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 认识细胞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学说没有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符合题意;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功能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2021高一上·双鸭山期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为光学高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
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成熟区
【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该图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③是液泡,含有细胞液,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正确;该细胞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⑩细胞质基质、⑨线粒体和⑤叶绿体,而⑥内质网消耗ATP,C错误;茎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④是细胞核,⑤是叶绿体,⑥是内质网,⑦是核糖体,⑧是高尔基体,⑨是线粒体,⑩是细胞质基质。
3.(2021高一上·龙江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象的清晰度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光圈可用于调节光线的强弱,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A错误;
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可调节视野的明暗,B正确;
C、换上高倍镜后,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象的清晰度,C正确;
D、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2、细准焦螺旋能使模糊的物象变清晰。
4.(2021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为( )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少、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大、变多、变亮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依次为:变大、变少、变暗。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5.(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以下内容中,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C.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
C、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C错误;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6.(2022高一上·沈阳期末)下面是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1、图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
B.图1中标注的“染色质”应该改为“核仁”
C.图2中标注的“核糖体”应该改为“中心粒”
D.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应该改为“线粒体”
【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图1细胞是动物细胞,故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A正确;
B、“染色质”是丝状结构,图1中标注的结构位于细胞核内部,应改为核仁,B正确;
C、图2为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故也无中心粒,C错误;
D、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内膜向内折叠,应该改为“线粒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染色质和染色体
① 特性:染色质(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② 成分: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同 ,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
③ 关系:染色质(细丝状)和染色体(杆状)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④ 分布:染色质(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2)动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细胞判断依据
①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而无中心体 。
②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和中心体 。
③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 ,而无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7.(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认为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核膜
C.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
B、细胞学说未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B错误;
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
D、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8.(2022高一上·白山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
D.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A正确;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即没有揭示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B错误;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C正确;
D、细胞学说阐明了动物和植物结构的统一性,其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9.(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所有的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与细胞外的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或交流,B错误;
C、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
D、细胞不是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如受精卵通过细胞融合形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10.(2022高一上·虎林期末)高等植物细胞中有的结构,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细胞结构( )
A.内质网、液泡、细胞壁 B.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C.液泡、叶绿体、核糖体 D.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内质网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而液泡、细胞壁 一般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叶绿体、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液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而核糖体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但动物细胞都不含有,符合题意,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1.(2021高一上·绥化期末)如图是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图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核糖体均含有DNA
B.图中的结构①⑤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内膜上均含有合成ATP的酶
C.③⑤⑥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还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D.④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染色体中含有DNA,核糖体不含DNA,A错误;
B、①线粒体、⑤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但⑤内膜上无合成ATP的酶,B错误;
C、根据③液泡、⑤叶绿体、⑥细胞壁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但是⑤叶绿体只分布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C错误;
D、④是内质网,内质网由单层膜组成,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主要区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有(支持、保护),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植物有的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液泡:维持渗透压等),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
题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其中⑥细胞壁,因此,该细胞为植物细胞,①~⑤分别表示线粒体、高尔基体、液泡、内质网、叶绿体。据此答题。
12.(2021高一上·洮南月考)小华高烧不退,去医院看病,张医生为其化验血液时,将其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图甲和乙是张医生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 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2、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大、视野暗。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为低倍镜下的物像,乙为高倍镜下的物像。
13.(2021高一上·惠阳月考)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液泡 ⑥内质网 ⑦中心体 ⑧高尔基体 ⑨线粒体 ⑩溶酶体
A.②④⑥⑦⑧⑨⑩ B.③④⑥⑦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⑧ D.②④⑥⑧⑨⑩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①错误;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结构,②正确;
③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③错误;
④核糖体普遍分布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④正确;
⑤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液泡,⑤错误;
⑥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内质网,⑥正确;
⑦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⑦错误;
⑧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高尔基体,⑧正确;
⑨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⑨正确;
⑩所有细胞都含有溶酶体,⑩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高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叶绿体只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液泡只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其中中心体还分布在低等植物细胞中。据此答题。
