵州黔东南州)2021年4月25日,台江县“乡村振兴·苗族姊妹节民俗文化周”在美丽的翁你河畔拉开帷幕。如图示是两位苗家美女用手机在直播“姊妹节”活动场景。利用手机拍照时,通过镜头成的是______立(选填“正”或“倒”)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手机直播是利用______(“声波”或“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5.某电磁波波形如图所示,该电磁波的波长是 ,频率是 .
6.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顺利升空,将于2021年抵达火星。距离的遥远是个大问题,火星离地球最近距离是5500万千米,最远可达4亿千米。距离最远时,地球上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发送一个指令给探测器,探测器要在______分钟后才能够执行(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简答与阅读理解题(共33分)
1.(8分)请你简述无线电广播信号是怎样发射和接收的.
2.(8分)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请回答:
①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危害?
②你觉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时候我们可能受到了电磁辐射?为了减小电磁辐射的危害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
3.(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卫星通信
由于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们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信息传输的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遇到雪山、大洋,根本无法建中继站又该怎么办?能否利用高悬的月球作为中继站呢? 1946年,有人用雷达向月球发射微波信号,第一次准确收到了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微波.
1959年,美、英和加拿大之间又进行了月面反射通讯实验,结果获得成功.但在实验中也发现: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不但传输信号延迟时间太长,信号衰减也较严重,失真厉害,而且如果用月球作中继站,两个通信信号必须同时见到月球.
现在,人类可发射人造卫星,用通信卫星作微波中继站,实现了卫星通信梦想.通信卫星大多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请回答:(1)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为何每隔一定距离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在同步通信卫星上建立微波中继站与在月球上建立微波中继站相比,有何优点?
(3)除了卫星通信外,你还知道哪些现代通信方式?
4.(8分)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其他地区,这样就实现了卫星电视转播。在调试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相应的变化慢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误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 000 km,无线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估算画面延迟的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物理新课标九年级全册同步课时减负作业(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专题21.6 《信息的传递》单元考试达标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5小题,么偶小题5分,共25分)
1.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声音信号控制 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
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 D.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A.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电磁波信号控制。B.北斗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C.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消耗能量。
2.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通常用来制作光纤的材料属于( )
A.绝缘体 B.导体 C.超导体 D.半导体
【答案】A。
【解析】光纤的主要部分为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玻璃,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光纤的其他部分不需要导电,故制作光纤的材料属于绝缘体。答案选A。
3.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连续工作,下列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相对于地面来说是运动的 B.卫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卫星相当于太空中的微波中继站
【答案】D
【解析】卫星与地球同步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A错误;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卫星相当于太空中的微波中继站,将接收到的信息传播到地面,故D正确。
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下列事实与有无关的是( )
A. 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
B. 火星上平均气温在一60℃左右
C. 火星尘埃覆盖在太阳能板上
D. 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辐照强度仅有地球的43%
【答案】BCD
【解析】A.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与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火星上平均气温在-60左右,环境温度低对能量的需求更大,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故B符合题意;
C..火星尘埃覆盖在太阳能板上,降低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也使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故C符合题意;
D.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这里的太阳能密度仅为地球附近的4成左右,也使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故D符合题意.
5.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超声笔来传递信息的
B.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机掉入水中后,不要立即开机,是因为手机浸入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
【答案】D
【解析】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给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手机掉入水中后,不要立即开机,是因为手机浸入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能直接将声音传送到很远的地方。这架电话机和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电话机的模样大不相同,如图。它有一个漏斗状的话筒,发出的声波进入话筒后,使话筒内的铁膜片______,铁膜片的______会影响旁边永磁铁的磁场。在永磁铁上绕着一个连接电池和收话机的线圈。当永磁铁的磁场被影响时,线圈就会被感应而产生电信号送到收话机。
【答案】振动 振动
【解析】发出的声波进入话筒后,使话筒内的铁膜片振动,铁膜片的振动会影响旁边永磁铁的磁场。在永磁铁上绕着一个连接电池和收话机的线圈。
2.“嫦娥三号”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18时00分20秒这一时刻,控制中心接收到“嫦娥三号”发出的信号.“嫦娥三号”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
“·――――;―――··;―――――;―――――;·――――;――――·”.莫尔斯电码与数字的关系如表所示.“嫦娥三号”发出信号的时刻为 ,此时它距控制中心 km.(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答案】18时00分19秒 3×105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知道“嫦娥三号”发出信号的时刻为18时00分19秒,此时它距控制中心距离为s=vt=3×108m/s×1s=3×108m=3×105km.
