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检测题
选择题
1.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其中反映当时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差异的代表性器物是( )
A. 武器 B. 食器 C. 乐器 D. 礼器
2. 《中国青铜器辞典》全面展现了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状况和研究成果,是目前收录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青铜器的工具书,填补了中国青铜器辞典领域的空白。下列文物最有可能入选该书的是( )
A. 甲骨文 B. 人面鱼纹彩陶盆
C. 商朝的玉虎和玉象 D. 司母戊鼎
3.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制成。这段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
A. 种类丰富 B. 数量众多
C. 制作工艺水平 D. 是权力的象征
4. 有一天,小军同学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
5.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刻写在( )
A. 青铜器上 B. 龟甲或兽骨上
C. 竹简或木牍上 D. 丝帛或麻布上
6. 2020年是我国农历庚子年(鼠年),“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鼠”字( )
A B C D
7. 西周利簋(青铜器)上有一段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印证了《尚书 牧誓》中关于牧野之战的记载。这说明青铜器的特点是( )
A. 工艺高超 B. 制作精美
C. 种类多,规模大 D. 具有史料价值
8. 实地考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通过考察“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 夏朝历史 B. 商朝历史
C. 秦朝历史 D. 汉朝历史
9. 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A. 商朝时期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B.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 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10. 下列图片中的信息,反映的主题是( )
甲骨文 妇好鴞尊 贾湖骨笛
A. 中国汉字,源自甲骨
B. 中原文明,丰富多彩
C. 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D. 远古音韵,源远流长
11.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商代铜爵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西周利簋
12.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________制造出来的( )
A.高温锻打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13.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2019年2月19日揭晓,河南荥阳官庄遗址入围终评。在该遗址中铸制作坊内大量陶范与陶器共出,其中,青铜器种类多样,包括乐器、兵器、车马器等。这些发现反映了当时( )
A.宏大的战争场面
B.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C.尖锐的阶级矛盾
D.先进的农业生产
14.著名华裔作家陈河的“发掘历史系列”新作《甲骨时光》,以20世纪20年代的安阳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和甲骨文发掘有关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故事。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是( )
A.裴文中 B.王懿荣 C.郭沫若 D.盘庚
1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的载体是( )
A.羊皮
B.龟甲或兽骨
C.竹简
D.纸
16.甲骨文使用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下图中“日”字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7.2021年是我国农历牛年。甲骨文中的“牛”是下面图片中的( )
A B C D
18.下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各卣(yǒu)。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铸造业方面
B.制瓷业方面
C.造船业方面
D.纺织业方面
19.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西周乐器晋侯稣钟 春秋舀水器
商代酒器鸮卣 青铜器内的铭文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20.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郭沫若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21.观察下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22.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
甲骨文字形举例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殷墟》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青铜器”,图案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做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 2厘米,重达832. 84千克,需要1 000千克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器。
(1)依据材料一,我们可以获得该时期哪些信息?
材料二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主要是指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早期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3)材料一、二中提到的文物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
24、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文物。这些文物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面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这些符号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2)图二、图三中的文物名字是什么?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
(3)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
35、材料论述题。
材料 商朝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代表了我国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商朝的青铜器成就反映了商朝雄厚的国力和灿烂辉煌的文明。
(1)依据材料,指出代表商朝青铜器制作工艺最高成就的器物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1-5DDCAB 6-10ADBBB 11-15CBBBB 16-20ABAAD 21-22BB
23、(1)商朝国力强盛;商朝青铜冶炼技术发达;当时已有文字(或已有金文/铭文)。(答出两点即可)
(2)发展历程:从刻绘符号到甲骨文到铭文。(顺序不可颠倒)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在文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有助于我们了解商朝(或商周时期)的历史。
24、(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商朝。
(3)我们为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如此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
25、(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2)示例:观点:商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
论述:商朝以高超的制作工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商朝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商朝后期,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代表了我国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其中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商朝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灿烂辉煌的文明。