14.(2021高一上·东莞月考)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并誉为 19世纪三大最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B.“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C.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科学家在建立细胞学说过程中使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A正确;
B、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B正确;
C、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C错误;
D、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15.(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目前在世界版图持续蔓延,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集中于无核膜的拟核区域
B.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大量繁殖
C.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D.新冠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答案】D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拟核区域,A错误;
B、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
D、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一定含有C、H、O、N、P五种化学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16.(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该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像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7.(2021高一上·天津期中)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
B.换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换高倍镜后,可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并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A正确;换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B正确;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错误;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8.(2021高一上·柳林期中)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 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不可能的原因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没有移到视野中央
B.放大倍数变小,看不清物像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如果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没有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可能观察不到或看不清物像,正确;
B、转换高倍物镜后,物像放大倍数变大,错误;
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如果高倍物镜焦点不与低倍物镜焦点平面重合,就不可能看到低倍物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正确;
D、如果将切片放反,载玻片在上,盖玻片在下。低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大,尚可看到物像,而高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小,当切片放反时,看不到物像,甚至会因物镜碰撞切片而损坏镜头,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9.(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B.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b,则视野下呈现为q
C.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观察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观察到相连的2个细胞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A不符合题意;
B.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b,则视野下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呈现为q,B不符合题意;
C.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观察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扩大了4倍,则视野直径范围内可观察到2个细胞,C不符合题意;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应遵循“同向原则,偏哪往哪移”。
3.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1)若视野中的细胞单行: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低倍镜下细胞数量=1/放大倍数(高倍镜放大倍数与低倍镜放大倍数的比值)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低倍镜下细胞数量=1/放大倍数平方(高倍镜放大倍数与低倍镜放大倍数的比值)
20.(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虽然能引起人患肺炎。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为研制疫苗要先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
C.它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但能在动物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答案】C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冠状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是生物,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正确;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但不能在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传播,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2)图乙属于 (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 (写结构名称)。
(3)图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结构⑤的作用为 。
(4)构成图乙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⑩的形成与[ ] 有关。
(5)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 ,其作用是与 有关
【答案】(1)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2)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内质网;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纤维素和果胶;②;高尔基体
(5)⑥;中心体;有丝分裂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表示线粒体,⑥表示中心体,⑧表示细胞核,⑨表示细胞膜。
图乙为植物细胞,其中①表示液泡,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线粒体,⑦表示叶绿体,⑧表示细胞核,⑨表示细胞膜,⑩表示细胞壁。
(1)细菌是原核生物,图甲、乙细胞均为真核细胞,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2)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图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图中③表示内质网;⑤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构成图乙中⑩表示细胞壁,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⑩的形成与[②]高尔基体有关。
(5)图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⑥]中心体,其作用是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
22.(2021高一上·南阳期中)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 ,看到的细胞数量 。
(2)据图2、图3回答问题。
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 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个。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 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方法是 。
【答案】(1)变暗;减少
(2)b、c、A;600;长度或宽度;6;B
(3)右上方
(4)逆时针方向
(5)改用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根据物镜的长度可判断甲为低倍物镜,乙为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变暗,看到的细胞数量减少。
(2)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16=6个。
③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装片上,可以通过移动玻片、换用目镜和物镜判断异物的具体位置,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此异物不在物镜上,则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B正确。
故选B。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措施是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3.(2020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上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 (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其主要成分为 和 。
(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 ]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它与有丝分裂有关。
(6)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 ] 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内 (填标号)。
【答案】(1)细胞壁;纤维素;果胶
(2)⑦;叶绿体
(3)③;液泡
(4)⑥;线粒体
(5)中心体
(6)④;细胞质基质;⑩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1)如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细胞壁(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该结构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⑦]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③液泡。(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供给。(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6)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④细胞质基质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⑩细胞核内。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④是细胞质,⑤表示高尔基体,⑥表示线粒体,⑦表示叶绿体,⑧表示核糖体,⑨是内质网,⑩是核膜。
24.(2020高一上·武功期中)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4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答案】(1)A;C
