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第七单元练习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第七单元练习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5 23: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第七单元练习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 )
一、积累运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
夕阳给老róng shù( )染上了一抹红晕。白鹭低飞,那xián yì( )的样子与天空多么和谐啊!yè mù( )降临,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 ,远处的高塔也融入了漆黑的夜色。
(二)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并在相应的序号上打“√”。
1.A 悄没声儿(qiāo) B 静悄悄(qiāo) C 奔跑(bèn) D 投奔(bēn)
2.A 衰弱 B 哀败 C 兴亡盛蓑 D 衰毛
3.“琐”的第五笔是: A 点 B 撇 C 横 D 竖
(三)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列每小题中哪个选项与词语意思最接近( )
消遣:A 消磨 B 闲散 C 闲逛 D 愁闷
2.“不计其数”中的“数”的意思是( )
A 查点数目 B 计算起来 C 列举 D 几个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写序号)
A朦胧 B轻松 C晶莹剔透 D娴熟
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农妇,以( )的动作,( )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 ),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 ),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束缚香港自由的紧箍咒, 保障香港发展的安全带。( )
A不仅……还……B因为……所以……C如果……就…… D不是……而是 ……
5.判断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
(2)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 )
(3)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用动景衬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大胆想象,把下面的景色改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例:每一片绿叶都富有生机。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细雨洒在树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四季之美
①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上,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②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傍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 )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③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④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木炭大都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扫兴。 ( )
(2)朗读时,第一自然段总体节奏要舒缓,读得轻一些,要读出夜晚的安静。( )
(3)第四自然段“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到冬天早晨的寒冷。 ( )
4、第三自然段中在常人眼里不美的乌鸦,成为了美的象征,这样写的好处是( )
A 作者用常人不敢用的乌鸦来烘托秋天的美丽,别出心裁,让读者有新鲜感。
B作者描写“点点归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乌鸦成为美的象征,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C 黄昏与归鸦相联系,有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作者对秋的喜爱。
D作者描写“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
5、请你也用几句话,接着作者的话题续写,把你认为的这个季节中最美的景物写下来。
(二)爱 晚 亭
萧瑟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 婉约)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
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儿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
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分  日夜不停)的吧?
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的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惟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
浅蓝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似在(凝视 俯视)着我,睁着眼睛紧紧地盯望着我——望着在这溪水之前,绿树之下,爱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态。
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多么有趣哟!当我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副天真娇憨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清澄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的快慢掉在水里。
有时我跟着蛤蟆跳,它跳入草里,我也跳入草里,它跳在石上蹲着,我也蹲在石的上面,可是它洞然一声跳进溪水里,我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那自由自在的游行罢了。
更有时鸟唱歌,我也唱歌;但是我的嗓子干了,声音嘶了。它还在很得意很快活似的唱着。
最后,我这样用了左手撑持着全身,两眼斜视着衬在蔚蓝的云里的那几片白絮似的柔云和向我微笑的淡月。
我望久了,眼帘中像有无数的针刺着一般,我倦极了,倒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悠悠地睡了。和煦的春风,婉转的鸟声,一阵阵地,一声声地竟送我入了沉睡之乡。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她”指的是    。
破折号的作用是             。
3.作者在爱晚亭做了哪些事?读一读短文,根据提示把答案补充完整。
第一件:乘着风大声呼啸      第二件:           
第三件:望着溪水哭笑    第四件:            
第五件:             第六件:望着月儿陶醉
4.文中的“自然音乐”是指(     )。(多选)
A.风声   B.树叶声   C.溪水声   D.鸟声   E.蝉鸣
5.关于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题目,我们便会清楚作者游春的地点。
B.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春游爱晚亭欣赏到的醉人的春色。
C.从文中描写的蝉凄楚的叫声,蚊儿乱飞,“我”望着溪水中的倒影哭等可以体会到作者游爱晚亭时的心情并不快乐。
D.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烘托出作者兴高采烈的心情。
6.你有过作者这样亲近自然的经历吗?试着用“有时……更有时……”来写一段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
题目:美丽的________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写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也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
3.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主题,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下观察所得。
4.语句通顺连贯,详略得当。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