3.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答案】 (1)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不能
【解析】用抽气机抽罩中空气,罩内成为真空,打电话呼叫罩中手机,不能听到手机响铃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一个现象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金属将屏蔽电磁波,手机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4.(2021贵州黔东南州)2021年4月25日,台江县“乡村振兴·苗族姊妹节民俗文化周”在美丽的翁你河畔拉开帷幕。如图示是两位苗家美女用手机在直播“姊妹节”活动场景。利用手机拍照时,通过镜头成的是______立(选填“正”或“倒”)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手机直播是利用______(“声波”或“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答案】 倒立 实 电磁波
【解析】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物体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电磁波能传递信息,手机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5.某电磁波波形如图所示,该电磁波的波长是 ,频率是 .
【答案】1m;3×108Hz.
【解析】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图中给出的是一个波峰一个波谷即一个波长的距离.要求频率需要根据公式c=λf:波速c是常数,已知波长λ,即可求出频率f.
图中给出的是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波长λ=1m.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
由公式c=λf得:
f===3×108Hz
6.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顺利升空,将于2021年抵达火星。距离的遥远是个大问题,火星离地球最近距离是5500万千米,最远可达4亿千米。距离最远时,地球上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发送一个指令给探测器,探测器要在______分钟后才能够执行(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电磁波;22.2。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需要用到电磁波发送指令。
地球上发出的信号到达火星上的探测器时间为。
三、简答与阅读理解题(共33分)
1.(8分)请你简述无线电广播信号是怎样发射和接收的.
【答案】见解析。
【解析】发射时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接收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2.(8分)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请回答:
①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危害?
②你觉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时候我们可能受到了电磁辐射?为了减小电磁辐射的危害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案】(1)使人体体温异常升高,体内微弱电磁场遭到破坏,甚至诱发病变.
(2)接打手机、操作电脑、使用微波炉等等;尽可能远离或人体或缩短使用时间.
【解析】只要认真阅读短文,根据短文信息就能直接回答问题。
3.(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卫星通信
由于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们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信息传输的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遇到雪山、大洋,根本无法建中继站又该怎么办?能否利用高悬的月球作为中继站呢? 1946年,有人用雷达向月球发射微波信号,第一次准确收到了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微波.
1959年,美、英和加拿大之间又进行了月面反射通讯实验,结果获得成功.但在实验中也发现: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不但传输信号延迟时间太长,信号衰减也较严重,失真厉害,而且如果用月球作中继站,两个通信信号必须同时见到月球.
现在,人类可发射人造卫星,用通信卫星作微波中继站,实现了卫星通信梦想.通信卫星大多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请回答:(1)在用微波传输信息时,为何每隔一定距离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在同步通信卫星上建立微波中继站与在月球上建立微波中继站相比,有何优点?
(3)除了卫星通信外,你还知道哪些现代通信方式?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存在衰减等.因此,人们用微波传输信息时,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2)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不但传输信号延迟时间太长,信号衰减也较严重,失真厉害,而且如果用月球作中继站,两个通信信号必须同时见到月球.用通信卫星作微波中继站,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不但通信质量高,而且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4.(8分)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其他地区,这样就实现了卫星电视转播。在调试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相应的变化慢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误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 000 km,无线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估算画面延迟的时间。
【答案】(1)无线电信号由地面传到卫星再返回电视台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地面到卫星之间的距离比演播室到接收器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卫星传回的画面要稍慢一些。(2)0.24 s
【解析】(1)无线电信号由地面传到卫星再返回电视台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地面到卫星之间的距离比演播室到接收器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卫星传回的画面要稍慢一些。
(2)s=36 000km,v=3.0×108m/s=3.0×105km/s.t=s/v=0.24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