(2)甲和丁;D
(3)64
(4)顺时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A、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
C、调节光圈,只能调节视野亮度,而不能调节视野大小,C错误;
D、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答案为:AC。
(2)物镜一端有螺纹,并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并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并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甲较长,故甲的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为目镜,丁较短,放大倍数大.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甲和丁。如果视野中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可能是反光镜反射的进入镜筒的光线不均匀造成的,应该调节反光镜,D正确。
(3)将物镜40×换成10×的物镜后,细胞的面积缩小16倍,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增大16倍,因此可看到16×4=64个细胞。
(4)根据题意可知,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细胞质环流方向依然为顺时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5.(2020高一上·延安月考)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试分析:
(1)冠状病毒结构非常简单,它们仅由 和 构成。
(2)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
(3)根据冠状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如何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
【答案】(1)核酸;蛋白质外壳
(2)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复制增殖
(3)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病毒等极少数生物无细胞结构,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所以对生物体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1)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生长和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3)虽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自己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可以依赖活细胞生存与繁殖,故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核酸(DNA或者RNA中的一种)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病毒不能单独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生存,完成自己各项生命活动。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 认识细胞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学说没有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符合题意;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功能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2021高一上·双鸭山期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为光学高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
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成熟区
【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该图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③是液泡,含有细胞液,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正确;该细胞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⑩细胞质基质、⑨线粒体和⑤叶绿体,而⑥内质网消耗ATP,C错误;茎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④是细胞核,⑤是叶绿体,⑥是内质网,⑦是核糖体,⑧是高尔基体,⑨是线粒体,⑩是细胞质基质。
3.(2021高一上·龙江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象的清晰度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光圈可用于调节光线的强弱,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A错误;
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可调节视野的明暗,B正确;
C、换上高倍镜后,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象的清晰度,C正确;
D、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2、细准焦螺旋能使模糊的物象变清晰。
4.(2021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为( )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少、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大、变多、变亮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依次为:变大、变少、变暗。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5.(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以下内容中,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C.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
C、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C错误;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6.(2022高一上·沈阳期末)下面是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1、图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
B.图1中标注的“染色质”应该改为“核仁”
C.图2中标注的“核糖体”应该改为“中心粒”
D.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应该改为“线粒体”
【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图1细胞是动物细胞,故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A正确;
B、“染色质”是丝状结构,图1中标注的结构位于细胞核内部,应改为核仁,B正确;
C、图2为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故也无中心粒,C错误;
D、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内膜向内折叠,应该改为“线粒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染色质和染色体
① 特性:染色质(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② 成分: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同 ,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
③ 关系:染色质(细丝状)和染色体(杆状)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④ 分布:染色质(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2)动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细胞判断依据
①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而无中心体 。
②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和中心体 。
③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 ,而无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7.(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认为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核膜
C.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
B、细胞学说未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B错误;
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
D、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8.(2022高一上·白山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
D.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A正确;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即没有揭示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B错误;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C正确;
D、细胞学说阐明了动物和植物结构的统一性,其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9.(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所有的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与细胞外的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或交流,B错误;
C、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
D、细胞不是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如受精卵通过细胞融合形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10.(2022高一上·虎林期末)高等植物细胞中有的结构,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细胞结构( )
A.内质网、液泡、细胞壁 B.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C.液泡、叶绿体、核糖体 D.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内质网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而液泡、细胞壁 一般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叶绿体、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液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而核糖体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但动物细胞都不含有,符合题意,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1.(2021高一上·绥化期末)如图是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图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核糖体均含有DNA
B.图中的结构①⑤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内膜上均含有合成ATP的酶
C.③⑤⑥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还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D.④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染色体中含有DNA,核糖体不含DNA,A错误;
B、①线粒体、⑤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但⑤内膜上无合成ATP的酶,B错误;
C、根据③液泡、⑤叶绿体、⑥细胞壁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但是⑤叶绿体只分布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C错误;
D、④是内质网,内质网由单层膜组成,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主要区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有(支持、保护),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植物有的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液泡:维持渗透压等),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
题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其中⑥细胞壁,因此,该细胞为植物细胞,①~⑤分别表示线粒体、高尔基体、液泡、内质网、叶绿体。据此答题。
12.(2021高一上·洮南月考)小华高烧不退,去医院看病,张医生为其化验血液时,将其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图甲和乙是张医生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 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2、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大、视野暗。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为低倍镜下的物像,乙为高倍镜下的物像。
13.(2021高一上·惠阳月考)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液泡 ⑥内质网 ⑦中心体 ⑧高尔基体 ⑨线粒体 ⑩溶酶体
A.②④⑥⑦⑧⑨⑩ B.③④⑥⑦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⑧ D.②④⑥⑧⑨⑩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①错误;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结构,②正确;
③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③错误;
④核糖体普遍分布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④正确;
⑤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液泡,⑤错误;
⑥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内质网,⑥正确;
⑦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⑦错误;
⑧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高尔基体,⑧正确;
⑨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⑨正确;
⑩所有细胞都含有溶酶体,⑩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高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叶绿体只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液泡只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其中中心体还分布在低等植物细胞中。据此答题。
14.(2021高一上·东莞月考)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并誉为 19世纪三大最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B.“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C.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科学家在建立细胞学说过程中使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A正确;
B、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B正确;
C、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C错误;
D、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15.(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目前在世界版图持续蔓延,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集中于无核膜的拟核区域
B.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大量繁殖
C.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D.新冠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答案】D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拟核区域,A错误;
B、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
D、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一定含有C、H、O、N、P五种化学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16.(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该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像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7.(2021高一上·天津期中)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
B.换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换高倍镜后,可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并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A正确;换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B正确;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错误;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8.(2021高一上·柳林期中)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 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不可能的原因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没有移到视野中央
B.放大倍数变小,看不清物像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如果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没有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可能观察不到或看不清物像,正确;
B、转换高倍物镜后,物像放大倍数变大,错误;
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如果高倍物镜焦点不与低倍物镜焦点平面重合,就不可能看到低倍物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正确;
D、如果将切片放反,载玻片在上,盖玻片在下。低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大,尚可看到物像,而高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小,当切片放反时,看不到物像,甚至会因物镜碰撞切片而损坏镜头,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9.(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B.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b,则视野下呈现为q
C.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观察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观察到相连的2个细胞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A不符合题意;
B.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b,则视野下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呈现为q,B不符合题意;
C.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观察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扩大了4倍,则视野直径范围内可观察到2个细胞,C不符合题意;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应遵循“同向原则,偏哪往哪移”。
3.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1)若视野中的细胞单行: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低倍镜下细胞数量=1/放大倍数(高倍镜放大倍数与低倍镜放大倍数的比值)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低倍镜下细胞数量=1/放大倍数平方(高倍镜放大倍数与低倍镜放大倍数的比值)
20.(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虽然能引起人患肺炎。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为研制疫苗要先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
C.它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但能在动物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答案】C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冠状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是生物,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正确;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但不能在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传播,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2)图乙属于 (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 (写结构名称)。
(3)图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结构⑤的作用为 。
(4)构成图乙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⑩的形成与[ ] 有关。
(5)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 ,其作用是与 有关
【答案】(1)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2)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内质网;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纤维素和果胶;②;高尔基体
(5)⑥;中心体;有丝分裂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表示线粒体,⑥表示中心体,⑧表示细胞核,⑨表示细胞膜。
图乙为植物细胞,其中①表示液泡,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线粒体,⑦表示叶绿体,⑧表示细胞核,⑨表示细胞膜,⑩表示细胞壁。
(1)细菌是原核生物,图甲、乙细胞均为真核细胞,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2)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图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图中③表示内质网;⑤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构成图乙中⑩表示细胞壁,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⑩的形成与[②]高尔基体有关。
(5)图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⑥]中心体,其作用是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
22.(2021高一上·南阳期中)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 ,看到的细胞数量 。
(2)据图2、图3回答问题。
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 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个。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 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方法是 。
【答案】(1)变暗;减少
(2)b、c、A;600;长度或宽度;6;B
(3)右上方
(4)逆时针方向
(5)改用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根据物镜的长度可判断甲为低倍物镜,乙为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变暗,看到的细胞数量减少。
(2)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16=6个。
③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装片上,可以通过移动玻片、换用目镜和物镜判断异物的具体位置,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此异物不在物镜上,则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B正确。
故选B。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措施是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3.(2020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上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 (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其主要成分为 和 。
(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 ]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它与有丝分裂有关。
(6)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 ] 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内 (填标号)。
【答案】(1)细胞壁;纤维素;果胶
(2)⑦;叶绿体
(3)③;液泡
(4)⑥;线粒体
(5)中心体
(6)④;细胞质基质;⑩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1)如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细胞壁(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该结构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⑦]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③液泡。(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供给。(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6)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④细胞质基质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⑩细胞核内。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④是细胞质,⑤表示高尔基体,⑥表示线粒体,⑦表示叶绿体,⑧表示核糖体,⑨是内质网,⑩是核膜。
24.(2020高一上·武功期中)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4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答案】(1)A;C
(2)甲和丁;D
(3)64
(4)顺时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A、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
C、调节光圈,只能调节视野亮度,而不能调节视野大小,C错误;
D、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答案为:AC。
(2)物镜一端有螺纹,并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并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并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甲较长,故甲的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为目镜,丁较短,放大倍数大.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甲和丁。如果视野中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可能是反光镜反射的进入镜筒的光线不均匀造成的,应该调节反光镜,D正确。
(3)将物镜40×换成10×的物镜后,细胞的面积缩小16倍,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增大16倍,因此可看到16×4=64个细胞。
(4)根据题意可知,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细胞质环流方向依然为顺时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5.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试分析:
(1)冠状病毒结构非常简单,它们仅由 和 构成。
(2)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
(3)根据冠状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如何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
【答案】(1)核酸;蛋白质外壳
(2)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复制增殖
(3)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病毒等极少数生物无细胞结构,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所以对生物体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1)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生长和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3)虽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自己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可以依赖活细胞生存与繁殖,故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核酸(DNA或者RNA中的一种)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病毒不能单独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生存,完成自己各项生命活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 认识细胞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2021高一上·双鸭山期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为光学高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
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成熟区
3.(2021高一上·龙江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象的清晰度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4.(2021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为( )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少、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大、变多、变亮
5.(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以下内容中,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C.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6.(2022高一上·沈阳期末)下面是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1、图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
B.图1中标注的“染色质”应该改为“核仁”
C.图2中标注的“核糖体”应该改为“中心粒”
D.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应该改为“线粒体”
7.(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认为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核膜
C.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8.(2022高一上·白山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
D.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9.(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末)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所有的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10.(2022高一上·虎林期末)高等植物细胞中有的结构,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细胞结构( )
A.内质网、液泡、细胞壁 B.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C.液泡、叶绿体、核糖体 D.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11.(2021高一上·绥化期末)如图是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图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核糖体均含有DNA
B.图中的结构①⑤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内膜上均含有合成ATP的酶
C.③⑤⑥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还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D.④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
12.(2021高一上·洮南月考)小华高烧不退,去医院看病,张医生为其化验血液时,将其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图甲和乙是张医生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 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13.(2021高一上·惠阳月考)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液泡 ⑥内质网 ⑦中心体 ⑧高尔基体 ⑨线粒体 ⑩溶酶体
A.②④⑥⑦⑧⑨⑩ B.③④⑥⑦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⑧ D.②④⑥⑧⑨⑩
14.(2021高一上·东莞月考)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并誉为 19世纪三大最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B.“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C.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科学家在建立细胞学说过程中使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
15.(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目前在世界版图持续蔓延,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集中于无核膜的拟核区域
B.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大量繁殖
C.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D.新冠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16.(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17.(2021高一上·天津期中)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
B.换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换高倍镜后,可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18.(2021高一上·柳林期中)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 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不可能的原因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没有移到视野中央
B.放大倍数变小,看不清物像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19.(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B.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b,则视野下呈现为q
C.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观察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观察到相连的2个细胞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
20.(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虽然能引起人患肺炎。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为研制疫苗要先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
C.它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但能在动物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2)图乙属于 (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 (写结构名称)。
(3)图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结构⑤的作用为 。
(4)构成图乙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⑩的形成与[ ] 有关。
(5)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 ,其作用是与 有关
22.(2021高一上·南阳期中)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 ,看到的细胞数量 。
(2)据图2、图3回答问题。
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 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个。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 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方法是 。
23.(2020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上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 (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其主要成分为 和 。
(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 ]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它与有丝分裂有关。
(6)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 ] 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内 (填标号)。
24.(2020高一上·武功期中)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4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
25.(2020高一上·延安月考)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试分析:
(1)冠状病毒结构非常简单,它们仅由 和 构成。
(2)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 。
(3)根据冠状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如何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学说没有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符合题意;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功能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2.【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该图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③是液泡,含有细胞液,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正确;该细胞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⑩细胞质基质、⑨线粒体和⑤叶绿体,而⑥内质网消耗ATP,C错误;茎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④是细胞核,⑤是叶绿体,⑥是内质网,⑦是核糖体,⑧是高尔基体,⑨是线粒体,⑩是细胞质基质。
3.【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光圈可用于调节光线的强弱,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A错误;
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可调节视野的明暗,B正确;
C、换上高倍镜后,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象的清晰度,C正确;
D、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2、细准焦螺旋能使模糊的物象变清晰。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依次为:变大、变少、变暗。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5.【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
C、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C错误;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6.【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图1细胞是动物细胞,故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删掉,A正确;
B、“染色质”是丝状结构,图1中标注的结构位于细胞核内部,应改为核仁,B正确;
C、图2为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故也无中心粒,C错误;
D、图2中标注的“叶绿体”内膜向内折叠,应该改为“线粒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染色质和染色体
① 特性:染色质(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② 成分: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同 ,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
③ 关系:染色质(细丝状)和染色体(杆状)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④ 分布:染色质(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2)动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细胞判断依据
①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而无中心体 。
②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和中心体 。
③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 ,而无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
B、细胞学说未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B错误;
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
D、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8.【答案】B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A正确;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即没有揭示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B错误;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C正确;
D、细胞学说阐明了动物和植物结构的统一性,其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9.【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与细胞外的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或交流,B错误;
C、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
D、细胞不是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如受精卵通过细胞融合形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10.【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内质网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而液泡、细胞壁 一般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叶绿体、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液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而核糖体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但动物细胞都不含有,符合题意,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1.【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A、染色体中含有DNA,核糖体不含DNA,A错误;
B、①线粒体、⑤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但⑤内膜上无合成ATP的酶,B错误;
C、根据③液泡、⑤叶绿体、⑥细胞壁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但是⑤叶绿体只分布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C错误;
D、④是内质网,内质网由单层膜组成,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主要区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有(支持、保护),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植物有的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液泡:维持渗透压等),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
题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其中⑥细胞壁,因此,该细胞为植物细胞,①~⑤分别表示线粒体、高尔基体、液泡、内质网、叶绿体。据此答题。
12.【答案】A
【知识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2、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大、视野暗。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为低倍镜下的物像,乙为高倍镜下的物像。
13.【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①错误;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结构,②正确;
③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③错误;
④核糖体普遍分布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④正确;
⑤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液泡,⑤错误;
⑥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内质网,⑥正确;
⑦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⑦错误;
⑧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高尔基体,⑧正确;
⑨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⑨正确;
⑩所有细胞都含有溶酶体,⑩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高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叶绿体只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液泡只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其中中心体还分布在低等植物细胞中。据此答题。
14.【答案】C
【知识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A正确;
B、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B正确;
C、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C错误;
D、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次。
②推动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它与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④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15.【答案】D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拟核区域,A错误;
B、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
D、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一定含有C、H、O、N、P五种化学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16.【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该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像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7.【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并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A正确;换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B正确;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错误;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如果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没有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可能观察不到或看不清物像,正确;
B、转换高倍物镜后,物像放大倍数变大,错误;
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如果高倍物镜焦点不与低倍物镜焦点平面重合,就不可能看到低倍物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正确;
D、如果将切片放反,载玻片在上,盖玻片在下。低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大,尚可看到物像,而高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小,当切片放反时,看不到物像,甚至会因物镜碰撞切片而损坏镜头,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操作(1)选好目标:调节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的是倒立的虚像,物体欲移到中央,则偏哪儿往哪儿移;(2)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3)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9.【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A不符合题意;
B.若载玻片上写有字母b,则视野下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呈现为q,B不符合题意;
C.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观察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扩大了4倍,则视野直径范围内可观察到2个细胞,C不符合题意;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观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应遵循“同向原则,偏哪往哪移”。
3.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1)若视野中的细胞单行: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低倍镜下细胞数量=1/放大倍数(高倍镜放大倍数与低倍镜放大倍数的比值)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低倍镜下细胞数量=1/放大倍数平方(高倍镜放大倍数与低倍镜放大倍数的比值)
20.【答案】C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A、冠状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是生物,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正确;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但不能在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传播,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1.【答案】(1)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2)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内质网;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纤维素和果胶;②;高尔基体
(5)⑥;中心体;有丝分裂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表示线粒体,⑥表示中心体,⑧表示细胞核,⑨表示细胞膜。
图乙为植物细胞,其中①表示液泡,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线粒体,⑦表示叶绿体,⑧表示细胞核,⑨表示细胞膜,⑩表示细胞壁。
(1)细菌是原核生物,图甲、乙细胞均为真核细胞,细菌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2)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图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图甲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图中③表示内质网;⑤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构成图乙中⑩表示细胞壁,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⑩的形成与[②]高尔基体有关。
(5)图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与图乙相比图甲中特有的细胞器是[⑥]中心体,其作用是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
22.【答案】(1)变暗;减少
(2)b、c、A;600;长度或宽度;6;B
(3)右上方
(4)逆时针方向
(5)改用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根据物镜的长度可判断甲为低倍物镜,乙为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实验中,若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则视野的亮度变暗,看到的细胞数量减少。
(2)①若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则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这里“被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16=6个。
③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装片上,可以通过移动玻片、换用目镜和物镜判断异物的具体位置,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此异物不在物镜上,则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B正确。
故选B。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5)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调暗些,将视野调暗的措施是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3.【答案】(1)细胞壁;纤维素;果胶
(2)⑦;叶绿体
(3)③;液泡
(4)⑥;线粒体
(5)中心体
(6)④;细胞质基质;⑩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析】【解答】(1)如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细胞壁(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该结构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⑦]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③液泡。(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供给。(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6)细胞质是由细胞器和④细胞质基质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⑩细胞核内。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②是细胞膜,③是液泡,④是细胞质,⑤表示高尔基体,⑥表示线粒体,⑦表示叶绿体,⑧表示核糖体,⑨是内质网,⑩是核膜。
24.【答案】(1)A;C
(2)甲和丁;D
(3)64
(4)顺时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A、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
C、调节光圈,只能调节视野亮度,而不能调节视野大小,C错误;
D、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答案为:AC。
(2)物镜一端有螺纹,并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并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并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甲较长,故甲的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为目镜,丁较短,放大倍数大.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甲和丁。如果视野中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可能是反光镜反射的进入镜筒的光线不均匀造成的,应该调节反光镜,D正确。
(3)将物镜40×换成10×的物镜后,细胞的面积缩小16倍,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增大16倍,因此可看到16×4=64个细胞。
(4)根据题意可知,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细胞质环流方向依然为顺时针。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
25.【答案】(1)核酸;蛋白质外壳
(2)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复制增殖
(3)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病毒等极少数生物无细胞结构,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所以对生物体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病毒
【解析】【解答】(1)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生长和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3)虽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自己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可以依赖活细胞生存与繁殖,故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核酸(DNA或者RNA中的一种)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病毒不能单独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生存,完成自己各项生命活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